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熱點追蹤 > 正文

字號:  

央行副行長潘功勝:我國已基本退出常態外匯干預

  • 發佈時間:2015-01-23 15:57: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曹慧敏

  23日,國務院新聞辦召開2014年金融改革、支援實體經濟進展成效吹風會。央行副行長潘功勝在會上表示,我國利率和匯率的市場化改革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雙向彈性增強,央行基本退出常態外匯干預。

  潘功勝説,在過去一年中,面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和金融形勢,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央行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全面深化金融改革開放,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援,有力地促進了經濟和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

  第一,在金融改革方面,我們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的總體部署,積極穩妥地推進金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金融體系內在的合力和動力得到進一步激發。

  一是利率和匯率的市場化改革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存款利率上限進一步放寬,穩步發展同業存單,金融機構的自主定價空間和定價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擴大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人民幣匯率雙向彈性增強,央行基本退出常態外匯干預。

  二是人民幣跨境使用明顯加快。與我國發生跨境人民幣收付的國家達到174個,與多個國家建立的人民幣清算安排,簽訂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目前,人民幣已成為我國第二大跨境支付貨幣。

  三是資本項目可兌換邁出新步伐。推動滬港股票市場互聯互通試點,促進了內地資本市場與國際資本市場的融合。建立上海黃金交易所國際業務板塊,繼續推動境內金融機構赴境外發行人民幣債券,支援境外非金融企業在境內發行熊貓債,允許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以人民幣開展境外證券投資。

  四是存款保險制度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存款保險制度實施方案》、《存款保險條例(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工作已經圓滿完成,制度出臺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就緒。

  五是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進展順利。明確了農業發展銀行改革的總體目標和主要政策措施,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改革進展順利。

  六是外匯管理改革深入推進。堅持簡政放權和轉變政府職能,繼續深化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外匯管理制度改革,貿易和投資的便利化水準進一步提高。

  七是調查統計、支付結算、經理國庫、貨幣發行、徵信、反洗錢、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等中央銀行金融服務和管理創新工作取得新進展。上海自貿區金融改革創新積累了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在全面深化金融改革的同時,加強對金融重點領域和環節的風險監測,積極開展金融監管協調,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第二,在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方面,我們牢牢把握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要求,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既保持定力又主動作為,針對經濟運作中的突出問題,不斷補充和完善貨幣政策工具組合,適時適度預調微調,為實體經濟發展營造了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一是保持貨幣供應總量鬆緊適度。根據經濟運作和銀行體系流動性供求變化,綜合運用公開市場操作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調節銀行體系的流動性。同時加強定向調控,兩次實施定向降準,通過中期借貸便利等手段豐富對金融機構提供流動性的渠道,建立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三農”、小微企業、棚戶區改造等信貸投放的正向激勵機制。一年來,貨幣平穩增長較好地滿足了實體經濟發展的資金需求。前幾天,人民銀行也發佈了2014年主要貨幣金融數據,M2增長12.2%,人民幣貸款新增9.78億元,同比多增了8900億,全年的社會融資規模接近16.5萬億元。

  二是降低社會融資成本。人民銀行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舉措,建立健全長效機制,非對稱下調了存貸款基準利率,有針對性地引導市場利率和社會融資成本下行,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融資成本在一些地區和領域有所下降。

  三是進一步優化信貸結構。認真落實國務院關於金融支援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決策部署。加強信貸政策指導,創新信貸政策調控工具,引導金融機構盤活存量、用好增量,加大對“三農”、小微企業、棚戶區改造、鐵路、船舶、積體電路、企業“走出去”等重點行業和領域的支援,做好化解産能嚴重過剩的金融服務工作。

  四是拓寬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堅持市場化的改革方向,加快銀行間債券市場産品創新,繼續發展中小企業集合票,推出項目收益票據、並購債、低碳債券等,進一步擴大信貸資産證券化試點。

  2014年,非金融企業的境內債務融資和股票融資在整個社會融資規模之中的佔比是17.3%,比2013年提高了5.5個百分點,這個比例在歷史上是最高的。

  2015年,我們將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精神,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注重鬆緊適度,適時適度預調微調,大力推進金融改革開放,切實防範化解各類金融風險,提高金融服務和管理水準,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從中長期來看,著眼于健全支援實體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金融市場和機構體系,完善更加穩健、平衡、有效的宏觀調控體系和貨幣政策框架;建立健全高效、前瞻、專業化和市場友好的監管體制;構建與科技發展相適應、全面高效、具有包容性的金融服務體系;健全有效防範風險的金融安全網;顯著增強金融業國際競爭能力,為實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高效便利的金融服務。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