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博鰲報告:新興經濟體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度為52.9%

  • 發佈時間:2016-03-22 21:42:37  來源:中央電視臺  作者:王林 任明超  責任編輯:王斌

  博鰲論壇發佈三大年度報告

  新興經濟體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度為52.9%

  今天,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在海南博鰲召開,主題為“亞洲新未來:新活力與新願景”。論壇發佈了《亞洲經濟一體化進程2016年度報告》、《新興經濟體發展2016年度報告》、《亞洲競爭力2016年度報告》三大年度報告。

  《亞洲經濟一體化進程2016年度報告》認為,亞洲一體化指標體系日趨完善,進程總體趨勢良好,但也存在著一些波動和一些不良因素的干擾。報告認為,亞洲一體化進程總趨勢是不可改變的。在亞洲各國的共同努力下,亞洲一體化進程一定會取得長足進展。

  《新興經濟體發展2016年度報告》顯示,全球經濟整體不景氣,新興經濟體國家(E11)面臨許多困境,經濟發展速度均有明顯降低,出現了近些年少有的低迷。但該報告認為,對新興經濟體國家經濟發展的過度悲觀情緒是不必要的。

  該《報告》的數據顯示,E11國家在全球的經濟比重由2014年的29.3%上升為2015年的30.3%,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度為52.9%,遠大於G7國家的22.9%和歐盟國家的12.2%。

  另外一個報告則分析了亞洲國家的綜合競爭力。《亞洲競爭力2016年度報告》指出,亞洲競爭力總體平穩,已逐步形成六大梯隊的效應。其中第一梯隊為新加坡、中國香港、南韓和中國台灣等亞洲新興工業化經濟體(“亞洲四小龍”),他們在37個亞洲經濟體中均位居前列,近幾年4個經濟體的綜合得分差距甚小。

  緊隨其後的第二梯隊為日本、以色列、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亞洲傳統經濟發達體。中國、印度等亞洲的金磚國家處於第三梯隊,兩國均表現出了良好的發展勢頭。東盟、西亞、中亞、南亞等經濟體分別處於第四第五和第六梯隊。

  據了解,這三本報告是博鰲亞洲論壇的重要研究成果,已持續發佈多年,不僅在學術界産生重大影響,而且對各國政府、各大跨國公司、世界著名智庫均有重要參考價值。

  據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周文重介紹,2016年年會為期4天,共設置88場討論,包括1場開幕大會、51場分論壇、15場圓桌會議、5場主題餐會、10場對話創業者、6場電視辯論,參會代表總數2100人,分別來自62個國家和地區。

  據了解,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幾乎涵蓋了所有時下熱門的“新經濟話題”: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關係、網際網路金融、眾籌、共用經濟、網際網路時代的全球貿易、智慧城市、智慧製造、可穿戴設備與智慧終端的未來、機器人人工智慧、文創産業、體育産業等。

  周文重説,本屆年會議題側重於創業與創新,“網際網路+”與“+網際網路”,全球經濟中的新現象、新問題,經濟、社會、文化熱點,行業圓桌和雙邊CEO對話等方面,並將結合G20等重大事件展開討論。

  博鰲亞洲論壇是一個非政府、非營利的國際組織,自2001年成立以來,致力於推動亞洲區域經濟合作,為本地區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智力支援,定位於亞洲和新興經濟體,以推動亞洲與區合作為宗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