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要聞導讀 > 正文

字號:  

政治局會議定調穩增長 大宗商品將走出底部

  • 發佈時間:2015-05-03 07:4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期待已久的政治局會議在4月30日召開。會議強調高度重視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快改革開放步伐,保持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綜合平衡,調動各方積極性,狠抓工作落實,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中共高層把穩增長放在第一位置,改革放到第二位置,調結構放到第三位置。這基本上符合市場的普遍預期。我們在4月27日報告《兩害相權取其輕 大宗商品牛市或已啟動》中已經探討過未來幾個月中國政府可能的政策取向,其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加大基建投資的力度。

  一、政治局會議精神

  1、總基調

  穩中求進

  2、總體思路

  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品質和效益為中心,堅持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要托底。

  3、戰略目標

  保持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綜合平衡,調動各方積極性,狠抓工作落實,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

  4、具體措施

  財政與投資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增加公共支出,加大降稅清費力度。

  要注重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認真選擇好投資項目,做到有市場,有長期回報。

  貨幣與融資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把握好度,注意疏通貨幣政策向實體經濟的傳導渠道。

  要整體推進財稅、金融、投融資體制改革,解決好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市政項目、實體産業部分資金迴圈不暢問題。

  消費與房地産

  要注重擴大消費需求,有針對性地挖掘消費潛力,努力提高消費品品質和服務水準,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

  要完善市場環境,盤活存量資産,建立房地産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

  長期與經濟增長

  要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我國經濟實現動力轉換的關鍵,推進企業技術改造,穩步有序推進化解過剩産能工作。要注意防範和化解各類風險。

  一個總結

  短期要把經濟增速穩住,最重要的手段是通過財政政策增加公共支出,主要形式是投資,其中關鍵是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市政項目與部分實體産業;輔助的是擴大消費,手段是降稅清費;重提了房地産市場,短期要做的是盤活存量資産,去庫存是短期目標,以帶動新一輪的房地産投資。長期是靠創新驅動,改善供給端。

   二、未來經濟形勢的判斷

   政治局會議確保了未來幾個月經濟建設是第一要務。

  實體經濟資金缺乏的問題能夠解決。資金將通過國開行、商業銀行、IPO、地方政府發債等各種方式進入實體。中共高層會通過各種手段解決資金不願流向實體的問題。

  貨幣政策還將寬鬆,降息與降准將繼續交替出現,或者是央行對國開行和幾大商業銀行定向再貸款。地方政府將加大公共支出,特別是京津冀地區。政府預計未來6年京津區地區投資為42萬億。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最重要任務就是經濟建設,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未來幾個月,根據幾十年來的經濟運作經驗來看,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將逐漸緩解,新一輪基建投資將使得經濟運作保持在合理區間內。

  最為關鍵的是,中國經濟運作有著自己鮮明的特點。朱鎔基曾在答記者問一書總提及,中國經濟一抓就死,一放就熱。有一定可能,未來幾個月中國經濟增速出現比較顯著的反彈。

   三、大宗商品將走出底部

   穩增長政策收益的板塊主要是與基建相關的工業品,以及與消費相關的農産品(000061,股吧)。大宗商品價格將漸漸走出底部。4月下旬天然橡膠、銅、鋅、螺紋鋼的反彈説明市場已經先一步預期到中國政府可能轉變政策思路。

  考慮到天然橡膠供給彈性較小,煤焦鋼礦供給彈性較大,銅耐儲藏與庫存相對較低,鋁潛在産能較大,鋅供應端收縮的時間相對較長,豆類油脂供應缺乏彈性,原油需求結構分散,預計天然橡膠、鋅的表現較好,銅、豆類油脂、原油相關品種的表現次之,煤焦鋼礦、鋁的表現可能相對差一些。不過在上漲的前期,由於螺紋鋼與鐵礦石下跌的幅度較深,若基建投資增加較快,表現可能短暫地優於其他品種。

  策略上,已經按照我們4月27日的建議,建立多頭頭寸的,繼續持有就可以了。尚未建立多頭頭寸的可以逢低繼續建倉。當然,也要看到,諸多商品的産能利用率很低,部分品種都不到75%,且庫存處於歷史高位,在投資增速反彈的初期,期貨價格上漲力度往往高於現貨價格,期現套利的資金盤將會抑制期貨價格上漲的步伐,使得期貨價格上漲是一波三者的。這決定了,在投資的節奏上,不能盲目的追漲,最好的策略還是在回調一定幅度後再買入多單。

  此外,中國經濟運作的慣性依舊較大,從政策頒布到政策實施,再到政策起到應有的效果具有一定的時滯。因此,期貨投資的資金管理是極為重要的,建議最近幾週倉位控制在30%以下,且第一步建倉的資金不高於總資金的15%。

  四、再思考

  從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巡以來,中國逐漸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中國政府都大幅提高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力度。中國地區差異大,基建投資的空間還是很大的。故,這次不一樣,但是也一樣。

  貨幣寬鬆配合實體經濟總需求擴張將是未來幾個季度經濟運作最顯著的特徵。

  長期地,技術創新還將持續,所以這次政治局會議特地強調了“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産權方針沒有變”,這一點是這次會議釋放的最重要的一個信號。制度安排問題,才是經濟大廈的基石,別的都是衍生的。

  如同2014年7月中國股市一樣,股市要麼從2000點向上,要麼向下,後來股市選擇了向上;這次也是,大宗商品要麼集體向下,要麼集體向上。如果大宗商品價格持續向下就意味著很多企業的盈利將不斷下滑,部分企業將破産,很多人將失業,社會與政治可能變得不那麼穩定,那麼我們顯然不能承受這些痛苦。雖然,西方經濟理論告訴我們市場會自由的調節,會使市場出清,但是1929年西方世界的大蕭條、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人留下了太多痛苦的回憶。人類是善於學習的,我們看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美國、日本、歐洲陸續啟動了QE,積極干預市場,中國早晚也得這麼做。美國有如此強大的教育體系、技術儲備與創新文化環境都沒有提出要通過創新在短期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而是關注于短期的就業與消費的迴圈。美國的戰略思路很簡單,短期的問題用短期的方子,長期的問題用長期的方子。這似乎説明瞭很多問題。德國與日本的工業基礎更為紮實,也採取了美國的戰略思路。這給我們帶來一定的啟示。

  自從有人類歷史以來,人類的理性與樂觀增進了人類的發展與文明,而非理性與悲觀給人類帶來了許多災難。這次不會有什麼不同。作為人類生存必不可少的大宗商品,在足夠長的時期內,在信用貨幣制度環境下,大宗商品價格永遠都是牛市,一次深幅回調,帶來的是絕佳的買入時機。

  解決一個月的問題,我們看一年的週期或許就夠了。解決一年的問題,我們可能需要看十年的週期。解決十年的問題,我們可能需要看三十年的週期。而現在,中國要解決的是未來三十年甚至一百年的問題,那麼我們必須要研究上千年來的人類經濟歷史,方可得到一些有價值的啟示。

  在大部分人樂觀的時候悲觀,在大部分人悲觀的時候樂觀。這是投資的真諦。因為,這個世界領導人是少數、富人是少數、學術精英是少數。要想與大部分的人生不一樣,自己的思維方式必然要與大部分人不一樣。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