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子島的四重財務迷霧 誰能解扇貝失聯迷
- 發佈時間:2014-11-10 08:36:46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10月31日,獐子島(15.46, 0.00, 0.00%)發佈三季報,將2011、2012年度底播蝦夷扇貝賬面成本合計7.35億元予以核銷,並計提2.83億元存貨跌價準備,計入資産減值損失。
10月31日上午,獐子島召開海洋牧場災情説明會。
11月1日,招商基金和鵬華基金公告稱,對獐子島調整估值價格分別至12.52元和11.27元,獐子島停牌前價格為15.46元。
11月3日,長海縣政府同意免收獐子島海域使用金3500萬元。
11月4日,深交所下發問詢函,要求公司自查。
11月6日,證監會表示正在就相關情況進行核查。
除了實地探訪,要解開獐子島8億元扇貝的失聯之謎,財務分析也可以提供一種解迷思路。
流傳甚廣的私募機構上善若水在《又一個藍田股份》的文章中認為,“近幾年,獐子島存貨金額不斷攀升,而且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表現欠佳,投資活動現金流出不斷增加,公司現金主要靠籌資活動現金流支撐。”
為什麼經營欠佳卻存貨攀升?一位曾長期擔任上市公司財務總監的私募人士及多位財務專家對中國基金報記者分析認為,獐子島存貨高企,此外公司在融資、關聯方佔用資金等方面令人生疑,還存在高溢價收購等問題。
存疑一:
存貨高企
財務分析專家對本報記者稱,獐子島連續數年存貨達20多億元,又借了高達20多億元的銀行貸款,對於現金銷售交易的養殖業來説,現金流不應該這麼糟糕。
在獐子島招股書中,底播蝦夷扇貝屬於在産品存貨。
對於自然災害等影響存貨資産安全的分析中,獐子島表示,養殖海域一旦發生颱風、風暴潮等自然災害,或發生赤潮、溢油等環保事故,會影響到公司養殖産品的生存安全。但同時,獐子島認為,“我國颱風、風暴潮主要發生在南方海域”,在黃海北部海域發生的頻率較低。
而招股書內容顯示,“底播在産品一般不會發生減值情況,公司各年底播海産品的畝産基本保持穩定;投入到産出的增值幅度較大,不存在減值的情形。”
農業公司存貨核算一直是審計領域難題,而獐子島存貨佔據總資産比例長期較高。2006年上市當年,存貨佔總資産比例僅為31%,2007年之後,存貨就長期佔據總資産的半壁江山。
2006年年底,獐子島存貨金額為3.89億元,兩年半後,2009年6月存貨金額超10億元,又于2011年6月突破20億元。至2014年6月,獐子島存貨金額達28.3億元,經過本次核銷後,9月底尚有16.96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獐子島2012年向審計機構支付112萬元審計費用,與2006年50萬元和2011年65萬元年報審計費用相比,以平均水準計算費用漲幅接近1倍。而2012年獐子島因“蝦夷扇貝平均畝産大幅下降”致使第四季度虧損、全年凈利潤同比縮水八成。
存疑二:
融資不斷 短借長用
獐子島融資動作不斷。2014年前三季度,獐子島以借款方式取得現金超過34億元,而公司上市以來借款現金年度均值僅12億元,同時獐子島融資結構令人關注。
獐子島2014年三季度資産負債表顯示,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分別為26.82億元、7.15億元。對此,海通證券(10.88, 0.35, 3.32%)認為獐子島高度依賴短期債務,融資結構不甚合理,因為短期借款多為1年以內銀行貸款,而獐子島主營的底播增殖項目收穫期為 3 年,“短借長用”加劇流動性風險致使公司高度依賴借新還舊。
