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獐子島扇貝絕産的5大疑問

  • 發佈時間:2014-11-03 02:31:07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曹慧敏

  一段荒誕的故事,在萬聖節的前夜發生了。故事的主角是位於大連長海縣的上市公司獐子島

  10月30日晚間,獐子島發佈公告稱,因為遭到幾十年一遇的天災,其在2011年和部分2012年播撒的100多萬畝蝦夷扇貝幾近絕産。

  受此影響,獐子島前三季度巨虧8.12億元。“扇貝去哪兒了”,迅速像一個笑話發酵和蔓延開來。有人由此聯想到了藍田股份造假事件。

  10月31日的災情説明會上,獐子島高管的第一個動作就是“向大家道歉”。獐子島介紹,此次絕收的海域,僅2011年就底播了5.47億元的苗種。根據推測,2011年獐子島非公開發行募集到的8億資金中,或有部分隨之“沉入大海”。

  更為蹊蹺的是,獐子島所稱的導致絕産“天災”,部分當地養殖戶卻沒有聽説。大連市和長海縣的相關部門,也未有災情通報。

  面對鋪天蓋地的質疑,獐子島方面打算邀請投資者現場調研。但有財務專家認為,即便調研,也很難摸清真相。

  扇貝是否真的遭遇天災?

  10月31日的業績説明會上,獐子島的大股東代表、獐子島鎮黨委書記稱,受災不只是獐子島一家的情況,根據獐子島鎮所在的長海縣政府反饋的資訊,長海縣“其他區域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受災情況”。

  “災難來得突然、來得巨大。”按照獐子島高管的説法,此次冷水團屬幾十年一遇。

  面對“如此巨大的災難”,大連市海洋與漁業局的官網中,卻沒有與此相關的任何資訊發佈。同時,長海縣的政府官網,也未見受災的蹤影。

  相反的是,今年7月20日,長海縣政府官網刊文稱,小長山鄉蝦夷扇貝的養殖進入收穫期,預計年內産量同比去年增産三到四成。

  “沒有聽到蝦夷扇貝養殖戶受災的消息。”11月2日,長海縣一位水産批發商稱。一位水産養殖戶也向新京報記者表示,他同樣沒有聽到有養殖戶因冷水團受災的資訊。

  《證券時報》亦報道稱,有養殖戶表示,自己沒有遇到冷水團,也沒有聽過周圍海域遭受過。

  獐子島董事長吳厚剛,以“當地扇貝漲價”來佐證災害的發生。前述長海水産批發商稱,扇貝確實在漲價,但主要是由正常季節因素引起的供求變化所致。

  為何未能及時發現受災?

  此外,吳厚剛還表示,黃海冷水團發生異常,發生在今年夏天,“這一情況我們春天調查時還沒有發現,直到秋天調查時才發現”。

  吳厚剛稱,獐子島每年分別在春天和秋天,對海底存貨進行調查,“由於公司目前有350萬畝的養殖海域,每一次工作都是需要持續很長時間,從以往的經驗來看這樣的核查安排是較為科學合理的。”

  這樣的説法,與獐子島2012年發佈的《第二期短期融資融券募集説明書》存在出入。

  《説明書》對養殖環節的描述時提到,蝦夷扇貝、鮑魚、海參等播苗後,“公司每個月組織一次苗種生長情況的調查,調查由研發中心負責,主要是選擇不同的底播區域,定點跟蹤,觀測生長情況和海域理化指標變化情況,並做好記錄。”

  “監測蝦夷扇貝的生長情況,不是什麼難事。”原供職于山東省海洋水産研究所的一位專家告訴新京報記者,一般來説,較大規模的養殖企業,都有自己的潛水員,“潛水員撈幾個扇貝看看生長情況,不是什麼難事。”

  這位專家説,每年的夏季,蝦夷扇貝長得很快,“想必養殖企業都會關心扇貝到底長得怎麼樣”。

  針對投資者的質疑,吳厚剛多次表示,歡迎投資者到公司調研。據騰訊財經報道,董秘孫福君曾説,“人與人之間需要信任”。

  在財務專家馬靖昊看來,真實播撒了多少蝦夷扇貝的苗種,很難搞清楚,“就是審計師學會了潛水下海進行抽測,也是無法核實的。”

  “所以,吳總裁有底氣歡迎調研。”馬靖昊稱。

  目前,外界普遍把獐子島這起“絕收”事件,與當年著名的造假公司藍田股份聯繫起來。部分投資者亦在呼籲證監會介入調查。

  拓展深水養殖是否激進?

