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博鰲熱議“一行三會”:不可能合併

  • 發佈時間:2016-03-24 07:51:02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去年以來,關於“一行三會”合併的言論就甚囂塵上。而在今年的博鰲亞洲論壇上,多位專家對於“一行三會”合併卻給出了否定意見。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吳曉靈就反對合併,她認為把“三會”合在一起仍舊不能解決金融産品市場的監管問題。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董事長、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聯席院長李劍閣在博鰲論壇上接受媒體採訪時也否認了“一行三會”合併的傳聞。

  據李劍閣透露,政府決策層正在研究討論金融監管體制改革方案,他個人是參與方案討論的一員,目前方案還沒有定,沒有講合併,只是要改革。但他並未透露具體的改革內容。中國社科院原副院長、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表示,改革方案幾個月內應當見分曉。目前幾種方案出來了,正在廣泛地徵求意見和進行比較。

  隨著我國金融業業務層面混業經營的趨勢加劇,分業監管不僅效率低下,在應對如網際網路金融等一些金融創新的監管問題時,也顯得捉襟見肘。李揚指出,去年股市中存在的風險,尤其是混業金融産品風險,一定程度上都與監管架構不合理有關。而隨著分業監管模式和混業經營趨勢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關於金融業監管改革的呼聲逐漸高漲。

  央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卜永祥曾撰文提出,“一行三會”合併或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之一。而早在2008年,是否採取將“一行三會”合併成立“大金融”等部門改革已經提出。在剛過去不久的全國“兩會”期間,“一行三會”監管體系改革也受到熱議。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表示,外界熱議的合併“一行三會”的“超級金融監管機構”只是眾多討論方案中的一個,相關部門正在抓緊研究。

  合併“一行三會”將考慮很多問題。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混業監管是趨勢,但行業之間也有比較大的區別。所以説,完全打通“一行三會”進行合併的做法,忽視了不同行業的風險特點、組織方式以及模式的區別。央行副行長易綱也指出,新的監管體制要如何應對銀行、證券、保險、信託進一步的融合,如何提升中國經濟和金融競爭力、如何防範風險等都要考慮。

  而在吳曉靈看來,合併“一行三會”的做法不可行,並且不能解決現實問題。吳曉靈直言,“目前,銀監會、保監會、證監會分割監管,把‘三會’合在一起來加強資訊溝通是不管用的,照樣打架”。她認為,配資市場上的各種資金來源,就其本質來説,凡是把別人的錢集合在一起的都屬於投資基金,應該由證監會統一監管。理財産品的分割監管會掩蓋金融風險和杠桿程度,埋藏市場風險,難以實現承受能力的匹配。

  “業界所有的銀行都不願意承認銀行理財産品是一個基金,因為銀行發理財産品非常方便,只要備案就可以,設計理財産品也非常靈活。而如果監管權到了證監會手裏,按照證監會的審批辦法,那一年發不出幾隻基金,所以監管的繁瑣和監管權的爭奪使得這個問題到現在都不能解決。因而我認為要它承認是一個投資基金,但是要改一下投資基金的品種設計和發行管理辦法。”吳曉靈解釋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