自2009年起,獐子島根據會計準則開始披露借款費用資本化的金額,僅5年就漲了10倍。2007年後,底播蝦夷扇貝歸類為存貨中消耗性生物資産,2009年至2013年獐子島計入消耗性生物資産中的借款費用資本化金額,分別為937.99萬元、1710.59萬元、3485.45萬元、9178.37萬元、1.21億元。
除了銀行借款,獐子島還發行過4期短期融資券,在債券市場累計融資18億元。以起息日劃分,2010年獐子島首次發行短融5億元,2012年3月和5月分別發行短融5億元、4億元,最後一次短融發生在2013年8月,融資4億元今年8月已兌付。
值得一提的是,獐子島今年前三季度通過借款取得現金34億元,與此同時,為償還債務又支付現金22.76億元,2013年更是借款32.8億元但還債31.8億元,此前數年的借款也大多用於歸還債務。
存疑三:
關聯方長期非經營性佔款
此次存貨核銷後,有投資者懷疑公司實際控制人長海縣獐子島投資發展中心挪用了資金,而獐子島投資發展中心在大連當地開發住宅和商業地産。對此,獐子島董事長吳厚剛予以否認,解釋實控人主要通過質押獐子島股份進行融資。
一位私募人士表示,“農業企業貸款容易、利率很低,過去幾年房地産和高利貸領域堪稱暴利,公司貸款入賬後再去對外放貸至少賺取10個點以上的利息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年度審計包括一份公司控股股東及其他關聯方資金佔用的專項審計,獐子島存在過旗下地産公司非經營性佔用獐子島數億資金的情況。
這些公司大多采取了期間佔用、期末歸還的方式。2008年,大連獐子島耕海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非經營性累計佔用獐子島2.02億元資金,年末降至200.66萬元;2009年,其再度累計佔用1.8億元,年末降至8681萬元;2010年,其佔用1.5億元,年末前全部歸還。
2010年之後,耕海房地産再無出現。記者注意到,2010年11月15日,獐子島與公司實際控制人簽訂股權轉讓協議,以現金方式將耕海房地産100%股權轉讓。
2011年之後獐子島集團(榮成)養殖公司成為佔款大戶,在2013年非經營性佔用上市公司10.32億元資金,年末歸還下降至2.71億元。榮成養殖首次出現在2011年專項報告中,當年非經營性累計佔款3.33億元、年末佔款1.93億元。
存疑四:
溢價86倍收購雲南公司
獐子島旗下的可消耗性生物資産除了底播蝦夷扇貝,還有鱘魚。2013年專項報告首次出現雲南阿穆爾鱘魚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穆爾鱘魚),該公司屬於其他關聯人及其附屬企業,以委託貸款的形式非經營性佔用獐子島500萬元資金。
2011年,獐子島投資1億元獲得阿穆爾鱘魚20%股權,其中2000萬元為轉讓價款,8000萬元為增資款。根據其當時發佈的資産評估報告,阿穆爾鱘魚彼時賬面資産總計為2622萬元,所有者權益合計為481萬元,但評估後的資産達到4.42億元,股東全部權益價值達4.2億元,評估增值率達8629.97%。而被重估的資産主要是存貨(即鱘魚)和長期股權投資。收購完成後,雲南阿穆爾鱘魚業績連年下滑直至虧損。2011年至2013年,雲南阿穆爾鱘魚凈利潤分別為661萬元、171.6萬元、-234.13萬元。
對於附近的海洋島公司未受災,吳厚剛此前公開表示,冷水團應該找專家講更明白。獐子島鎮惠民辦的張主任則對中國基金報記者表示,自己以前也不了解冷水團,在聽了專家解釋後才了解冷水團是怎麼回事。他表示,冷水團致災是專家所認定,是扇貝絕收的主要原因。
