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回歸行業本質 擔保未來大有可為

  • 發佈時間:2014-08-08 03:34:06  來源:成都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上月中旬,包括川科擔保在內的一大批擔保、小貸機構向人民銀行成都分行遞交了接入金融信用資訊基礎數據庫申請,這意味著今後這兩類機構可以像銀行一樣調取客戶信用狀況,銀行機構及其他部門也能隨時掌握兩類機構客戶的履約情況,防範出現系統性金融風險。“這也充分釋放出一種信號,銀行與擔保小貸行業的合作不但不會終結,而是朝更規範透明的方向發展。”川科擔保總經理陳宏向記者表示。

  而實際上,自7月匯通擔保事件以來,銀行與民營擔保機構之間的業務合作關係在外界眼中變得更為脆弱而敏感。此次人民銀行將擔保小貸納入資訊數據庫,對業內人士而言無疑是一劑強心針。“民營擔保已經被妖魔化了,我堅信擔保機構只要回歸行業本質,腳踏實地扮演好為金融仲介的角色,行業未來一定會更好。”陳宏表示。

  現狀:被妖魔化的民營擔保

  自匯通擔保事件發生,加之有媒體進行不實報道後,四川民營擔保業形象受到影響,在外界眼裏,民營擔保幾乎與高利貸、非法集資畫上等號,“這兩年民營擔保已經被妖魔化了。”陳宏認為,出現資金鏈斷裂甚至跑路的擔保公司,無一例外地存在主業旁落、副業擾局等諸多違規操作現象。

  據了解,2010年3月銀監會等七部委發佈《融資性擔保公司管理暫行辦法》,將行業納入政府監管之下,並明確規定擔保公司不得吸收存款、發放貸款、受託發放貸款和受託投資等。在政府的行業整頓和嚴厲監管之下,加之受2008年亞洲金融危機影響,一些民營擔保機構開始謀求“業務轉型”,尤其是近年來民間借貸蓬勃興起,挪用客戶保證金、截留客戶貸款,甚至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等違規行為也相繼出現,“因此,‘跑路’只是由於長期違規操作導致的個別案例,並不能代表民營擔保行業整體情況,‘唱衰’四川民營擔保是將行業整體‘妖魔化’了”。

  觀點:擔保應回歸信用仲介屬性

  在銀擔關係日益緊張的背景下,“擔保機構高風險、低收益,只做擔保不掙錢”成為社會上的普遍觀點。但陳宏認為,銀行業由於其特殊的經濟地位,雖然也在不斷的改革創新,但並不具備信用升級的功能,這使得擔保機構信用仲介功能更加突出,在當前情況下,擔保機構更應加強內部管理,提升自身掌控風險的能力。在經濟繁榮時,中小企業的運作普遍良好,資金回籠有保證,擔保的風險相對較小。而當全國整體經濟出現下行趨勢時,擔保公司的資金鏈條很容易因為壞賬率的上升而緊繃。在保企業如果出現了問題,擔保公司可以通過對企業的反擔保物,包括企業主的個人財産進行追償。只要擔保公司遵循對單一企業的擔保額度不超過其凈資産的10%的原則 ,擔保公司的風險就是分散的,即便是要代償,擔保公司也不會因為一兩筆壞賬業務而倒閉。

  陳宏告訴記者,以川科擔保為例,公司從成立之初就一直緊緊圍繞“擔保”主業,把風險防範放在首位,創新業務品種,早在2004年就在全國率先推出工程擔保中的民工工資支付擔保。而近年來隨著宏觀經濟的趨緊,川科擔保也全面收緊業務規模,將風險控制擺在重中之重,在連續數年代償為零的前提下,公司也實現了穩步發展。

  “擔保唯有回歸這個行業的本質特徵,才能在社會經濟秩序中發揮應有的作用。未來,擔保機構完全可以圍繞擔保這一主業,有在債券市場、資本市場等更多領域挖掘市場空間,外延業務領域,構建更加科學、更具活力的可持續經營的商業模式。”陳宏表示。本報記者 張婭娜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