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雲南糖企:糖價跌破成本榨得多虧得多

  • 發佈時間:2015-01-27 03:32:12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左旭東

  雲南省甘蔗和食糖産量位居全國第二,出糖率連續多年居全國第一,是我國重要的糖料基地。當前,在市場走低的大環境下,蔗糖産業發展形勢不容樂觀。

  比較效益低,甘蔗面積面臨考驗

  蔗糖産業是雲南高原特色農業的支柱型産業。據雲南省農業廳副廳長王平華介紹,2014年全省甘蔗種植面積504.4萬畝,境外種植面積30萬畝,甘蔗種植總量534.4萬畝。

  臨滄市蔗糖産量佔全省産量的近30%。從臨滄市的甘蔗種植面積來看,最高年份是2008年和2009年,那時糖價處於頂峰,農民種植積極性自然高漲。臨滄市耿馬縣動簡鄉大寨村村民李會榮家未種甘蔗時,年純收入只有2000元左右。從2005年種甘蔗以來,增收明顯。近年他家的甘蔗種植面積穩定在30畝,年毛收入能有五六萬元。

  然而,由於受近年來糖價波動、省內制糖企業虧損、部分糖廠蔗款兌付滯後等不利因素影響,大部分甘蔗主産區種植面積減少。加上咖啡、堅果、香蕉、橡膠等作物的興起,可用來種植甘蔗的土地不斷被壓縮。例如,臨滄市蔗糖大縣鎮康縣現在只能維持在17萬畝左右。

  據統計,德宏、臨滄、玉溪、版納、保山等5州市甘蔗種植面積比2013年減2%左右,文山州與2013年持平。紅河州同比增1.6%,普洱市同比增2.4%。2014,全省年甘蔗種植面積比2013年減少1.1%。

  糖價遠低於成本價,糖企面臨轉型

  1月7日,南華糖業臨滄市鎮康南汀河實業有限責任公司閒置了8月之久的機器開始重新運轉。和熱火朝天、機器轟鳴的糖廠工作車間相比,糖價卻遭遇了當頭棒喝。

  1月8日上午,雲南糖網發佈了當天昆明的糖價:“現貨市場有制糖企業新糖報價4350元/噸(含稅),中間商陳糖報價4180元/噸”。在成交情況一欄上寫著:“一般”。這樣的價格已經遠低於成本價了。在雲南,無論紅糖還是白糖,成本價均在5000元/噸以上。

  公司總經理陳國軍坦言,榨出的紅糖越多,就意味著虧損越大。他算了一筆甘蔗採購的成本價:“通常1噸甘蔗可榨紅糖160公斤,1噸紅糖需要的甘蔗數量便是6.25噸,甘蔗的均價按420元/噸來算,一噸紅糖光花在原材料上的成本價是2625元,佔成本一半以上。”

  “從紅糖産量上來看,我們算是國內最大的生産企業,但之前一直沒有接觸電商。”按照陳國軍的預想,眼下已著手在淘寶平臺上進行售賣,全年的銷量有望突破100噸,佔全年産量的1/160。同時,陳國軍還率領著團隊在研發紅糖的新品種黑糖,主要將市場放在中國台灣和日本。

  要扭轉“政府糖”、“市場蔗”的現狀

  近年來,隨著農業産業結構調整,雲南蔗糖産業集中度明顯提升,全省8個主産州市糖業集中度已達98%。然而,業內人士認為,雲南蔗糖産業仍存在五個主要問題:一是高産蔗園面積不斷減少、産量逐步下降;蔗園中低産田(地)比重大;主栽品种老化、病蟲害多、單産較低;科技成果研發不足。二是制糖企業普遍原料不足,生産經營效益不高。三是蔗糖産業産業鏈短、綜合利用效益低,市場競爭能力不足。四是蔗區勞動力成本上升,人工成本比2013年上升12%,化肥、農膜等生産資料價格上漲8%,甘蔗經營效益不高。五是農業行業競爭日趨嚴峻,烤煙、冬蔬菜等作物上升很快,種蔗比較效益持續降低。

  為保證糖料穩步發展,2013年6月,雲南出臺了蔗糖産業振興三年行動計劃。2014年3月,又出臺80萬噸食糖工業短期收儲政策。在眼下糖價低迷和蔗農種蔗積極性低落的情況下,臨滄市滄源縣扶持制糖企業按每週兌現2000萬元的進度,從今年1月12日開始,分4周時間將拖欠蔗農的蔗款在春節前全部兌付。

  “糖料由政府定價,而食糖價格則是市場調節。在糖業市場低迷的情況下,‘政府蔗’、‘市場糖’的現狀更加劇了制糖企業的困境,最終也將損害糖農的利益,影響産業發展。”雲南省農科院甘蔗研究所所長張躍彬表示,要加大對糖業的政策扶持力度,探索建立食糖目標價格管理制度,是化解當前糖業困境和促進糖業長期穩定發展的重要途徑。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