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小承包”邁向“大經營”

  • 發佈時間:2015-09-17 03:31:52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余愛民李光河本報記者何紅衛

  土地託管是在堅持農民土地使用權不變、農民經營主體不變、農民受益主體不變的情況下,農民合作社、種糧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按照農民的要求,對其承包地實行統一管理,統一服務,是有效解決“誰來種田”和“怎樣種田”問題的好辦法,是實行“小承包、大經營”統分結合的新形式,是進城農民工和留守農民普遍歡迎的可複製模式。

  湖北省襄陽市雙豐收農機專業合作社就是這種“土地‘不流轉’的規模經營”的探路者。該社經過五年發展,現有社員158人,擁有各類先進大型農業機械數量160多臺,機械作業服務面積覆蓋襄陽市襄州區、棗陽市、宜城市及河南省新野縣等兩省4縣(市、區)30多個鄉鎮,曾獲得“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全國農機專業合作社示範社”等榮譽稱號。最值得稱道的是,他們探索創建土地託管模式,託管面積達10萬餘畝,覆蓋湖北、河南兩省8個鄉鎮、2萬農戶,受到當地群眾特別是舉家外出務工經商農戶和老年留守農民的一致擁護和普遍讚揚。

  湖北省委常委、襄陽市委書記王君正調研後總結説:“襄陽市雙豐收農機專業合作社,以農機服務為基礎,以土地託管為手段,在不流轉土地的條件下實現了規模化經營,促進了農業科技的推廣運用,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种經營模式,是農村雙層經營體制的新的實現形式。”

  農技和農機是農業現代化的“車之雙輪,鳥之兩翼”,留守農民特別喜歡這樣的“二合一”服務

  雙豐收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宋濤介紹了他13年為農民服務的經歷,由他牽頭創建的土地託管模式分為三種方式,經歷了四個階段。

  起步于訂單農業。宋濤原來是襄州區張家集鎮農技站助理農藝師。2002年,他自主創業,發揮自己的技術和服務優勢,以良種推廣、技術指導和訂單收購來引導農民種植優質稻。這期間,他發現分散的一家一戶種出來的水稻,收購成本高,標準難統一,加工出來的整精米率低。他開始思考如何變一家一戶種植為一村一組統一種植,實現優質稻生産標準化和規模化,提高糧食品質。

  萌芽于農機推廣。2008年,宋濤下鄉時碰到正在插秧的農民周明江,周的年齡大、身體有病、彎不下腰,只好爬在泥水裏,插一下挪一下。這個場景深深刺痛了作為農技工作者的宋濤:現在青壯年都進城打工了,老年人種不了地,能不能在為種田農民提供農業技術的基礎上,再提供機械化服務呢?

  人有善願天相助。當時襄州區農機化辦正在一些地方試點開展機械插秧的農具和技術推廣,宋濤便積極參與進來,發動7位農民,合夥購買了大型旋耕機、插秧機、收割機等設備,組成了一個服務農民的小團隊。他們首先在周垱村三組的400畝水田裏進行標準化種植實驗和機械插秧示範,採取統一供種、統一育秧、統一施肥、統一機械插秧,實行育秧、插秧環節上的機械化作業,服務收費採取“先吃麵後埋單”的辦法,在糧食統一收購後向農戶收取。這種省心省力、省工省錢的生産方式,農民很樂意接受。那年秋收之後,各家一算賬,400畝實驗地畝平增産150多斤,用機械收割稻穀加工後整精米率也提高了近10個百分點。

  宋濤由此認識到,留守農民特別歡迎農技加農機的“二合一”服務,農技和農機是農業現代化的“車之雙輪、鳥之兩翼”,農業生産的規模化、標準化必須與機械化結合,才能更好地實現。在推廣機械化插秧過程中遇到一事,那天約定了給50多歲的農民宋水成家插秧,插秧機開到地頭了,可宋水成家的田還沒整好,他是用自家的小型農機具整田,整來整去都不能達到機插秧的標準,耽誤大半天時間,宋濤和宋水成兩頭都著急。宋水成説:“往後這整田和插秧的事都交給你們辦多好,你們可以定個合適價格,把整個生産環節全包了,免得我們一家一戶勞神費力。”

  宋水成的話,讓宋濤心裏一亮,他便考慮拓展農機服務範圍,給農民生産全過程提供服務,或者説,根據農民不同需要,把農民的生産環節“半包”或者“全包”起來,就像開飯館一樣,做幾道適合農民口味的菜,讓農民想吃什麼點什麼。

  成型于三種方式。周明江是第一批享受“點菜服務”的農戶之一。2009年,他與宋濤簽訂了耕地、小麥收割、水稻插秧等半託管服務。

  “進行土地半託管,既省錢,又省力。”周明江算了一筆賬:按照託管協議,每畝機械插秧收費80元。如果請人工插秧,2個人一天才能插完,要付工資160元,加上飯菜、煙酒等開支,每畝地最少需要200元。“算下來,15畝水稻,省了近兩千塊錢呢!”

