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微信公眾號被指強推廣告調查:低俗廣告來自何處?

  • 發佈時間:2015-01-30 21:41: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李崢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網事:低俗廣告來自何處?——微信公眾號被指強推廣告調查

  一個主打原創攝影作品的微信公眾號遭遇諸多低俗廣告強行植入,追查原因卻遭遇各方“撇清關係”——微信、運營商均不承認有關,舉報遭遇“踢皮球”。移動互聯時代內容傳播的新平臺怎就成了低俗廣告的新陣地?用戶擔心,移動互聯時代,我的手機到底誰做主?

  怪象:微信公眾號裏的低俗廣告

  “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哪兒來這麼多低俗廣告啊?!”微信公眾賬號運營者楊女士27日晚上發現,團隊運營的攝影類公眾訂閱號底端出現了表達暴露的如“成人保健品”及“約會交友”等低俗廣告。

  楊女士説,隨後團隊多個成員通過不同網路環境、不同手機系統在不同時間測試,有多個成員看到了類似的低俗廣告,其中一部安卓手機的廣告甚至是懸浮在螢幕下端,即便上下滑動頁面也都一直存在。

  “這廣告看起來也和一般大的公眾號廣告不太一樣,這個廣告在文章最底下顯示‘贊助商推廣’而不是‘推廣’,這些廣告還可以關閉,而一般的廣告不能關閉。”楊女士回憶説。

  據了解,楊女士和團隊運營該公眾賬號已有一年,團隊通過精心選取原創作品等吸引了兩萬多用戶,成為小有名氣的攝影圈訂閱號。“看了這些低俗廣告,會讓我們讀者以為我們公號格調不高,接了這些低俗廣告。”楊女士説出了團隊的擔憂。

  調查:低俗廣告誰之過?

  這些低俗廣告到底是從哪來的呢?隨著騰訊“廣點通”等功能推出,公眾號平臺經授權也會出現一些廣告資訊,楊女士所見的廣告會否是出自此功能呢?

  楊女士説,該公眾號團隊並未在後臺開啟“流量主”“廣告主”等推廣選項,也沒有與微信方面簽訂過任何廣告推廣的協議。記者查閱微信公眾號上顯示廣告的“流量主”功能説明發現,該功能只有公眾號粉絲超過5萬人時才能開通,因此楊女士團隊的2.2萬人微信公眾號顯然不能開通“官方廣告”功能。

  騰訊方面就此情況也回應稱,經查這些廣告與微信官方廣告形式並不同,微信官方的廣告標題是“推廣”並非“贊助商”,且官方廣告不能關閉。因此,這些廣告並非微信官方廣告。

  那麼,廣告會不會是來自於手機木馬、病毒、惡意程式?

  網際網路安全專家、知道創宇首席安全官周景平説,理論上手機(包括安卓系統及iOS平臺)在被駭客完全控制後是可以進行劫持,強制彈出廣告的。但從測試多臺手機都出現上述現象,可排除木馬導致的可能。

  騰訊方面分析後認為,上述情況是由於有人劫持了用戶的網路,插入了這些廣告。“具體情況,建議向當地運營商或手機安全專家諮詢。”

  “網路能夠被劫持?”另一位不願具名的網際網路攻防專家也肯定了這個論斷,“很有可能這是網際網路運營商劫持DNS手段推出的廣告。”他説,類似的情況在此前的一些社交平臺、網頁、PC端都曾出現。

  次日,在專業人士指導下,楊女士和團隊成員再次觀察低俗廣告卻均未發現。專家解釋,這些廣告很可能存在特定觸發規則,並不是隨時可見。

  隨後“中國網事”記者致電多家網路運營商,均被告知“我們沒廣告業務”“這不是我們的業務範圍,無法投訴”“您再問問軟體商”等。“皮球”再次被踢回。

  技術專家表示,通過專業手段如改變網路DNS設置等能夠初步判斷具體廣告來源,並採取相應遮罩措施,但一般用戶並不具備如此專業的技術水準。因此,面對這些情況,一般用戶也只能無可奈何。

  追問:我的手機誰做主?

  記者調查發現,類似情況也遭到不少網友吐槽抱怨,有網友感嘆“我的手機到底誰説了算?”在上述案例中,即便楊女士通過專業人士指導、調查等手段,也沒能第一時間準確找到這些低俗廣告的來源,投訴也遭遇了“踢皮球”,這更突顯了規範引導相關通信、網路服務的重要性,消費者的權益須得以保障。

  獨立電信行業分析師許強認為,一些網路廣告推廣形式正從網際網路發展到移動網際網路使用環境,以前PC端的彈出、彈窗等,逐步演變成植入閱讀內容中、螢幕浮動等形式。而在移動閱讀環境下,手機、Pad等移動端的廣告則更具隱私性,侵入性更強。

  他説,對於這種情況,無論是電信運營商還是網際網路企業,都應該嚴格監管廣告等內容。“至少應該有個機制讓消費者知道這些資訊該向誰舉報,該怎麼舉報,不應該是個謎……否則長此以往這些不良資訊也必然將損害運營商、網際網路企業、用戶的利益。”他説。

  周景平指出,由於技術專業性,面對類似情況,一般用戶甚至都難以確定這些廣告的來源。他建議,一方面電信運營企業須加強自律,另一方面相關監管部門要完善監管舉報機制,對類似的新情況加強監管。

  同時,他表示,各大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也應集體自律,並利用自身優勢整合資源,組建安全聯盟等機制,與網路惡意欺詐、攻擊持續鬥爭,營造良好的網路生態。(“中國網事”記者李崢巍)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