而在發佈扇貝絕收公告的同時,獐子島稱冷水團得到了中科院海洋所會議紀要的證明,併發布了相關會議紀要。值得注意的是,中科院海洋所負責人稍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並未對獐子島扇貝絕收導致的8億元巨虧進行定災。
在國家海洋局大連海洋環境監測中心,一位高級工程師向中國基金報記者表示,監測中心主要是以監測沿海海水錶面水溫、颱風等為主,並沒有監測獐子島受災海域深海水底狀況。不過,該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於冷水團致扇貝絕收,自己也有疑惑。
記者們:
職業探秘人,有一種敏感叫獐子島
面對投資者“生要見貝,死要見殼”的訴求,以探詢真相為己任的記者們先後扎堆獐子島。雖然事件已過一週,但中國基金報記者在不大的獐子島上仍遇到來自北京和廣州的4位媒體同行。
中國基金報記者剛剛入住獐子島上某農家山莊,個體老闆就來詢問身份。該老闆表示,鎮政府要求發現記者入住要彙報。隨後記者在海邊、路邊接觸多位島上居民和船員,一聽記者要打聽扇貝絕收和冷水團的事情,他們不是立即走開,就是説冷水團專家都説不清,你也別問我們了。之後多位當地居民透露,鎮政府通過黨員幹部、社區、居民組層層開會的方式,下達了“封密碼”。
記者向鎮政府求證此事,一位趙姓宣傳委員解釋確實開會了,“是因為‘冷水團’是專業術語,讓他們不懂的就別説了”。
即使在大連市,獐子島也成了敏感詞。
2012年,大連當地一家名為蜂巢投資的研究機構就已經發佈對該公司的看空報告指出:“未來公司雖有成長空間,但公司經營管理混亂,致使産生苗種被換成磚頭,導致畝産減少,造成業績産生較大的不穩定,未來這種風險可能仍然存在,公司不斷在市場圈錢,但自身對運營資本控制不力,資金被公司以外關聯方佔據,對存貨控制能力差,嚴重佔用資金, 盈利能力受變動成本影響很大,經營性現金流很差,運營效率下降,公司未來應加強自身經營管理和對變動成本控制。”當中國基金報記者聯繫蜂巢投資相關負責人採訪時,對方稱不想就此發表任何看法。
而作為獐子島的扇貝苗供應商之一的壹橋苗業(16.27, -0.22, -1.33%),在中國基金報記者提出採訪併發送相關採訪提綱後,截至中國基金報記者發稿之時,也並未就當年獐子島採購貝苗情況進行回復。
監管層出手
真相或已在路上
獐子島扇貝絕收,究竟是冷水團天災,還是在天災之外另有真相?
數據表明,在今年出現絕收之前,獐子島扇貝的畝産就已經開始出現下降的情況。自2012年開始,獐子島的畝産就開始出現下滑。據國信證券水産行業分析師楊天明此前估測,獐子島2012年蝦夷扇貝平均畝産在50公斤~70公斤範圍之內,這一數據遠遠低於其2011年的110公斤/畝。
財務數據也顯示,這兩年獐子島的境況每況愈下,2011年、2012年、2013年的凈利潤分別為4.98億元、1.06億元和9694萬元,直至今年前三季度巨虧8.12億元。這表明獐子島的經營形勢下滑已早有前奏。
島上一位漁民告訴中國基金報記者,這幾年不僅畝産下降,扇貝的個頭也越來越小,把還沒長好的就提前打撈出來。因為苗被偷工減料,打撈時不夠,就把其他地方還沒長夠的也撈出來。
而在獐子島海産品轉机的獐子島公司金貝廣場的場地,一位家住附近的計程車司機也向記者表示,獐子島的海産品這幾年品質都在下滑,一些扇貝還沒完全長成就撈出來了,可能是為充量,這樣的貝也賣不出好價格。
“到底是天災,還是人禍?扇貝不會説話,但數據不會沉默;真相也許深埋海底,但投資者的知情權不該深埋海底。”接受採訪的一些業內人士指出,揭示真相需要監管層界入。令人欣慰的是,11月4日,深交所[微網志]就扇貝絕收發函給獐子島,要求公司進行自查。11月6日,證監會[微網志]新聞發言人鄧舸就業界質疑獐子島財務造假問題表示,證監會目前正在就相關情況進行核查。
真相,已經在路上。(中國基金報記者 張佳)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