  那一年,與宋濤簽訂協議的水稻機械化服務面積發展到1800畝,其中僅周當村就擴大到1000畝。宋濤根據農業生産的需要,按生産環節配備服務,成立了機耕服務隊、機收服務隊、機插服務隊、機防服務隊、收購服務隊。同時向社會公佈了服務的明碼實價,耕地15元/畝、整田30元/畝、育秧120元/畝、插秧60元/畝、田間管理60元/畝、機割50元/畝。

  宋濤與農戶共同商量,形成了三種靈活操作方式:一是全程託管。為農戶提供耕、種、收、管、售等系列服務,服務費在糧食收購時結算。二是勞務託管。農戶將農業生産過程中的全部勞務項目委託給託管方承擔,農戶負責種子、化肥、農藥、水電等全部農資投入。三是訂單託管。農戶將農業生産過程中某個時段的勞務項目委託給託管方,託管方按勞務項目獲得報酬。“三道菜”亮出來後,農戶根據自家情況開始“點菜”,一部分老年農民選擇勞務託管,另一部分有點勞力、有些技術的農民選擇訂單託管,更多無技術、無勞力的農民選擇全程託管。有5個農戶70多畝水田,因為沒有勞力和技術,戶主要求從下種到收割的所有生産環節全都包出去,宋濤和他的服務隊就像保姆接收一個全託管孩子一樣,接收了這些農戶的土地。農民從種到收都不用管了,收穫時,直接在田間地頭結算費用。年底結算,這種全託管加糧食回收的方式,每畝地,農戶能增收200多元,合作社能收入60元左右,參與託管服務的機手一年兩季生産下來收入也增加了6000元左右,三方都很滿意。

  壯大於合作社服務。農民看中了宋濤的土地託管模式,特別是舉家外出務工經商的農民和老年留守農民十分喜愛這個模式,紛紛找到府來要求託管,就連遠近聞名的種田大戶宋紅文也跑來要求把83畝連片旱地交出來全託管,他這一帶頭,附近農民更踴躍,2010年,宋濤託管的土地總面積達到8630畝,其中流轉土地130畝,全託管500畝,半託管8000畝,輻射周邊5個鄉鎮18個村。

  隨著託管面積的快速增加,對農機具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宋濤積極籌措資金購置新農具,最大範圍地聯絡周邊的農機戶,實行連線耕作和聯手經營。在有關方面的指導下,宋濤于2010年12月正式註冊成立雙豐收農機合作社。有錢出錢,有技術出技術,有機械出機械,通過幾年探索,合作社初步形成了帶資金入社、帶機械入社、帶土地入社、帶技術入社和混合式入社等多種合作形式,農民抱團入社、資源共用、優勢互補,實現了農機服務專業化、社會化。到2014年,合作社託管、半託管土地面積達到8.5萬畝,現在託管面積已突破10萬畝。

  破解“誰來種田”“怎樣種田”“農民增收”“農機使用效益”“農技人員作用發揮”五大難題

  雙豐收農機專業合作社探索的土地託管模式契合了當前農村現狀,回應了留守農民的關切,破解了當前三農發展的諸多難題。

  合作社替代農戶、農機替代勞力,破解“誰來種田”的難題。“誰來種田”是一個現實而緊迫的問題,襄陽的“農情”與全國基本相同,年輕人都不願意種田,中年人外出務工經商也不願回鄉種田,留守老年人沒體力沒技術種不了田。合作社替代農戶、農機替代勞力,從整地到收購,全由合作社機手開著農機來完成,有效解決了農村勞動力短缺、農戶無力耕種的現實問題,實現了單個農戶難以實現的高效生産。“沒有勞力誰種田?雙豐收農機合作社幫你種!”這是宋濤的口頭禪,也是合作社的廣告詞。

