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代表委員熱議基層醫改:百姓看病,怎樣才能更便利?

  • 發佈時間:2016-03-10 13:58:33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協調推進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財政補助從每人平均40元提高到45元,促進醫療資源向基層和農村流動”。“十二五”期間,我國醫改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基層醫療水準得到很大提升。不過,當前的基層醫療仍然存在水準薄弱、人才不足、資金短缺等問題,這些問題如何解決?一些代表委員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分級診療難落實,還需提升基層醫療水準

  大醫院為何總是人滿為患,分級診療落實到位存在哪些困難?北京協和醫學院基礎醫學院院長沈岩代表認為,基層醫療水準相對薄弱是主因。

  “很多鄉鎮衛生院設備陳舊或者缺失,技術水準也往往落後。”沈岩説,“基層難以滿足就醫需求,農民就只能被迫去大醫院。病人扎堆大醫院,造成‘名醫看小病,大馬拉小車’,浪費了寶貴的醫療資源,也加重了農民的就醫負擔。”

  廣西壯族自治區衛計委副主任夏寧委員認為,即使是比鄉鎮衛生院更高一級的縣級公立醫院,資源總量、能力水準也存在不足。

  “縣級公立醫院資源總量不足。首先,床位不足。以廣西為例,2015年,全自治區縣級公立醫院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數為1.4張,比國家要求低。二是基本建設未達到標準化要求。同時,人才不足,兒科、重症醫學科、腫瘤科等領域服務能力較為薄弱,難以承接上級醫院下轉的病人。” 夏寧説。

  強基層是醫改的基本原則之一。夏寧建議,國家應當加大對縣級醫院的投入,“在縣級醫院標準化建設、遠端醫療系統、保證實現90%疾病服務能力、承接上級醫院下轉病人治療的專科設備配置等方面加大投入;有針對性地提升縣級醫院醫務人員專業技術水準,推進區域醫療聯合體建設,加強縣級醫院臨床重點專科建設。”

  資金人才都不足,還需加大基層醫院投入

  基層醫療水準薄弱,一方面是資金有限,欠缺硬體設施;另一方面是人才流失,好醫生留不住。

  在安徽省立醫院院長許戈良代表看來,實行藥品零差率後,基層醫院的資金空缺問題值得關注:“藥品零差率是我們辦醫的方向,也是老百姓所希望看到的。但是,實行之後醫院的空缺資金誰來補?”

  許戈良介紹,國家層面出臺了項目價格適當調整的規定,通過提高醫事服務費、手術費等其他方面收費,彌補藥品零差率之後可能産生的資金缺口,但這在實踐中也面臨一些挑戰:“比如鄉鎮衛生院,原來鄉親們看病可能打個招呼就來了,但現在醫院要收取或者提高掛號費,病人可能就直接去縣市級醫院了。”

  “所以,要加強對一些專業性醫院、基層醫院的投入支援力度,築牢基層,才能讓更多的病人看病不出縣。” 許戈良説。

  江蘇省衛計委主任王咏紅代表認為,“過去醫院運作,靠藥品加成、財政補助、服務收費。現在取消藥品加成,那就要建立科學的補償機制,加大政府投入。”

  有了資金,更要留住人才。重慶市腫瘤醫院主任醫師周琦代表認為,雖然基層醫院的硬體設施在逐步完善,但平臺有限、基層工作條件艱苦、待遇低等因素,使得基層醫院留不住人才。解決這一問題,可以嘗試在職稱評定體系方面,建立相對獨立的縣級以下職稱評定體系,通過給職稱、給待遇,吸引適宜人才、留住有用人才。

  許戈良建議,基層想要留住人才,一是要加強定向培養,“願意在基層醫院工作的大學本科生很少,所以可以考慮定向培養基層醫生。另外要加大定向培訓進修。”二是要提升基層活力,“主要靠加大對基層鄉鎮醫院建設與基層醫護人員福利待遇提高的政府投入,國家層面出臺相關政策給予支援,解決基層醫生的待遇問題。”

  村醫隊伍不穩定,還需解決身份、養老等後顧之憂

  基層醫改,還需要提升基層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水準,建立一支相對穩定的村醫隊伍。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第四醫院老年病科主任高廣生代表介紹説:“在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有140萬名鄉村醫生,承擔著為廣大農民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和健康保障的重任。但長期以來,有關鄉村醫生的身份、執業資格、資質認定以及退休養老待遇等問題,成為他們的後顧之憂。”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婦科研究所所長瑪依努爾·尼亞孜代表在基層調研時發現,當地許多村醫往往因為生活條件差、無法解決身份問題等原因放棄了這份工作。

  對於村醫的身份問題,高廣生建議設立獨立的鄉村醫生資質評價考核體系,“鄉村醫生的構成比較複雜,對於他們的資質認定應該採用‘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建立符合鄉村醫生行醫實際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有別於城市醫生的、獨立的考核考試製度。”

  高廣生同時建議,資質認定後,可以將村醫納入鄉村衛生院統一管理,按照對應的執業資質和專業職稱,與城裏醫生享受同等待遇,從根本上解決我國農村基層醫療衛生網的穩定問題。

  “妥善解決村醫身份以及養老問題,關係到我國農民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公平性及品質。” 瑪依努爾·尼亞孜説:“解決村醫身份問題,可以參照民辦教師轉制的成功經驗,制定包括村醫在內的區域衛生人力資源規劃,並根據規劃爭取事業編制,將村醫轉制為國家正式衛生工作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