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美國個人徵信體系怎麼建?

  • 發佈時間:2015-02-06 15:34:12  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信用不只是一種美德,它還可以成為有價值的商品。

  我國的個人信用市場起步較晚,在建立有效的失信懲戒機制方面,美國的做法值得學習。美國個人信用市場發端于1860年,那年在美國紐約成立了第一家信用局。100多年以來,美國建立了發達的消費者信用體系,龐大的信用交易規模在這一堅實的基礎上興旺發展。

  美國個人信用體系基本由三部分組成:一是美國的個人信用服務仲介機構,即信用局;二是信用立法體系;三是相應的信用執法機構。

  信用局專門從事個人信用資料的蒐集、加工整理、量化分析、製作和售後服務,提供個人信用産品的完整服務。這些機構都由私人部門設立,採用市場運作模式,是獨立、中性、無偏見的第三方機構。經過市場充分競爭,目前美國徵信領域呈現三足鼎立格局,益百利等三家徵信局建有覆蓋全美的數據庫,多家地區信用局從屬於它們,或者與其有業務合作。

  合格的使用者才能購買到個人信用調查報告。消費者個人信用報告最常見的用途有:金融機構發放個人消費信貸的主要參考、商場向顧客發放購物卡的授信依據、租賃類公司考察個人用戶的參考、公用事業公司是否開通服務的參考、幫助僱主了解工作應徵者的品行以及商賬催收公司的參考等。所以説,在一個信用體系完備的市場裏,個人一旦失去信用,將處處碰壁,寸步難行,不僅找工作受影響,生活上的便利也受到限制。

  資料顯示,美國的徵信服務注重在保護個人隱私的同時依法公開個人資訊。在美國,無論是立法、司法、行政機構及銀行等金融機構和普通公民,都要把自己的有關資訊,包括部分相對秘密的資訊向信用服務機構公開,並實行有限披露,以供他人出於合理目的進行查詢。

  信用公開、信用透明,每個人都有強烈的信用意識,講信用成為社會的自覺行為。如此一來,制假售假等在我國屢禁不絕的行為,在歐美等發達國家缺少生存的土壤,也就不足為奇了。本報記者 談瓔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