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5日 星期四

種糧大王于會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農民不能掉隊

  • 發佈時間:2016-03-03 17:46:0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郝爽  責任編輯:張少雷

  30多年前,在遼寧省遼中縣六間房鄉許家村的農地裏,20歲的農民青年于會懷看著鄉親們用傳統方式耕作,勞動效率低,經濟效益差。他立志做一個農機戶,依靠先進的農業機械,讓自己和家鄉富起來。於是,于會懷貸款購買了一台老式拖拉機,開始簡單的機械化生産。

  30年匆匆歲月,當年的農民青年不僅發展為東北知名的“種糧大王”,更是家喻戶曉的“帶領農村創富的好手”。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農民不能掉隊。”3日,來京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于會懷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稱,“十三五”時期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農民致富奔小康,離不開農業機械化。

  “習近平總書記曾説,‘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于會懷認為,農業現代化成為“十三五”規劃的主線。作為農業現代化的基礎,農業機械化水準需大幅提升。

  解決好“三農”問題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重點和難點。對此,于會懷時刻思考如何加快農業發展、加速農民致富、推動農村增産增收。他得到一個結論:必須依靠科技。“中國需要走特色現代農業道路。從制種,到高效農藥,再到隊伍建設,進行‘三農’改革,就要為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不僅如此,于會懷強調“種糧大戶”在“十三五”規劃農業發展中的作用。“‘種糧大戶’以專業、先進的技術和理念帶領國家農業發展,為建成小康社會形成支撐。‘種糧大戶’要帶領廣大農民連片經營,降低成本,發展特色、高效農業。”

  回憶當年創業經歷,于會懷深感農業機械化的魔力。“當時,機械化設備還不全面,技術也不完善。當我和鄉親們提到農業機械化時,他們都不相信。推動農業機械化發展需要農民接受先進的理念。”

  于會懷認為,國家惠農政策為農業機械化鋪就了康莊大道。“2000年之前,農民都不願意種地。”他感慨稱,當時,農民自行承包土地,種地不如打工收益好。隨著國家日益重視農業,連續出臺惠農政策,農民種地不但不需繳納農業稅收,還會得到各種綜合補貼。“原來,農業支撐工業;現在,工業反哺農業。”

  “水稻機械插秧比人工插秧每畝地産量多200余倍,成果籽粒飽滿。”于會懷以水稻插秧機的作用為例告訴記者,“這些年,農民渴望高效、節能的農業。農民離不開機械化。”

  在於會懷的積極推動和帶領下,遼寧省遼中縣六間房鄉的田地變了模樣。加入農業合作社後,農民每畝地可增收350元人民幣,年收入非常樂觀。“農業利好政策和農業機械化讓農民嘗到了甜頭。”

  “各地有亮點,各地有難點。”對於發展較緩的山區和農村地區,于會懷建議,將土地轉讓給“農業大戶”和農業合作社,讓“會種地的能手”從事二三産業經營。“資源少就必須充分發揮地區優勢,以特色農業和觀光旅遊農業增加其附加值,改變窘困現狀。全民奔小康,山區農民一樣不能掉隊。”(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