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立體生態養殖引發“品牌蝶變”

  • 發佈時間:2014-09-30 02:51:49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呂兵兵通訊員張林林

  “這200箱發往煙臺,那150箱是北京的,今年的大閘蟹産量不孬,銷量更好。”9月6日,正是仲秋前夕,在山東省墾利縣永安鎮黃河口大閘蟹標準化精品養殖基地,養殖戶一邊把大閘蟹打包裝箱一邊介紹,與去年相比,今年採用的立體式生態養殖方式極大地提高了大閘蟹的産量和品質,近期大閘蟹陸續上市,很受市場歡迎。

  大閘蟹住進“菜別墅”

  這片養殖基地屬於東營市玉峰水産水産加工有限公司,今年50多歲的李玉峰是公司的總經理。記者在他的引導下走進這片養殖基地,最先看到的是這些蟹池水面比普通水面多了許多白色的網床,這些網床上種有綠色的空心菜。李玉峰告訴我們,這便是今年採用的大閘蟹立體生態養殖模式——浮床種植空心菜。

  “這小小的空心菜作用可不容小覷。”李玉峰説。據他介紹,在蟹池內放入空心菜形成的網床能增加水中浮游植物、浮游動物、以及底棲動物如螺、蜆、蚌、水生昆蟲、小型魚蝦等生物的生長,而它們恰恰是大閘蟹極好的天然餌料,為大閘蟹了提供了天然食物。同時,空心菜及水草成為大閘蟹的“天然別墅”,它們在大閘蟹蛻殼時可供其攀援附著,幫助其縮短蛻殼時間,蛻殼後的軟殼蟹又可以在借助水草藏身,使其同類及天敵不易發覺,從而降低了被殘食的可能性,提高了軟殼蟹的成活率。

  最關鍵的是,這種利用空心菜的養殖方式不僅為大閘蟹提供飼料和棲息地,還優化了養殖壞境,是免費的“天然凈化器”和“空調”。養蟹水域栽培空心菜以後,可以吸收水中氨氮和無機鹽類,加上空心菜在光合作用的過程中釋放出的大量氧氣,養蟹水域的水質能得到極大的改善,非常有利於大閘蟹的健康成長。“自從大閘蟹住進‘別墅’後,不生病,根本不用藥。”説起這一點,李玉峰很自豪,“同時,在炎熱的夏、秋季節水溫過高時,大閘蟹可以借助水草隱蔽,達到遮陽納涼的效果。”

  “我們的大閘蟹本身都來源於野生原種蟹,如今大多數的蟹池都是依靠水草、蘆葦、空心菜等浮床所催生的自然生物作為天然餌料,肉感好,營養高,所以黃河口大閘蟹銷售前景非常好。”已養了近二十年大閘蟹的養殖戶楊傳義感受頗深,“蟹的品相好是基礎,同時品牌的創建也很關鍵。剛開始養殖那幾年,由於缺乏市場認同,客商也不認可。這幾年,市縣鎮三級強勢推出黃河口大蟹品牌後,銷路一下子就打開了,天南地北的客商都來了,價格也一個勁地往上漲。”

  品牌價植超十億元

  據墾利縣海洋與漁業局工作人員張琦介紹,近年來,東營市、墾利縣兩級政府致力於黃河口大閘蟹的推介和品牌打造。2006年,東營市政府主持召開了第一屆黃河口大閘蟹品質論證推介會,同年在北京召開了新聞發佈會。隨後市、縣政府及海洋與漁業部門先後在北京、上海、香港、溫州、濟南、煙臺等地及新加坡組織了30多次大規模的推介會和美食周活動。

  在墾利,已連續舉辦了6屆黃河口大閘蟹美食節,開展了黃河口特色農副産品展賣、黃河口特色美食品嘗、黃河口蟹王(蟹後)評選、大閘蟹捆綁比賽等具有特色的活動,將黃河口大閘蟹與旅遊、美食、文化、休閒娛樂相結合,打造黃河口水産品品牌,提高了黃河口大閘蟹的影響力。黃河口大閘蟹的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大大提高,並遠銷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浙江和新疆等地。黃河口大閘蟹躋身“山東省十大漁業品牌”,蟬聯“中國十大名蟹”,榮獲第十屆國際農業博覽會金獎,獲得農業部中國農産品地理標誌登記,墾利縣也成為國家級中華絨螯蟹標準化示範縣。

  自從形勢看好,楊傳義等四位養殖戶聯合成立了順達河蟹養殖農業專業合作社,從養殖、銷售等方面統一管理,抱起團來闖市場,所産大閘蟹遠銷上海、京津等地。“除了傳統的實體店面銷售模式,還可依託勝大超市物流、郵政速遞、順豐速遞等,推出了網路店舖等銷售模式。這五六天走了有五千多斤了,都是北京、青島、煙臺的大客戶訂的貨。”楊傳義説,“我們會繼續保持生態養殖大閘蟹的傳統,保證它的肉質和營養不走樣。”

  目前,黃河口大閘蟹已實現養殖規模化、佈局區域化和生産專業化,形成資源迴圈再生、水質自我調節、病害生態防治的良性迴圈,大規格蟹的産出比例可達40%以上,畝産值可達萬元以上。近日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農業品牌研究中心發佈了2013年度“中國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報告,黃河口大閘蟹品牌價值達到了13.46億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