  根據10月30日的公告,獐子島將此次百萬海域絕收的原因,歸咎於“黃海冷水團異常”。

  “災害主要原因為北黃海冷水團低溫及變溫、北黃海冷水團和遼南沿岸流鋒面影響、營養鹽變化等綜合因素。”獐子島稱。

  獐子島作出上述結論,援引了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于10月21日所作的《會議紀要》。該次會議,共有中科院14位專家與會。

  10月31日與投資者溝通時,獐子島的首席財務官勾榮,“科普”了一下北黃海冷水團,“黃海冷水團指夏季位於黃海深底層的低溫水體,其主要特徵溫度低且溫差大,鹽差小。”

  勾榮稱,冷水團主要盤踞在50米等深線以下的黃海低窪地區。換言之,即海下50米,才會有冷水團出現。

  綜合大連當地媒體的報道,2010年時,獐子島大部分的蝦夷扇貝多在30-40米水深的海域內養殖;而到了2011年,獐子島海洋牧場開發的深度,已到達海底50米。

  另有媒體報道稱,獐子島“已掌握了40米至50米深水海域開發的關鍵技術”。

  當有投資者質問“獐子島在50米深海域的底播是否過於激進”時,董秘孫福君沒有正面回復,只是説“深海開發的技術,尚需根據不同區域的情況有針對性的優化調整。”

  在外界看來,過去幾年間,獐子島向海洋進軍的腳步,不僅在深度上,而且在廣度上,也著實“激進”。

  數據顯示,2006年上市時,獐子島擁有的確權養殖海域面積65.63萬畝,其中2005年底播蝦夷扇貝23.58萬畝。

  到了2010年,獐子島一年內新增確權海域120多萬畝,總數達到285萬畝。其中,底播蝦夷扇貝120多萬畝。

  而截至2013年,獐子島所擁有的確權海域總面積已高達360多萬畝。依此計算,其確權海域面積8年間增長了4.5倍。

  面積的增加,並未帶來相應的貢獻。以蝦夷扇貝為例,2009年,其底播面積為65.4萬畝,三年後蝦夷扇貝實現銷售收入10.57億元;而到了2010年,蝦夷扇貝底播面積擴大到120多萬畝後,2013年的銷售收入卻下降到了9.59億元。

  獐子島在多個場合承認,近年來其蝦夷扇貝的畝産大幅下降。綜合公開資料和券商的研報可知,2010年,獐子島蝦夷扇貝平均畝産達144公斤;2011年下降至100公斤/畝左右;而當前的畝産僅在40公斤左右。

  接受媒體採訪時,獐子島董秘孫福君稱,畝産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係“規模快速擴大時,管理、資源和技術匹配不上”。

  當年播苗74億是否屬實?

  “獐子島百萬畝蝦夷扇貝底播增殖工程,是一場堪稱世界級的漁業播種。”2012年,一篇題為《北緯39度唱響海洋牧歌》的報道中寫道,獐子島每年一度的“底播大會戰”,于每年的11月開始,已持續20多年。

  近年來,獐子島“底播大會戰”後,均會刊發相應的總結性報道。獐子島在2012年1月稱,2011年的蝦夷扇貝底播大會戰,播苗數達92億枚,播苗面積134.5萬畝,“人力、物力、資金投入均創歷史紀錄”。

  10月31日,接受投資者詢問時,獐子島董事長吳厚剛稱,此次絕收的蝦夷扇貝,是于2011年11月底播,總苗量74億枚。

  據此對比,即2011年底播的苗種,有80%均告死亡。吳厚剛同時表示,採購此次絕收的苗種,共耗費資金5.37億元。

  根據2011年年報推測,這5.37億元的資金中,有相當部分的資金係定向增發的募集資金。2009年,獐子島曾發佈了一份關於定向增發的預案,隨後在2011年獲得證監會批准。

  預案顯示,獐子島擬募集8億元,其中的5.2億元用於“新增年滾動25萬畝蝦夷扇貝底播增殖項目”。獐子島闡述該項目的意義稱,此舉可以“繼續擴大蝦夷扇貝底播增殖的産能和銷售”。

