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09日 星期四

軍工企業渴望長期穩定支援

  • 發佈時間:2016-03-12 04:31:3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少雷

  航空專家唐長紅委員身上有很多頭銜: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知名結構強度專家,最為人所知的是大型運輸機運-20總設計師。但是,他曾經甚至時時刻刻擔心,“還有沒有人要我們?”

  在11日下午的政協分組討論上,唐長紅拿過話筒,講起了自己的經歷:“我原來所在的單位,是一個飛機設計研究院。曾經歸過海軍管,歸過空軍管,後來成了企業。”他頓了頓,吐起了苦水,“我們把飛機研製企業的狀態,總結為‘大起大落’。沒有型號研製項目時,誰都不管。有了項目,錢還來不及用。人家催進度,逼著大家在七八年之內拿出成果。”

  唐長紅1982年到某飛機設計研究單位工作,幾十年來自己就經歷了好幾次“大風大浪”。總結起來就是:有研製費,就有人員儲備,就能出成績;沒有項目了,形勢“刷”地就下來了,就連“和飛機行業相關的應用基礎研究,都沒人管了”。業內有句話,叫做“型號完成之時,就是我們斷糧之日”。唐長紅記得,單位曾經遭遇過兩次大規模的人才流失,“每次流失,都走了幾乎一半人”。讓他心痛的是,那些下海的人中,不乏已經在技術上做出成就的人。唐長紅開了個玩笑,“我們的科研成果以人才流失的方式轉化了”。

  如今,航空熱了起來。

  “我們組建民用航空公司和航空發動機公司,初衷是好的。但是,這類公司沒有20年,是出不了成績的。”唐長紅擔憂,他曾經面臨的問題,依然會出現在新的公司身上——純粹靠項目養不活,除非真的能有一個延續20年的項目。

  前來參加討論會議的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也表示,“這肯定不利於人才的儲備”。

  唐長紅接話道:“我就想談這個問題!一個學機械動力的學生設計機翼,他一生設計出三個機翼,就能助力咱們航空業的發展,這大概要耗費10年時間。但是剩下的20幾年時間,誰來養他?”

  對航空科研人員來説,激勵也來得緩慢。航空的成果很難出,不過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只是這個“鳴”耗時漫長,等到終於功成名就,可能研發人員也即將退休,或者已經退休。

  “創新貴在堅持。”徐南平感慨,“堅持的時間越長,水準越高。中間要是斷了,就有麻煩。”

  “你是企業,可以自給自足;可是,我們又是事業單位,是國家財政撥款,工資水準大家也知道。”唐長紅惦念的,就是人才隊伍的存續問題。他呼籲,對國家重點發展行業裏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領域,應該給予長久支援。否則,研究人員一直處在游離狀態,處在“待支援狀態”。

  “航空近幾年出現了井噴現象,但我們還是遇到了一些技術瓶頸。究其原因,可能就是設計人才隊伍保持不夠。”唐長紅告訴科技日報,隊伍常常“斷檔”,經驗無法積累,技術無法進步,甚至只是在某個層面上不斷重復,“這將喪失持續發展的能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