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謹防“雙十一”變成偽劣商品狂歡節

  • 發佈時間:2014-11-10 05:29:23  來源:寧波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吳應海

  質檢總局小小一招,給今年的瘋狂“雙十一”潑了一盆冷水:以“神秘買家”方式抽查了主流電商502個批次七類産品,發現竟然有近三成不合格。皮鞋、毛絨布制玩具、休閒服裝等7種産品的不合格産品檢出率均在30%以上,其中不乏名牌大牌身影(11月9日《錢江晚報》)。

  “雙十一”的亮點在於以超低價促銷吸引消費者。今後“雙十一”瘋狂打折的趨勢或會繼續,甚至可能愈演愈烈。可誰曾想到,在電商的所謂“嚴格管理”下,在入駐商鋪的信誓旦旦下,竟然有這麼嚴重的以次充好現象。如果再不實施有效監管,加大對違法經營者的查處力度,那麼“雙十一”就會成為假冒偽劣商品的狂歡節。到頭來,不僅消費者的權益受到侵犯,“雙十一”這一“品牌”也會黯然失色,電商平臺、網店同樣會深受其害。

  但監管好網店,讓它們在“雙十一”這類促銷活動中循規蹈矩,誠信經營,絕非像管理實體店那樣簡單。網店的商品一般只在店主與消費者之間流動,消費者由於缺乏專業知識,很難發現問題。因此,監管網店促銷商品的品質,需要創新方式。質檢總局以“神秘買家”的身份抽檢部分商品品質,是一個極好的示範。期望各級質檢、工商、物價等部門能行動起來,經常當“神秘買主”,並形成制度,讓那些不誠信經營者時刻警醒。

  由於電商面廣量大,單靠政府職能部門和電商平臺進行監管,力量還不夠,難以全覆蓋。如果能將活躍在各大實體店中的“職業打假人”引入,形成一批“網店職業打假人”,無疑能給借促銷之名欺騙消費者的商家以極大的震懾。當務之急就是,相關部門應儘快給予“網店職業打假人”以合法地位,鼓勵、引導其打假的積極性。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