  土地不流轉、服務全包攬,破解了“怎樣種田”的難題。雙豐收合作社經營的土地中,只有少數田地採取的是流轉方式,90%以上實行的是託管和半託管,這一點是雙豐收合作社與其他很多經營土地的合作社和農業企業最大的不同。外出務工的農民把土地給合作社託管,對農活“甩手不管”,甚至連茬口安排也讓合作社決定,直到合作社幫他們把糧食收割了才來認領,常年打工在外的戶主只是到出售糧食時,派一個老人去看一下秤,記個斤數,年底回家直接去合作社結算現金。合作社雖然為農戶託管土地,但地的承包權還是農戶的,從土地的承包權到打場售糧後的收益權,都沒有改變,合作社只是包攬了具體的生産經營環節,用一種新的服務方式和組織形式幫農戶完成了生産全過程。土地家庭承包+專業合作社經營,這是雙豐收合作社創造的一種新的種田方法。在當前很大一部分農民不願流轉承包地或者條件不具備、流轉不了的情況下,這種方法更為農民所歡迎。

  規模化、標準化加機械化,破解了“農民增收”難題。土地託管為舉家外出務工經商的農民工解除了後顧之憂,也催生了更多的農民勞動力外出務工經商。據統計,全託管後全年外出打工的農民每人平均收入達到了3萬元以上,這是土地託管帶給農民最大的增收。另一塊的增收是在農業生産本身。僅就育秧和插秧這兩個生産環節,合作社農民算了一筆對比賬:一家一戶幾畝地,必須經過育秧、寄秧、拔秧、插秧四個環節,得45天左右,而且整地灌溉、人工管理、用肥佔地、供吃管喝等等,成本高得驚人,但要是機械化育秧插秧,減省了寄秧、拔秧,只有育秧、插秧兩個環節,只要35天左右就能完成。傳統人工插秧,一個勞動力一天只能插1畝,還累得腰酸背痛,而機械插秧一小時就能插3畝左右,一天插20畝以上也很輕鬆,一台插秧機完成的勞動量是一個“棒勞力”的20倍。機械育秧插秧規模越大越划得來,例如100畝大田的秧苗只要1畝的秧盤面積,房前屋後的空地就可以擺放秧盤,節省勞力、秧地、種子、肥料和人工開支不説,而且秧盤育秧苗齊苗壯,機械插秧下田不傷苗,入泥淺返青快,寬行窄株,合理密度,早發分蘗,病蟲害輕,增産基礎好。襄陽市農委調查數據顯示,雙豐收農機合作社通過推廣良種良法,每畝地增産150斤,增收160元左右;而在種子、化肥、農藥、勞力投入上每畝地節約150元。每季每畝地為農民增收300多元,僅去年一年,就為農民增收4000多萬元。

  按面積配置機械、機手聯合耕作,破解了“農機使用效益”難題。實現土地託管的基礎條件是有足夠的現代化農機具,農機成為新型合作社的最大亮點。通過幾年的摸索,宋濤和合作社的機手們學會了按面積和生産需要搭配和協調各種各樣的農機,讓160多臺農機合理使用,高效運轉,讓機械既滿足農時和作業量的需要又不閒置,讓機手們既有活幹又不扎堆,就像吃飯那樣,讓機手和機械既不餓著也不撐壞,不僅大大提高了單個農機戶對農機的配備使用能力,而且減少了農戶購買農機的資金壓力。雖然現在國家有很多農機補貼,購置農具的大頭資金還是農民自己出,所以農機的購置成為農戶的大筆開支,絕大多數單個農戶沒有能力投資購買大型先進的農機。雙豐收合作社實際上在合作社內部實現了農機資源的有效配置,大大減少了單個農戶購買農機的資金壓力和經營風險,提高了農機的使用效率,也擴大了農田耕作的機械化面積,促進了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有帶農機入社的機手説,僅去年秋收一季,在雙豐收合作社幹活,農機使用費按標價收入之外,工資收入也達到6000元,合作社的全年收入接近百萬元。

  農民需要什麼就幹什麼、農村最缺什麼就做什麼,破解了“農技人員作用發揮”難題。鄉鎮農技人員如何適應新形勢,搞好農業服務,這是一個新問題,也是一個大難題。農民需要的是全方位服務、多功能型的農技服務人才,用宋濤的話説做到四句話:“農民缺什麼技術就教什麼技術,要什麼農資就送什麼農資,需什麼機械就調什麼機械,有什麼困難就解決什麼困難。”每到種植季節和收割季節,宋濤就要組織他的服務隊和合作社的社員們參加各種種植技術和農機使用技術培訓會,把過去對單個農民的培訓轉移到了機手和服務隊長身上。他認為,農機手是為農民服務的關鍵人物,是農業科技和農機推廣的領頭羊,把領頭羊引導好,成群的羊就會跟著跑。雙豐收合作社對此要求,所有農技員都要成為“農技農機兩用人才”,都要成為農技服務員和農機服務員,這樣才能擔當起託管農民土地的重要責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