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消費 > 商業案例 > 正文

字號:  

“朋友圈廣告”預示微信商業化加速

  • 發佈時間:2015-01-29 02:30:48  來源:新京報  作者:張賀飛  責任編輯:謝淩宇

  終於廣告是社交網路的最大宿命,三條試行廣告的效果出其不意,但段子帶來的熱度和新鮮感過後,大規模的投放會否引起用戶的反感還不得而知,微信在朋友圈廣告的推廣精度以及用戶體驗維護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一夜之間,寶馬、VIVO和可口可樂三個微信朋友圈廣告在手機上掀起了一場全民式廣告狂歡。用戶對此大概有兩種態度,一種認為社交媒體通過廣告謀求商業化無可厚非,另一種聲音則是斥責微信的“強盜邏輯”。

  朋友圈廣告可謂是微信進入2015年以來最大的動作之一,這也是微信本身向商業化轉型的明顯信號。新浪微網志此前在推出類似廣告模式的時候遭遇罵聲一片,但這依然未能阻擋其商業化的步伐。但與新浪微網志遭遇不同,雖然此前,微信在預熱朋友圈資訊流廣告時觸發了網際網路業界的極大反彈,大家紛紛要求還朋友圈“天空一片蔚藍”。可在微信朋友圈廣告正式推出之後,此前對微信廣告的爭議卻因為高明的投放手法演變成了一場“身份認同的狂歡”——大家並沒有表現出對於廣告的反感,反而更關注的是自己收到哪一品牌的廣告抑或是根本沒收到廣告,以此來判斷在微信世界裏被認定的自我身份究竟是屌絲還是精英。

  不管是騰訊有意還是無意為之,微信這一高明之舉説明瞭微信對用戶的深度了解。只有了解用戶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證用戶體驗。朋友圈廣告從一個側面證明了商業化和用戶體驗的不衝突。

  同比國外的Facebook和Twitter無不將廣告作為重要的收入來源,廣告幾乎是和社交網路相生相隨的。Facebook在2014年廣告收入更是超出了55億美元,且移動端廣告收入佔比超過66%,微信朋友圈廣告的年收入也在100億人民幣左右。可以説廣告是微信商業化的必經之路。

  終於廣告是社交網路的最大宿命,三條試行廣告的效果出其不意,但段子帶來的熱度和新鮮感過後,大規模的投放會否引起用戶的反感還不得而知,微信在朋友圈廣告的推廣精度以及用戶體驗維護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進入2015年,微信的商業化還體現在微信紅包和微信搜索上。微信搜索框除了對朋友圈、文章、收藏內容的搜索外,搜索附近餐廳的新功能被加入進來,整合了大眾點評的微信第一次把搜索的功能開放出來,其在餐飲O2O上的野心可窺一二。

  不得不承認,從2014年到2015年,微信的改變已經十分明顯,步伐也在日益加速。原本崇尚工具屬性的微信從單一的即時通信軟體,逐漸加入了微信公眾平臺、電商入口、微信支付等功能,微信的用戶數量也已超過六億,並成為多數人的主要社交工具,如今的微信已經逐漸覆蓋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然形成了一個虛擬的生活生態。在微信的虛擬平臺上,你可以完成生活中的大部分商業需求。最好的例證就是2014的微信多次宕機事件,回回都引發軒然大波,這也把微信推上風口浪尖,數億用戶的正常生活受到影響,未來,龐大甚至有些臃腫的微信能否真正形成雲生態,或者步其前塵QQ,還要看其未來的戰略佈局。此前,QQ充分體驗了騰訊原先大而全的戰略思想,但在移動網際網路的變革上,大而重的QQ卻顯得力不從心,對於微信來説,這個承擔了騰訊連接一切任務的“輕”産品在一次次的轉型和擴展之後,會不會重蹈QQ的覆轍呢?

  □張賀飛(科技評論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