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五因素導致1月份新增貸款暴增 利率下行趨勢明顯

  • 發佈時間:2016-02-17 07:21:42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梅菀  責任編輯:王斌

  雖然有了節前央行流動性管理座談會的“窗口指導”,1月份新增信貸之高還是出乎不少人意料。

  據央行初步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2.51萬億元,同比多增1.04萬億元,同比增幅在70%以上。

  “從現實感受來説,基礎設施建設貸款和經濟建設貸款增幅非常顯著,也只有這類信貸投放才能使得新增貸款産生量的飛躍。”中部地區一家國有大行分行對公業務部門負責人向證券時報記者分析,雖然1月份是傳統的信貸投放旺季,但70%的同比增幅顯然不能用“開門紅”的思路去解釋。此外,據業內人士預測,今年銀行的整體信貸投放會相對謹慎,將傾向於投向收益較低但相對平穩的企業。

  五原因導致新增信貸超預期

  公開數據顯示,受四萬億貨幣寬鬆政策的刺激,2009年1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同比增速達到101.59%。隨後的2010年到2012年,1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同比增速一直為負,而2015年1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同比也僅增長11.36%。業內人士表示,今年1月份超過70%的增幅,很難用銀行分支機構“開門紅、早投放早受益”的傳統思路來解釋。

  一家股份行上海分行中小企業融資部負責人向記者解釋了銀行傾向於1月份集中放貸的兩點原因。

  首先是從激勵士氣角度來説,銀行都喜歡開門紅,傾向於將年底簽訂的貸款合同拖延到第二年年初發放。比如不少銀行都將“開門紅”定義為西曆元旦後到農曆春節前這段集中放款時期,而年初集中放款帶來的好處就是直接促使年度營業收入的增加,也就是早投放早收益,“元旦後放款1000萬,相對於下半年放款1000萬,帶來的營業收入肯定大。”

  第二是根據巴塞爾協議,年底利息還沒收到,壞賬準備已經先撥出去了,對銀行報表來説單一時點就是負利潤,這也是大部分銀行傾向於過完元旦再放貸的一個原因,“事實上,可能有70%以上的銀行在年底最後一個月都大幅收緊了信貸投放。”

  而對於今年1月份信貸的超預期增長,上述中小企業融資部負責人認為,涉房貸款需求肯定增幅不小。“就我個人感覺,新增貸款沒有多大比值投到中小企業,涉房貸款不説開發貸,在一線城市,即使按揭貸也比較客觀。”他説,比如中小企業貸款現在銀行一般都比較謹慎,一家也就五六百萬,一線城市按揭貸每單做到五六百萬以上也比較正常。

  上述對公業務部門負責人則表示,從全國範圍看,單純的涉房貸款增加不大可能導致新增貸款超預期增加。“這兩年,大部分三四線城市房地産市場都在走下坡路,本市也不例外。”他説,但從今年情況來看,基礎設施建設貸款增幅非常顯著。據他介紹,其所在城市,今年以來就開工了大型公立醫院、市區環路,另外還有多條高速公路和3條鐵路途徑該市,帶來了巨大的信貸需求。市內基礎設施單一項目基本都在70億左右,而鐵路銀團貸款區域線路涉及本行的部分就有50億。

  全年信貸將更謹慎

  基礎設施貸款佔比的增加,帶來的直接影響是利率下浮貸款佔比的增加。“目前我們基礎設施貸款執行的是基準利率或者下浮10%。”上述對公業務部門負責人説。

  這和央行年前發佈的2015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的數據相互印證。央行統計顯示,2015年12月,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5.27%,比上年12月下降1.51個百分點,比9月下降0.43個百分點。一般貸款中執行下浮利率的貸款佔比為21.45%,比上年12月上升8.34個百分點,比9月上升5.86個百分點。

  但在目前優質資産匱乏的情況下,融資成本的下降並不具有普遍性。“首先,基礎設施貸款佔比的增加,這類貸款利率一般在基準或基準以下,拉低了整體融資成本下行;其次,優質資産難覓,不排除銀行犧牲一些利息去爭取。”華東地區一家股份行公司業務部人員告訴記者,貸款不是商品,不可能打折大促,利率包含了風險定價。

  上述中小企業融資部負責人認為,2016年不僅是銀行,整個融資資金都會傾向於投向收益相對較低、但相對平穩的企業。

  “今年都會相對謹慎。”他説,“以上海為例,在去年上海房市還可以的情況下,可能會有一大部分銀行信貸資金投向具有擔保抵押的資産。”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