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投資決策的關鍵 是明確風險

  • 發佈時間:2014-10-10 05:28:2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考慮投資時,需要知道一個小小的財務知識,那就是錢是有時間價值的。

  同樣是1萬元,未來的1萬元和現在的1萬元是不同的。通常,一年後的1萬元小于現在的1萬元。在財務管理中,把未來的1萬元換算成現在的價值,叫做貼現。怎麼換算呢,就是未來的錢除以一個貼現值。而貼現值的大小由風險決定。風險越大,貼現值越大。時間越長,貼現值也越大。而是否進行投資,就是比較各個投資項目未來的現金流經過貼現後誰的現值比較大。

  舉一個小例子,有一天,你在馬路邊遇到一個陌生人,陌生人説,你給我1000元,年投資回報率10%,1年後你到這兒來找我,我給你1100元。這個時候你給不給他錢?估計是不會給。這是因為,陌生人的風險太大,投資者認為一年後的1100元小于現在的1000元。而如果把陌生人換成銀行,換成你熟悉的親戚,相信很多人就願意投這1000元來獲取10%的收益。因為風險相對較小,投資者認為1年後的1100元的現值大於1000元。

  既然風險決定了貼現值的大小,那麼先來看看風險是怎麼産生的。

  金融機構在吸納資金後,就把資金投給需要的企業。生産企業將資金轉換成一系列資産,通過這些資産生産商品來賺錢。

  在資金轉換成資産的時候,有的資金轉換成通用型資産,有的資金轉換成專用型資産。如廠房、門面等屬於通用型資産,專有設備和專門生産某種型號産品的生産線屬於專用型資産。通用型資産可以讓不同的生産企業利用進行生産,所以它的風險較小。而專用型資産只能用於生産某一類産品,而某類産品的市場歡迎度又不確定,如果該類産品被淘汰,生産該類産品的專有設備也就成了破銅爛鐵,這就是産生風險的原因。

  所以,投資者在面對VC、PE、股票、債權、期權、權證等一系列專有名詞和各種高收益回報項目時,一定要想想,到底是什麼讓它有這麼高的收益率。金融工具中所賺的每一分錢必然要落到實體經濟中來。如果實體經濟盈利水準較低,而金融工具的投資收益卻非常高,那只能説明泡沫太大、風險太高。金融工具中錢生錢的實質,是把資金變成資産去賺錢。

  真正優秀的基金經理並不是穿著西裝、打著領帶坐在辦公室研究經濟數據、研究報表的,這些數據所反映的僅僅是一個空中樓閣,決定是否投資,需要深入企業、深入行業,去熟悉企業的上下游産業鏈,通過深入實地的考察去判斷風險。只有這樣,他才能知道本次投資的風險到底有多大,才能算出投資項目未來現金流的現值,從而對是否投資作出準確判斷。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