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代表委員:個稅摘掉工薪稅帽子需邁三道坎

  • 發佈時間:2016-03-12 10:33:10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少雷

  全國兩會上,提高個稅“起徵點”的呼聲與討論再度成為關注焦點。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日前表示,簡單提高個稅“起徵點”是不公平的,並非改革方向。樓繼偉表示,個稅綜合計稅研究內容,將包括滿足基本生活的首套住宅按揭貸款利息的扣除,撫養孩子費用的扣除,個人職業發展、再教育費用的扣除。“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中明確提出,加快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

  記者採訪了解到,相對於營業稅等從價徵稅的流轉稅,以個稅為代表的所得稅,由於需要掌握納稅人詳細收入、開支等涉稅資訊,才能準確核算納稅所得,避免偷稅漏稅,這對稅收徵管能力要求更高。

  有基層稅務工作者介紹,當前個稅成為“工薪稅”的原因,是對房租、財産轉讓等資本性收入所得難以準確核算。基層只能採取“企業代繳代扣+稅務部門核查”的簡易方式,主要對工資薪酬所得徵收個稅。由此,導致一些企業負責人開寶馬、住別墅,吃喝住行所有開支都納入企業成本,個稅“零納稅”等情況。

  不少受訪代表委員和業內專家表示,個稅改革要改變“工薪稅”現狀,規範公平納稅秩序,除明確扣除範圍標準、綜合收入稅率等頂層設計外,在具體落實中還需邁過如下三道坎:

  ——涉稅資訊共用。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斌表示,當前納稅人收入、家庭、開支等社會資訊分散在銀行、公安、房産、民政等部門,缺乏相應法律支撐就很難打破部門之間資訊孤島。只有實現跨部門、跨地區的涉稅資訊聯網,才能建立健全自然人收入和財産資訊系統,為個稅改革全面落實打好基礎。

  ——徵管能力提升。個稅改革落地後,大量撫養小孩、首套房利息等可在稅前扣除的支出真實性需要核查,居民房屋出租、轉讓等資訊需要全面掌握,這些對稅務部門數據分析、調查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才能壓縮偷稅漏稅空間。

  ——配套制度完善。全國人大代表金碩仁等代表委員認為,推進個稅改革還需要個人稅號普及、涉稅資訊綁定、誠信體系約束等配套政策健全完善,提高弄虛造假、偷稅漏稅違法違規成本。“讓個人所得稅既成為義務的收據,又是權利的憑條,使稅號成為每個公民的誠信記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