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經濟學者黃方毅:建議打破社保系統的地區限制

  • 發佈時間:2016-03-14 07:49:44  來源:新京報  作者:李婷婷  責任編輯:金瀟

  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學者黃方毅,連續十年關注養老金問題,並推動了養老金制度的改革。今年兩會,他繼續關注養老金問題,建議將國有資産劃撥一部分進入社保金,並建議打破社保系統的地區限制,建立統一系統。

  企業職工和公務員養老金仍有“身份差距”

  新京報:你一直都在關注養老金問題,今年都提交了哪些提案?

  黃方毅:企業職工的養老金問題,我連續提了10年。現在國家的職工養老金已大幅度增加,我覺得我盡力了。我也老了,70歲了。所以今年提的兩個提案,是關於養老和知青養老方面的。

  新京報:之前你提到過,我國的養老金存在“雙軌制”,企業職工和公務員的養老金有很大差距。推進這件事情這麼多年,目前的情況如何?

  黃方毅:現在“雙軌制”問題還是沒有解決,但從量的角度來看,2004年我剛提養老金問題時,企業職工的養老金每個月平均只有七八百元,北京略高也只有1000元多點;而現在,北京的職工養老金每月達到3000多元了,其他地方也有2000元左右,當然物價也在上漲。但話説回來,如果我們不推進養老金改革,光是物價漲、養老金不漲,情況不更糟嗎?

  總的來説,現在的狀況還是讓我很欣慰的。

  新京報:是否達到了你當初的預期?

  黃方毅:我當時並沒想過具體的目標,也沒有衡量預期。但是提總歸比不提好。如今企業職工和公務員的養老金“身份差距”問題雖然沒有徹底解決,但是企業職工的待遇有很大的提升。

  可把部分國有資産資金劃撥給社保

  新京報:你之前提過將國有資産用於養老金。

  黃方毅:因為目前養老有個大“缺口”,這個“缺口”如果在職職工和退休職工來繳納,都不現實。我認為,還是應該使用國有資産。國有資産是長時間的積累形成的全民所有的資産,職工年老了,應該把這部分財政拿出來一部分給他們,這合情合理。

  新京報:具體如何操作?

  黃方毅:解決辦法很多,可以整體性劃撥,把國有資産中的一部分資金劃撥到社保中;也可以基於目前已經有的社保基金。

  國家應該把這件事作為一個切口,留出這樣一部分資金,而不是等將來萬一齣了事兒再去被動處理。總的來説,需要拿出一大“塊”國有資産來補上養老金的缺口。

  新京報:現在養老金異地提取、繳納困難也是一個問題,你有何建議?

  黃方毅:對,這是很大的問題。養老金、醫保都要統一起來,實現異地提取,不應該因為地域而有差別。

  目前的網路系統和技術應該可以提供支撐,關鍵是政策的制定和落實。

  新京報:有人大代表提到了關於農民工的養老金異地流轉問題,在你看來,是否需要為流動人口等群體建立特殊的保障系統?

  黃方毅:目前養老金確實存在已在異地流轉困難的問題,不只是農民工,很多退休職工也面臨這個問題。有的職工以前在其他城市工作,老了回到北京,按理説應給予北京的待遇,但卻面臨看不了病等問題。我認為,不應該有這種限制,應該打破地域界限,建立統一的社保標準和系統。

  ★新聞記憶體

  我國養老保險替代率過低

  目前,我國養老保險替代率過低,養老保險替代率是指養老金領取水準與退休前收入水準的比率。現時我國職工為40%,而根據國際勞工組織規定最低替代率應為55%,我國已低於國際警戒線。同時,我國現時的社保投入水準僅佔財政支出的7.5%,遠低於德國的55.5%、美國的30.2%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