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為孩子插上飛出大山的翅膀

  • 發佈時間:2015-01-18 03:00:1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我叫陳哲,今年26歲,從小在咸寧市溫泉城區長大,目前是鹹安區桂花鎮南川村劉祠教學點的一位鄉村教師。教學點離城區30多公里,交通十分不便,一天只有一趟車進城。一年多了,雖然遠離父母的視線,但我已心有所屬,我愛這裡的一草一木,愛教師這份職業,更愛這些山裏可愛的孩子們。

  我所在的小學原本是一個六年制的村級小學,後來由於生源不夠,小學合併,劉祠小學只保留個教學點,內設幼兒園和一、二、三年級。這樣,年輕的老師打工的打工,調走的調走,只剩下兩個當地的年齡50歲以上的代課老師。教學品質一般,學生成績下降,很多重視教育的家長只好帶著孩子外出打工求學,或是到桂花鎮裏的小學陪讀,最近的也得到七公里外的南川小學去陪讀。這樣一來,劉祠小學教學點一度生源枯竭,教學點一度停學。

  也許是村民們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也許是故土難離,也許是在外生活的艱難、爺爺奶奶在外陪讀實在不易的原因,原劉祠村十多個村民來到鹹安區政府要求調來老師,恢復劉祠教學點。在經過多輪考察後,鹹安區委、區政府同意鹹安區偏遠山村鄉村恢復教學點,並連續三年拿出60個教師編制面向社會公開招考年輕教師充實鄉村教學點。

  為了讓教學點老師安心在鄉下教學,鹹安區開出了三個優惠條件:所有鄉村教學點的偏遠地老師每年工資比城裏老師多出一萬元,在鄉村教學連續5年後優秀的老師可以競崗調到城裏執教、可以免費提供週轉房等。區裏還投資兩個億對全區教育實行標準化建設,教育資訊化建設。實現教學點與城裏最好的實驗小學資源共用,實現了班班通,通過白板教學,城鄉孩子可遠端互動學習。

  記得第一次走進教室,當同學們全體起立,用稚嫩的童音對我齊呼“老師好”時,那一刻,我就感覺我離不開孩子們了。就這樣,我開始了正式的鄉村老師生涯。白天上完課後,趕緊弄自己的飯,晚上備課,還得照顧一些生活困難和生活不便的學生。有時還得去學生家家訪,了解情況。一來二去,我成了孩子和家長的朋友。鄉村人純樸,總是親切地叫我小陳老師,被村民認可和尊重讓我很快樂,也很充實。我一週回去溫泉城裏的家看父母一次,週六早上搭車回家,週日晚趕回學校。

  學校的生活簡單而艱苦,我卻越來越離不開這裡了。我是二年級班主任,教二年級語文、數學和一年級數學。 我的班上有20個同學。剛接手時,有些孩子發音不準,聲母、韻母、前鼻音後鼻音也弄不清,數學更是簡單的加減也弄不清。我不得不從最基本的拼音教起,跟著孩子們的節奏教學,掌握每個孩子的特長,認真教、鼓勵教,放下架子跟同學們交朋友。就這樣,我很快融入了這個大家庭,走進了孩子心中。孩子們進步也很快,去年期末考試,全班同學語文平均成績80分以上,90分以上的有11個呢。這個成果讓山村裏沸騰起來,紛紛説年輕老師就是不一樣。孩子性格活潑了,愛唱歌了,愛説話了,愛活動了。適當的文體活動,學習成績的提高,讓很多在外地陪讀的父母看到希望,紛紛把孩子送進教學點學習,學生一下子由標準化改造前的8人增加到58人。

  村民朱財金見了我總説,當時教學點師資力量差,大孫子念二年級時要轉學去7公里外的南川小學,老伴跟著陪讀。現在,小孫女朱茜就在家門口劉祠教學點上二年級,期末考試成績在95分以上。

  現在我們教學點也開通了“班班通”,實行白板教學。這改變了原來所有同學就一塊黑板教學,音樂和美術沒法上的落後狀況。

  在劉祠教學點一年半的生活,讓我堅定了留下來執教的決心。哪怕一輩子,我也願意。為山村裏的孩子插上飛出大山的翅膀是我的夢想。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