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財智 > 研究者 > 正文

字號:  

李毅中:中國企業研發投入不足 關鍵技術受制於人

  • 發佈時間:2015-07-08 14:09:38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少雷

工業和資訊化部原部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

  中央提出經濟發展的動力要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2015年7月8日,在中國平潭•企業家科學家創新論壇上,工業和資訊化部原部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就如何依靠創新驅動,提升工業經濟要素水準,依靠科技新,推進傳統産業轉型升級進行了主題演講。對於粗放式要素驅動存在的問題,他進行了如下分析。

  “我國經濟發展驅動力主要是要素驅動,生産力要素包含生産資料、生産工具、勞動力、資金、科技這些要素。過去的問題在於推行要素驅動的方式是粗放型的,在落後薄弱的基礎之上,肯定需要一個量的積累。但長期以來我們著眼于規模和總量,重視量的擴張,而對於發展品質和效益往往重視不夠。在資源利用方面我們過多消耗資源,嚴重污染,影響生態平衡。”李毅中表示。

  去年我國GDP佔全球13%,約63.6萬億人民幣,但是總能耗是全球25%,達到42.6億噸標準煤。環境資源已經難以支撐。同時,由於生産資料價格上漲,企業物化成本大幅度上升。企業在追求産品品質、提高效率方面重視不夠,很多企業設備陳舊、效率低下,沒有及時更新,淘汰落後産能也成重要任務。

  “在勞動力方面,我們強調解決業務問題,大力發展業務型産業。但我們在提高勞動者素質,業務能力、研發數量方面重視不夠,對機械化、自動化、智慧化重視不夠。”李毅中説,造成的後果,一方面是勞動生産率低,只有發達國家的幾分之一,甚至十幾分之一。另一方面是人工成本明顯上升。據統計,去年我們全國勞動力的成本是十年前的2.7倍,企業資本負債率很高,地方局統計大概有18萬億的地方債。

  以重資産為例,通常每投資5塊錢,可以新增GDP1塊錢,是5:1。但是,去年這個數字上升到12:1左右,投資效率明顯下降。足見,在科技創新方面,我國企業的研發投入明顯不足。目前,全國研發投入佔GDP的比重在2.1%左右,而發達國家在3%以上。科技成果轉化率方面,我國大致在30%左右,科技對於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50%。而這兩個指標先進國家高達60%-70%之間。

  綜上所述,李毅中認為,當前我國大概有一半的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受制於人。我國科技創新體制存在缺陷,經濟、科技兩方面問題都沒有得到解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