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元慶:加速社會資本進入養老服務業
- 發佈時間:2016-03-03 16:46:42 來源:中國網財經 責任編輯:王磊
全國政協委員、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資料圖)
中國網財經3月3日訊 2016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帶來“進一步完善政協提案提交、跟蹤、落實機制”、“加大力度推進我國‘資訊扶貧’事業發展”和“加速社會資本進入養老服務業 提升養老服務産品供給”等提案。
楊元慶指出,目前我國老年人口已超過2億。2013年,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提出充分發揮社會力量的主體作用。在快速老齡化和國家政策鼓勵的背景下,社會力量發展養老服務業取得明顯進展,但養老服務總體供給不足、市場發育不健全、扶持政策不完善、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仍然突出,社會力量在養老服務供給方面的主體作用尚未發揮。
第一、基本生活保障為主的養老服務結構依然保持:我國的養老服務體系相當薄弱,絕大多數養老服務機構仍以保障基本生活、保障貧困人口為主。在我國各類養老服務機構中,57%的養老機構床位規模不足百張,71%的機構為農村養老服務機構,68%的機構收住人員為“三五”、五保以及優撫對象。
第二、專業護理嚴重缺乏、市場發育不健全:2014年末我國578萬張養老服務床位中在院320萬人,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僅70萬人,佔22%,護理型床位不足1/4,高齡、失能半失能老人迫切需要難以滿足。全國僅有30萬養老護理人員,養老服務管理人才更是不足。在各類養老服務機構中,工商以及民非註冊的民營機構僅佔37.7%。僅北京、上海等一些老齡化程度高、經濟發達的地區,社會辦養老服務機構比例能夠佔到一半比例以上。同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路剛剛起步,廣大老年人的消費需求尚未開發。
第三、社會力量發展養老服務缺乏基本支援體系:在建設土地、資金和護理人員培訓技術等方面的支援系統還相當薄弱,尤其針對鼓勵民間機構發展的優惠政策落實不到位。社會辦養老機構建設補貼的前提是多證齊全,大部分養老機構在土地、房産、消防等證件方面難以獲得全面審批,從而難以落實到位。養老項目通常投資額較大,由於養老項目的運作方式多為自持,通常需要10-15年的資金回籠期,無法從銀行取得抵押貸款,致使機構經常陷入資金困境,進而形成難以吸引專業人才的惡性迴圈。
基於以上實際工作中面臨的問題,楊元慶給出如下建議:
一、優化社會力量準入及優惠政策落實機制。國際社會的普遍經驗是在建設土地、資金和護理人員培訓技術方面給予全方位的支援。要從政策設定方面認可社會投資者權益,同時需要加強對民營機構的扶持政策落實力度,從建設運營、稅收、醫保、水電氣暖等方面細化落實。簡化養老機構手續審批,加強消防等難點問題,並納入“十三五”重要工作計劃。
二、開發養老服務供需管理平臺,推動養老服務與老年人需求無縫對接。當前我國養老服務市場發展緩慢的一個關鍵點在於需求不清。需要依託街道等基層政府,全面掌握養老服務需求總量、分類、分級與分佈情況,如開發建設“動態居家養老服務平臺”、“社區綜合服務平臺”和“城市養老場所綜合管理平臺”等老年服務平臺。
三、發展多層次、多元化、個性化和定制化的養老服務。鼓勵社會力量建立服務公司或機構,開展居家養老服務、日間照料服務、呼叫援助服務、社區居民服務、養老護理員培訓等,鼓勵養老服務機構利用智慧化軟體設備。
四、提升養老護理人員專業化水準及服務能力。建立全國性的養老服務人才培訓和就業鼓勵政策,提高護理員工資待遇水準,逐步形成全社會尊重養老服務人員及其勞動付出的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