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把職工福利裝進“玻璃籃子”

  • 發佈時間:2015-01-28 08:31:29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高路

  每到年終,都是農産品進城的好日子。以前一些單位車來車往的、大包小包的,大家罵,於是福利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大家都不敢發了。可一旦不發了,很多人又開始懷念起單位惦記著職工家裏的年貨齊不齊的那種小小的幸福感。這麼説來,陜西的幾位政協委員為發福利的事叫屈,其實是有很深厚的群眾基礎的。

  必要的衡量標準不可少

  不能否認,發東西的確是溫暖人心的一種辦法。同樣是100元,發100元錢跟發100元東西所帶來的感覺可能完全不一樣。在培養職工歸屬感、凝聚人心這件事上,一隻生日蛋糕能起的作用是一疊人民幣不能取代的。

  但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看到,發福利這個事因為少了必要的衡量標準,常常變成“你們的福利,我們眼中的腐敗”這樣一個南轅北轍的結局。在正常和不正常之間有太多可操作的空間,什麼叫正常,什麼叫不正常?發幾斤米麵是正常,再多發幾斤魚肉是不是就不正常了?在1000元面前,100元是正常的,在10000元面前,1000元又是正常的,該怎麼來把握這裡面的邊界?年終福利看起來是幾斤米幾斤面的小事,但這個口子也容易被濫用。

  不只是幾斤米麵的事

  所以,歲末年終發點兒東西這種事的確不能一概而論。説反對的有反對的理由,説贊成的也有贊成的道理,並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其實若只是幾斤米麵的事,大家也就不爭了。怕只怕拿幾斤米麵當年終福利,很多財大氣粗的單位不過癮,甚至蠢蠢欲動,以至於發展為大車小車、大包小包的局面。

  輿論在發福利這件事情上的反覆和遊移,看起來是在公平和利益之間猶豫不決,其實是對缺少制約的擔憂,因為可操作的辦法不明確,發與不發都成了問題。我們不能輕視髮發東西的危害,把奢靡之風簡化成幾斤米麵的事,就太小瞧了濫發者的胃口,也高估了一些人的自覺性。很多時候,你以為發的是感情,其實只是打著福利的幌子謀好處,用實物來變相地體現特權意識。發的不是東西而是好感覺,一種人比人、人上人的飄飄然的優越感。

  重點在於發得透明

  同樣的,我們也沒必要把發東西這種事妖魔化了。錢和物都只是形式,在合法的前提下,錢可以替代物,物也能替代錢,濫發的重災區一直是錢而不是物,而管好了,物和錢都能發得光明正大。

  需要警惕的是髮發和濫發。在現實中,雖然大家都説人人平等,可落實在行動上,往往又變成權力基礎上的三六九等。而一些單位對土特産的迷戀,也容易造成特供風的盛行。不同單位有不同的貨源,沒權沒錢的上菜市場超市,那些有權有錢的直接去産地拉貨了。時間長了就變成了特供,以至於假貨、次貨也粉墨登場了,味道更差。

  福利這個籃子裏能裝的好東西多,能裝的齷齪也不少,如果不能有效管理,到頭來不是溫暖了大家的心,反而是涼了大家的心,更是傷害了社會的心。過猶不及、適度最好,所以,爭議的焦點不應該落在發與不發的問題上,而是怎麼發得透明,發得合理合法。納入預算,對外公開,有標準有程式,把職工福利裝進“玻璃籃子”,那怎麼發也不會有太多人質疑;遮遮掩掩、羞羞答答的,恐怕怎麼發都是個問題。 (原載《錢江晚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