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個樓盤的多種可能性

  • 發佈時間:2014-09-18 15:31:57  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地産評論員 馮燕

  每座城市都有著獨一無二的生命和個性,如何讓一所房子、一幢建築,與城市相契合,融入到更深層的人文內涵中,這可能是一個樓盤所能追求的最具終極情懷的可能性,而這或許才是真正的稀缺。

  很多年前,住在這個城市的西區,到七寶的萬科城市花園,乘坐計程車時,只需要報出“萬科”兩字即可,司機會準確無誤地將你帶到目的地。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萬科城市花園以其盛大新鮮的地産形式登陸上海灘,也成功將自己的樓盤名進行成了“地名”,成為這座城市一個清晰的地理坐標。

  成為坐標,這大概就是一個著名樓盤的一種演進可能。

  當一片新興的區域在這座城市崛起,那些領銜的建築往往成為人們定位這片區域最具象的坐標,如果説商業性建築有此效用尚屬多見,住宅項目被人們深刻記憶則並不常見,通常得兼具品牌、産品、區域地位等綜合優勢。

  而時下,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出租汽車司機都用上了導航儀,樓盤成為“地名”的可能性更是急速下降。由此,當司機僅按照項目名稱的指示,就毫無障礙地將本人帶到位於長風板塊的目的地時,100個讚已經毫不猶豫地送給司機和這個著名樓盤。

  有些樓盤可能並不能用“坐標”來形容,它們成為了一種符號,無法複製,難以取代。

  提起上海別墅的頂級製作,綠城玫瑰園無疑會被第一時間想到;一個與城市復興密切相關的人居豪宅,華僑城蘇河灣自然出現在首頁。

  就如同即使過去了很多年,關於陸家嘴濱江,湯臣一品依然不會被忘記。

  城市的發展離不開房地産行業的發展。陸家嘴的崛起,濱江豪宅的開篇,一個樓盤承載了變遷。而蘇州河的復興,華僑城蘇河灣無疑也將被符號化記憶。關於綠城玫瑰園,更被符號化的是其打造者綠城,在房地産界,産品主義與綠城之間有著難以替代的聯繫。

  如果説成為符號需要的是産品在某種意義上的極致,那麼成為意境,則需要加些歷史。

  近日,行至陜西北路186號,有提示稱,建築正在進行修繕。門牌上顯示,那裏是榮宗敬故居,1918年建成,獨立式花園洋房,內部裝飾無處不雕花。

  一路往南,在陜西南路延安中路交叉口,馬勒別墅被人們所熟知。那座1927年由英籍猶太人馬勒建造的私人花園別墅,“宛如童話世界裏的城堡”。

  在上海,這些沉澱了歷史的優秀建築,和路邊的梧桐、每日的陽光一起構成了上海獨有的城市氣質。

  每座城市都有著獨一無二的生命和個性,如何讓一所房子、一幢建築,與城市相契合,融入到更深層的人文內涵中,成為這座城市的意境,讓未來的歷史可以更精彩地講述,這可能是一個樓盤所能追求的最具終極情懷的可能性,而這或許才是真正的稀缺。事實上,我們能看到這種可能性的存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