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常態經濟“過渡期”穩增長的邏輯

  • 發佈時間:2015-01-06 09:35:54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4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正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為什麼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要把穩增長作為2015年的第一項工作任務來完成?穩增長的邏輯是什麼?遵循新常態經濟的邏輯弄清楚這個問題,才能準確把握經濟發展的新常態。

  新常態經濟正在經歷“轉型”期

  新常態經濟穩增長的邏輯需要從新常態經濟正在經歷“轉型”期,把新常態經濟穩增長確認為新常態經濟“過渡期”的穩增長的表述開始。

  處於增速轉變期的新常態經濟遭遇“青黃不接”的新舊交替的滯後效應。面對著過去30年高增長的條件和環境的變化,新常態經濟必須培育新的增長優勢和增長動力、新的增長結構和增長方式,去適應新常態下的增長速度。但是基本經濟規律告訴我們,這必然要經歷一段“舊的已去新的還未來”的階段。要素驅動模式在弱化,新的增長動力還在培育過程中,舊的結構在調整,新的結構還沒有完全形成,在這一“青黃不接”之間,對不合理的結構的投資下降,對新的合理的結構的投資還未形成規模,新的增長動力還不能完全抵消要素驅動減弱的影響,轉變階段的困難和挑戰對“過渡期”經濟産生下行的壓力。另外,産能過剩和部分産業空心化問題,可能導致企業債務和銀行信貸違約,如果房地産市場快速調整導致資金鏈斷裂從而加大銀行開發貸款和消費貸款的償付風險,連帶地方融資平臺50%以上的銀行貸款不能償還,銀行壞賬大幅攀升,可能突破系統風險的底線,産生對經濟的影響,使新常態經濟正常的中高速增長受到衝擊性打擊。面對新常態經濟轉變過程中的這些問題和挑戰,為了平穩過渡平穩轉型,“過渡期”的穩增長還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

  結構調整本身就是新的增長點

  新常態經濟過渡期的穩增長政策安排也有嚴謹的邏輯。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保底,應該是新常態經濟調控的“常態”原則。新常態經濟過渡期的穩增長政策,包括積極的財政政策更有力度,貨幣政策要更注意鬆緊適度。最值得注意的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努力保持經濟穩定增長,“關鍵”是保持穩增長和調結構之間的平衡。並且把穩增長與積極培育新的增長點同時列為2015年當期的任務。調結構,培育新的增長點,推動新的産業結構形成,一般都被劃入長期戰略之中。本次會議把這些“長期”概念,與穩增長這樣的短期任務,同時放進2015年的工作任務之列,顯示了新常態經濟過渡期非常不同的穩增長的思路和政策邏輯。第一,培育新的增長點,不合理的産業結構的調整和新産業結構的形成同步,不應該被理解為“擱置以後再做的長期任務”,而是2015年就要做的當期任務;第二,新的增長點、新産業結構的形成應該成為穩增長的一個部分。也就是説,新常態經濟的穩增長不完全像過去那樣,只能動用傳統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結構調整主要指新的合理的産業結構的形成,這本身就是新的增長點,就是新的增長動力,當然會産生穩增長的積極效應。

  穩增長與調結構平衡的安排的可行性也是有嚴謹的分析支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近三年進入新常態經濟後的消費需求、投資需求、出口和國際收支形勢、生産能力和産業組織方式改變、生産要素相對優勢變化、市場競爭特點、資源環境約束、經濟風險積累和化解、資源配置模式和宏觀調控方式等等,做了全面的趨勢性的變化的分析,顯示“我國經濟正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複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正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品質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結構正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存的深度調整,經濟發展動力正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因此會議強調“要切實把經濟工作的著力點放到轉方式調結構上來,推進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逐步增強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服務業的支撐作用,著力推動傳統産業向中高端邁進”。也就是説,新常態經濟的過渡期,已經具備了形成新的合理的産業結構的條件和環境,轉變過程就是新的增長點的培育過程。

  過渡期穩增長措施不同以往

  只關注短期的刺激政策,忽略穩增長與調結構的平衡,忽略培育新的增長點是當前的任務,忽略經濟的新的增長動力的培養,不關注適應新常態的新的産業結構的形成,絕對不符合新常態經濟邏輯。僅靠政府行為和傳統的宏觀調控政策是一時之“穩”,培育新的增長點,穩增長的同時形成合理的産業結構才是新常態經濟的“常態”之穩。

  只關注短期的刺激政策,特別是只關注寬鬆的貨幣政策,還可能傳遞錯誤的資訊,誤解中國經濟仍然在舊結構的陷阱中掙扎,誤解新常態經濟並沒有“新招”,誤導企業和市場對新常態經濟的認識,在某種程度上打壓對新常態經濟未來更有效率、更有品質、更和諧包容發展的信心。

  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調結構和新增長點的安排,區別了新常態經濟過渡期穩增長措施與危機穩增長政策,創新了新常態過渡期穩增長的政策組合,適合新常態經濟過渡期穩增長的特徵,也有利於穩增長與調結構平衡,實現新常態經濟的可持續增長。

  新常態經濟的“過渡期”穩增長的邏輯,決定了新常態經濟過渡期穩增長政策必然是“穩增長與調結構平衡”的邏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