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讓現代服務業拉動內需

  • 發佈時間:2014-10-09 01:29:15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務院接連兩次“關照”包括快遞在內的物流行業,不僅引得數只相關概念股票砰然漲停,在房地産都被認為是中國經濟重大威脅的當下,一些原本對中國經濟悲觀的專家學者也開始贊同:物流行業有望成為新的增長引擎。

  如果説,9月24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開放國內快遞市場的決定,是為了營造一個更寬鬆的國際國內環境,那麼《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全文49次提到“設施”,53次談到“技術”,83次提及“服務”,則傳遞出拉動中國內需的新信號。

  不難發現,規劃中既有新型城鎮化的大膽佈局,也有新農村建設的發展思想,既有多年強調卻遠未成熟的多式聯運、轉運設施工程、物流園區工程,也有代表未來發展方向的電子商務物流工程、再生資源回收物流工程,後者在2009年印發的《國務院關於印發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通知》上只字未提。

  不難發現,推動快遞業成為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黑馬”,促進物流業再上臺階,不單是為了為快遞物流的全球化發展鋪平道路,更是為保就業、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積極出力,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動技術革新、創造性開展服務與貿易,從而拉動中國經濟三駕馬車繼續平穩快速前行。

  十年前,帶動中國經濟發展的一是汽車,二是地産。2005年,中國汽車市場規模達到592萬輛,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汽車市場,四年之後的2009年,中國汽車産銷分別為1379.10萬輛和1364.48萬輛,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平均每年增長33.2%。而房地産平均每年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度,也至少在20%以上,直接拉動了我國幾年來GDP的快速增長。

  如今,我國正處於快遞第二大國的位置,也迎來了優厚的發展政策土壤和市場機遇,更有望成為繼汽車、地産之後的經濟新增長極,最終化身為世界第一物流大國乃至物流強國。

  當然,如果道路、鐵路、機場和港口不通暢,行政監管過嚴密,成為世界第一物流大國,恐怕也只是無本之木、無水之源。

  快遞物流行業受到重視之後,最令人痛心的莫過於執行不到位、發展不堅定。特別是佔據快遞多半江山的民營企業,體制、機制較為靈活,理應充當起先鋒隊、領頭羊的角色,在政府和商協會的幫助下,在全球經濟發展中,深耕基層、輻射海外,真正實現企業轉型升級,駛入發展騰飛的快車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