  最終,濟南北安投資有限公司、江蘇瑞華投資有限公司、易方達基金等6方,成為了增發股票的認購方。

  2011年年報顯示,截至當年,獐子島已將2.63億元的募集資金,投向了蝦夷扇貝的底播增殖。此後,獐子島又向“25萬畝蝦夷扇貝底播增殖項目”投入了8739萬元。

  此外,2012年10月,另有1.55億元的募集資金,被變更用途至“42.2萬畝新擴增蝦夷扇貝底播海域增殖項目”。截至2012年底,花費1.51億元的苗種被底播完畢。

  至此,共有5.1億元的募集資金,在2011年和2012年“灑向大海”。頗為“巧合”的是,此次絕收的蝦夷扇貝,正是在2011年和2012年底播。

  就此次絕收的海域是否涵蓋當年使用募集資金底播的範圍,新京報記者試圖致電獐子島。但董事長吳厚剛和董秘孫福君的電話,均無人接聽。

  在此次“絕收”事件爆出後,部分投資者懷疑,畝産下降可能只是個幌子,“公司可能根本沒有投那麼多苗”。對此,獐子島回復稱,海洋牧場的底播、銷售,“有據可查,有據可依”。

  虧損數額為何如此巨大?

  “可以想像,當獐子島上億隻扇貝靜靜躺在海底時,就像那裏存在著一片廣袤無邊的海底森林。”三年前,獐子島在《2011年社會責任報告》中暢想道。

  如此的憧憬,彰顯了獐子島基於對“海洋牧場”模式的自信。其《2011年社會責任報告》提及,當年的底播大會戰,獐子島的員工們,“實現了近百億枚苗種的投播紀錄”。

  根據獐子島的介紹,底播蝦夷扇貝的生長週期在3年左右。也就是説,2011年底播的蝦夷扇貝,今年11月份就要迎來收穫期。

  收穫期沒有來到。10月30日晚間,獐子島發佈的一紙公告,卻宣告2011年播下的“海底森林”遭遇滅頂之災,徹底成了一片“死亡森林”。

  獐子島稱,今年9月15日至10月12日,公司抽測發現底播的蝦夷扇貝存貨異常,經海洋科學家等到場調查後判定,公司海洋牧場發生了自然災害。

  10月31日召開的災情説明會上,會計師事務所形容“災難之深”時説,“一網下去沒有網到東西,撈上來的都是死殼”。

  由此,在10月30日晚間的公告裏,獐子島已決定,對成本為7.35億元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放棄本輪採捕,涉及海域面積105.64萬畝;對43萬畝海域成本為3億元的底播蝦夷扇貝計提跌價準備2.83億元。扣除遞延所得稅影響2.54億元,合計影響凈利潤7.63億元,全部計入2014年第三季度。受此影響,今年前三季度,獐子島將巨虧8.12億元。

  上述消息一經發佈,便引發投資者一片譁然。10月31日,有投資者在網路平臺上質問獐子島,何時能把損失的8億元賺回來?

  獐子島于2006年9月登陸中小板。東方財富網數據顯示,其在2006年至2013年的凈利潤分別是1.67億元、1.68億元、1.25億元、2.07億元、4.23億元、4.98億元、1.06億元和0.97億元。

  綜合計算,獐子島上市後累計實現凈利潤17.91億元。也就是説,此次事故造成的損失,相當於獐子島上市後接近一半的凈利潤。

  對獐子島此次遭遇的“黑天鵝”,不僅普通的股民感覺毫無徵兆,基金和券商亦踩雷中招。今年三季報顯示,全國社保基金四一四組合、一零八組合、一零一組合,分別持有獐子島1.48%、1.21%和1.07%的股權。

  其中,四一四組合為三季度進入;一零八組合和一零一組合則是自去年開始就陸續增持獐子島。其中,今年前9個月,一零八組合增持了正好一倍。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券商針對獐子島發佈十余篇研報,評級以“買入”、“增持”為主,甚至也有“強烈推薦”。

  事發前最近一份研報,出自銀河證券。9月25日,銀行證券三位研究員“謹慎推薦”獐子島稱,預計獐子島2015年的蝦夷扇貝畝産將會得到提升。

  按照蝦夷扇貝三年的生長週期,券商所期待的豐收正是此次絕收的、于2012年底播的百萬畝蝦夷扇貝。 新京報記者 尹聰 北京報道

  ■ 延展

  農業股造假歷史盤點

  細數A股歷史上“著名”的造假公司,以行業出現的頻率來劃分,農業股似乎“一枝獨秀”。

  不論是早期的藍田股份,還是近年出現的綠大地、萬福生科;每一個農業公司造假的事件都堪稱A股市場上的經典案例。

  農業股如此“偏愛”造假,且手段雷同甚至如法炮製,原因為何?

