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兩會釋放中國經濟信心和底氣

  • 發佈時間:2016-03-05 08:33:5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少雷

  “我們認為穆迪這種做法是沒有遠見的,將來實踐會證明它是錯誤的。”昨日被幾十名記者問及穆迪將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下調至負面一事時,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作出了上述表示。

  穆迪調降展望的依據有三點:政府債務增加導致財政疲軟、資本流出導致外匯儲備減少、中國落實改革的能力存在不確定性。

  然而,“這三個理由都站不住腳”,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高程逐條分析稱,中國的財政狀況穩定;外匯儲備雖然下降但依然規模巨大,居全球首位;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進展和決心有目共睹。

  穆迪的最新評級展望決定似乎也沒有得到其他主要評級機構的認同。惠譽和標準普爾對中國的主權信用評級展望維持穩定,惠譽甚至表態兩年內不會做出調整,其在一份報告中説,“中國宏觀經濟的表現仍然是一個評級優勢”。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多次提到,“我們對中國發展要有信心,這個信心不是空中樓閣,不是海市蜃樓,而是有基礎、有潛力的。”

  潛力何在?兩會代表委員們紛紛做出解答。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認為,中國經濟産業升級、消費升級、城鎮化升級的新機遇在集聚,蘊含著新的強大驅動力,中國有一手的“好牌”。

  全國政協委員、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表示,中國經濟7%左右的增長率可以維持下去,關鍵在於繼續推行結構性改革。“中國經濟只有在同心協力的情況下,通過改革,通過進一步發展,才能‘轉’到新常態所需要的增長上去。所以信心問題很重要。”

  中國信心,不僅僅來自兩會等場合向外界傳遞的積極態度,更來自中國經濟基本面的表現。

  在10萬億美元的龐大基數之上,去年中國GDP仍增長6.9%,一年取得的經濟增量相當於一個瑞典或者阿根廷。

  去年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經濟社會發展25項量化指標任務中24項如期完成,僅進出口增長未能達到全年預期目標。

  儘管經濟增速較前些年有所放緩,但用全國政協新聞發言人王國慶的話來説,中國經濟“總體‘氣質’仍然很好”。

  “好氣質”體現在就業超預期;消費佔比超過60%,成為經濟增長第一動力;居民收入增速連續跑贏GDP。與此同時,中國經濟仍在源源不斷地為全球經濟提供增長動力,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25%以上。

  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準,這是經濟新常態的主要特徵。在經歷了認識和適應經濟新常態的過程後,現在中央明確提出“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這實質上是在傳達一種自信的聲音:在當前國內外複雜的經濟形勢下,中國推進改革、推進結構調整的決心沒有任何改變。

  中央為何敢於堅定對中國經濟的信心,敢於堅定改革的決心?

  源於過去一年推進改革的穩定基礎。自2013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成立至今,圍繞改革問題舉行了21次小組會議。2015年是會議最為密集的一年,11次會議共審議通過65份改革文件。

  源於宏觀政策的定向精準調控。為支援實體經濟、降低社會融資成本,迄今央行已6次降息6次降準;為支援小微企業發展,國家出臺了擴大小微企業所得稅減半徵收覆蓋面、取消或停徵12項中央級行政事業性收費等多項降費減稅措施。

  源於各方力量集中發力供給側改革。在全國兩會前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有10余部委接連出臺了多項重磅政策,力促去産能、去庫存;廣東、重慶、河北、湖南、青海等多個省份也相繼推出供給側改革方案,明確了具體目標。

  從上到下,正在形成一股合力,這為今年經濟在去年的基礎上再上臺階創造了有利條件。

  今天,一份引領中國經濟在新的一年乃至未來五年發展的報告將出爐。在新的行動指針導航下,中國經濟一定會以一個更讓世界驚嘆的發展態勢,再次讓一切中國經濟悲觀論者“大跌眼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