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愚公”家鄉融合發展新探索

  • 發佈時間:2014-12-13 07:31:44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徐恒傑張培奇

  濟源市是河南省城鄉一體化試點市,按照“關鍵抓發展、重點抓農村、核心抓統籌”的基本思路,在推進城鄉一體化方面已進行了8年的持續探索。前不久,記者來到“愚公移山”故事的發生地——濟源市,探訪當地在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進程中,通過加快農村産權制度改革促進城鄉互聯互通融合發展取得的新變化,實地感受到愚公移山精神不只是神話故事,也是愚公故里人民創新發展的現實寫照。

  “六權”確權頒證

  在梨林鎮北瑞村村委會,記者了解到,該村目前已經完成了包括土地承包經營權在內的“六權”確權頒證工作。作為2013年濟源市第一批農業産權制度改革試點村,北瑞村農民已經有證在手,開始坐享産權制度改革的紅利。

  打開“紅本本”,記者看到農戶土地承包的所有資訊:承包時間地塊情況、承包方式、承包期限等,或農宅房産證登記所有權人、位置、面積等,內容清楚明白。北瑞村有6個居民小組,村民956人,耕地990余畝。該村主要以發展畜禽、水産養殖、苗木花卉等産業為主。據介紹,通過確權頒證和土地流轉,北瑞村村民增收致富的天地更加寬闊。

  記者走進北瑞村黨員群眾綜合服務中心的辦公室時,看到村會計李正鋒正在櫃檯後面匯總新農合的資金。向他了解確權的好處,他説:“確權以後農業經營會搞得更好,對村裏一半以上外出打工的勞動力來説,在村的土地可以少牽掛了,收益卻更有保障了。村裏成立的濟源市北瑞村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營工作正在探索發展中,希望能給村民增收帶來新出路。”

  據濟源市委書記何雄介紹,濟源市近年來把農村産權制度改革作為一項重點工作,緊緊圍繞中央關於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工作的決策部署,抓住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的關鍵點,切實保障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利,賦予農民對落實到戶的集體資産股份佔有、收益、有償退出及抵押、擔保、繼承權,充分調動農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據了解,為統一全市幹部思想,濟源市四大班子不斷帶領相關人員外出調研,對全市領導幹部進行專題授課;新成立的濟源市農村産權制度改革領導小組,以市長王宇燕為組長,市委副書記及農、林、水等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為成員,市農辦負責統籌協調工作進展。通過建立各種會議制度、臺賬管理制度、工作督察制度等,確保改革順利推進。

  濟源市還利用國土部門提供的“全國第二次土地調查”影像圖進行調繪,聘請專業測繪公司進行土地測量,形成地宗圖,並與每個農戶核對。“誰家的地多大、準確的位置,電腦裏有數據,村委會有展板,村民都能很容易搞清楚。”全程參與承包地確權工作的思禮鎮副鎮長郭靖説。

  據介紹,濟源市今年將全面推行“六權”確權頒證工作,基本完成全市所有村(居)的“六權”確權工作,初步實現歸屬清晰、産權明確,為下步農村産權的順暢流轉打好基礎。

  産權交易便捷

  濟源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于波告訴記者:“確權只是保障農民權益的一種手段,最終目標是要帶給農民更多的利益,而農村産權交易中心就是發揮這種作用的平臺。”

  在濟源市農村産權交易中心,記者看到滾動顯示屏不斷展示著各個交易項目的詳細情況,工作人員各司其職。據濟源市農辦主任李軍玲介紹,該中心今年5月掛牌,是河南首個農村産權交易中心,實行監督管理、交易規則、資訊發佈、交易簽證、收費標準、平臺建設“六統一”管理模式,通過網路連接,實行與各鎮(街道)行政便民服務中心的農村産權交易服務窗口二級聯動運作,建立覆蓋全市的農村産權交易體系。通過這個交易平臺,農戶可以將土地委託給中信信託,由該公司尋找有經營能力的農業公司,農民除了可以得到基礎地租外,還可以得到浮動地租,而且不承擔經營風險。

  土地産權交易的基礎在村莊,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産權制度建設是搞活經濟的基礎。記者在思禮鎮澗南莊村村委會,看到了該村數十年發展的相關檔案,以及今年以來根據新政策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的資料。村支書兼村長王信普今年61歲,已當了30多年的村幹部。他説,村裏前幾年成立了興農土地流轉合作社,耕地已全部流轉給專業農戶或公司經營養殖、大棚蔬菜和花卉等,在不影響在村農業收入的情況下,方便了村民外出打工,提高了農民收入水準,目前村民年收入超過1.5萬元。今年的“六權”確權頒證工作,澗南莊在9月份就完成了,村裏還形成了農村集體資産股份制改革實施方案,在用好集體資産的同時,也給村民帶來更好的福利。

  互聯互通發展

  濟源市農辦主任李軍玲告訴記者,她認為,以“六權”確權頒證工作為中心的農業産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對濟源來説不是為改革而改革,而是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現實需要。

  據了解,濟源正在以全域城鄉一體化示範區建設為契機,科學推進新型城鎮化,實現公共服務向城鎮常住人口全覆蓋。這就需要建立農業人口轉移的促進機制,全面推進確權頒證工作,明晰農村産權,保障進城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戶宅基地用益物權和農民集體經濟收益分配,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

  産權制度改革事關農村穩定大局、事關農民根本利益、事關農業長遠發展。確權頒證使越來越多的農民參與土地流轉,土地向種植大戶集中,各種龍頭企業、農業公司、農民合作社、專業大戶和家庭農場也涌現出來。目前,濟源市耕地流轉率達83.9%,53個村實現了整村流轉,千畝以上的種植大戶21個;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達701家,入社農戶3萬餘戶。

  以新型城鎮化為載體,以“美麗鄉村”建設為總抓手,濟源市進一步加大統籌“三農”工作力度,著力構建城鄉一體化發展新格局。在改善村鎮面貌、提高農民生活水準、優化農村環境品質、發展農村特色産業、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等方面均取得了明顯成效。2013年,濟源市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11958元,增長12.3%,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從2005年的2.36:1縮小到1.94:1;城鎮化率由2005年的40%提高到當前的55%,為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昔日“愚公”依靠毅力、恒心搬走了王屋、太行兩座大山,而今濟源市農村産權制度改革依然在延續著當初“愚公”實現互聯互通發展的信念。期望通過土地産權制度改革,濟源市城鄉一體化發展出現更加美好的新局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