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全面放開國內包裹快遞市場——國務院常務會議指明快遞業發展方向

  • 發佈時間:2014-09-24 23:19:4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9月24日電題:全面放開國內包裹快遞市場——國務院常務會議指明快遞業發展方向

  新華社記者趙文君、齊中熙

  2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全面開放國內包裹快遞市場,對符合許可條件的外資快遞企業,按核定業務範圍和經營地域發放經營許可。業內人士認為,政府不斷優化快遞業發展環境,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健康發展,將進一步增強我國快遞業對經濟社會的服務作用。

  當前,我國快遞業發展進入高速增長階段,平均增長率超過50%。預計到2020年,我國日均快遞量將突破1億件。據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81.6億件,同比增長52.7%;業務收入累計完成1230.4億元,同比增長42.3%。

  高速增長的背後,快遞業正面臨多重問題。“增長速度過快並不是什麼好現象,在惡性價格競爭下,一味追求業務量只會犧牲服務品質。”中國快遞諮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説。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魏際剛説,我國和23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起了外貿聯繫,産品可以出口到230個國家和地區。但是,我國沒有任何一家快遞企業能夠將産品在全球230個國家和地區進行遞送。但是,國際四大快遞企業就有這種能力。所以我們國內的快遞業本身還需完善,全球性的快遞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

  會議提出,依據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的承諾,進一步放開國內市場,讓國內外快遞企業同臺競爭,有利於倒逼國內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升服務水準,使廣大消費者有更多選擇。

  “快遞業很多的需求來自於電商。電商幾乎是每天、每個月都在不停地創新,而我們的快遞創新往往是非常滯後的,所以説也要促進這種創新。”魏際剛認為,快遞産業創新是全方位的,有組織結構的創新、流程的創新、業務模式的創新、技術的創新。

  未來全球快遞産業國際化分工中,我國的快遞企業應該如何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業內專家分析,細分市場是今後快遞業轉型重點發展方向。目前,國內快遞龍頭企業順豐、韻達都開始細分市場,比如母嬰産品、電子産品、服裝等,這説明我們的快遞企業在走向成熟。“一個國家假如快遞市場越細分,説明他的産業品質越高。大型快遞企業可以細分自己的業務,但是小型企業也可以有自己的個性化經營。”徐勇説。

  會議強調,完善經營許可程式,加強資質審核。簡化手續,提高效率;推進快遞與電子商務、製造業聯動發展,與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順暢對接,支援解決城市快遞車輛通行難等問題。

  對此,國內一些快遞企業負責人表示,解決快遞車輛進城難的問題,把對快遞企業用車的支援落到實處,對下一步的發展非常重要。

  業內人士表示,快遞業將來的監管重點應該是對競爭秩序進行監管、要對安全重點加以監管;要對消費者的利益保護進行重點監管;要對公共利益的保護進行重點監管,包括對於誠信體系的建設。

  “要有利於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要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做大做強民族快遞産業,要能夠走向世界,而不僅僅是全國。”亞太速遞商論壇中國首席代表雍虎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