  多家農業股曾陷造假風波

  回溯A股市場農業股造假的歷史,最早還要回到世紀之初。

  2002年,“中國農業第一股”藍天股份的財務造假案件引發了資本市場的軒然大波。這家以養殖、旅遊和飲料為主業的公司,在1996年發行上市以後,便在財務數據上保持著“神奇”的增長速度。

  公司總資産規模上市前只有2.66億元,到了2000年末的時候已經猛增至28.38億元,增長了9倍;與此同時,公司歷年年報的每股收益都在0.6元以上,最高達到1.15元。即使遭遇了1998年特大洪災以後,每股收益也達到了0.81元,5年間股本擴張了360%,在當時的A股市場,一度創造了“藍田神話”。

  但很快,催生出來的神話猶如泡沫被迅速戳破。業績神話的背後,實際情況卻是,該公司在1999年和2000年間,虛構營業收入達到36.90億元,實際為6400萬元;虛構凈利潤達到9.4億元,實際則是虧損3200多元。真相揭露,銀行停止對其放貸,藍田事件也成為當年資本市場上的最大醜聞。

  其後出現的造假事件,是2005年的豐樂種業和2006年的草原興發。

  2005年,上市8年的豐樂種業被爆出有6年造假,虛構主營業務收入1.8億元,虛增凈利潤4006萬元;2006年,草原興發被爆出上市9年間累計虛增凈資産14.15億元。同時,該公司虛構營業收入、成本及稅金,至案發時累計虛構利潤達到13.2億元。

  2011年,雲南的園林上市公司綠大地因造假被指為中小板造假第一案。這家于2007年上市的企業,曾在上市前的2004年至2007年6月,使用虛假合同和虛構交易,虛增資産7011萬元,虛增營收2.96億元。上市之後到2009年,再次虛增資産2.88億元和虛增營業收入2.50億元。

  此外,最近發生的一起農業股造假案件要數2013年的創業板企業萬福生科。該公司曾于2008年至2011年累計虛增收入7.4億元左右,虛增凈利潤約1.6億元。公司也被稱為“創業板造假第一股”。

  産業特性決定公司造假衝動

  業內分析認為,多年來農業股造假的戲碼屢屢上演,原因複雜。

  “總體來看,農業股易於造假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生産監管相對較難;第二,本身行業利潤低導致的造假衝動。”時間投資研究總監徐大衛對新京報記者表示。

  首先,農業企業多數從事粗加工生産,所涉及的原料採購和銷售,主要是農民個人和小型的農民合作組織。

  “這決定了農企的交易對象極為分散,且交易手段需要大量使用現金,其業務和現金流不像其他企業能有很清晰嚴格的交易憑證。”徐大衛認為,這種企業經營的特殊性,為農類上市公司造假提供了其他企業所不具備的便利。”

  第二方面,農業企業利潤率低,週期性波動較大,企業造假衝動強烈。

  “農業産業的營業利潤率普遍偏低,市場稍有變動,企業就可能出現虧損,盈利壓力相較于其他行業較大。”徐大衛認為,農企,尤其是養殖企業的盈利週期性特徵非常明顯,企業要保持穩定的盈利增長和良好的形象,維持二級市場上股價,為公司進一步融資做準備,上市公司造假的衝動往往更強烈。

  此外,農業産業本身的特點,導致其在生産流程和存貨等方面在財務監管上難以審計,給公司造假留下了空間。財會專家馬靖昊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比如魚蝦扇貝這些水下的存貨,因為審計人員不可能潛到水下去數一一統計,導致在審計程式上難以準確地核實真實數據。“所謂的自然災害往往成為藉口,到底資産減值是不是因為天災,可以通過查閱同區域、同類型的上市公司的同期業績而判定。”

  他認為,國內目前現行的會計準則缺少對農業企業的針對性,很多審計機構對農業的專業特點和財務規則相對陌生,也是導致農企頻發財務造假的原因之一。

獐子島(002069)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