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社融規模合理增長 融資成本持續回落

  • 發佈時間:2016-01-16 05:45:4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5年,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在助力經濟增長企穩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同時,隨著融資結構改善和市場利率回落,企業融資成本明顯下行。值得關注的是,從信貸結構、直接融資佔比、融資成本等方面,金融很好地配合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1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發佈的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人民幣貸款增加11.72萬億元,創歷史新高。2015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5.41萬億元,比上年少4675億元。貨幣供應方面,去年12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139.23萬億元,同比增長13.3%,增速比上月末低0.4個百分點,比上年末高1.1個百分點。

  從全年數據看,2015年,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適度,企業融資成本下降。更重要的是,金融領域正在從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等方面發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信貸增長符合實際需要

  “社會融資規模與貨幣供應量是一個硬幣的兩面,社會融資規模從供給側反映金融運作情況,而貨幣供應量則有效反映了需求側情況。”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表示。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1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136.23萬億元,同比增長12.2%;同期M2為137.4萬億元,同比增長13.7%。盛松成認為,2015年社會融資規模與貨幣供應量兩者增長基本一致。

  數據顯示,2015年貨幣供應量增長較快。盛松成表示,其中一個原因是國家加大了穩增長的政策力度,單位活期存款增加較多。2015年全年,財政存款凈減少914億元,而2014年全年新增5531億元。隨著財政支出增加,單位活期存款相應增加。同時,政策性銀行新增貸款較多,部分形成了企業活期存款。M1的較快增長拉升了M2增速,人民幣信貸創歷史新高疊加直接融資佔比的明顯上升,使得2015年的貨幣供應量增長較快。

  這樣的增速是否合理?“綜合考慮經濟增長和結構調整、物價及就業的情況,貨幣供應量增速是基本符合實際需要的。”盛松成強調,貨幣供應量增長較快,表明市場流動性總體寬裕,國家穩增長政策力度加大,經濟活躍度有所提高。

  總的來説,從貸款增速、貨幣供應量等主要指標看,2015年貨幣政策比較好地實現了既定的調控目標,體現了穩健貨幣政策所應有的內涵,為經濟增長提供了良好的貨幣環境。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2015年各項貸款餘額增速在下半年都維持在14%之上,大多數時間甚至在15%之上。未來一段時間,信貸仍將在助力經濟增長企穩的過程中發揮重要支撐作用。

  企業融資成本下降明顯

  在貸款增量創新高的同時,與實體經濟更息息相關的是企業融資成本。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2月份,企業融資成本為5.38%,比6月份下降84個基點,比2014年同期下降169個基點。其中,小微企業成本下降更為明顯,小型企業融資成本為7.47%,同比下降222個基點;微型企業融資成本為8.19%,同比下降236個基點。

  融資成本降低首先得益於人民幣信貸增長較多。數據顯示,2015年,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新增11.72萬億元,同比多增1.81萬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1.3萬億元,為歷史最高水準。

  新增的超過11萬億元貸款主要用在了“補短板”上。數據顯示,中西部貸款、保障性住房開發貸款、個人購房貸款、小微企業貸款和農戶貸款增長較快。2015年末,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7.4萬億元,同比增長13.9%,高於全部企業貸款增速2.8個百分點;全年小微企業貸款新增2.1萬億元,佔企業新增貸款的38.1%。

  盛松成強調,企業融資成本明顯下行主要是因為融資結構改善和市場利率回落。一方面,直接融資在社會融資規模中的比重不斷加大,社會融資結構不斷優化,融資成本不斷下降;另一方面,央行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有效降低了貨幣市場資金價格,也推動企業融資成本持續回落。

  五方面助力供給側改革

  “社會融資規模是從金融角度反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指標。”盛松成表示,金融領域正在從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5個方面助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去産能方面,社會融資規模中産能過剩行業貸款增長持續低迷。截至2015年末,産能過剩行業的中長期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5%,增速較上年同期下降2.4個百分點。

  去庫存方面,房地産開發貸款和按揭貸款一降一升。截至2015年末,房地産開發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6.7%,增速自2015年6月份以來累計下降6.9個百分點;購房貸款餘額同比增長23.2%,增速自2015年5月份已累計上升5.7個百分點。

  去杠桿方面,2015年前三季度,剔除股票融資後,社會融資規模增量與GDP的比例為23.4%,比國際金融危機後的最高水準(2009年)39.3%回落15.9個百分點。

  降成本方面,社會融資規模中高成本融資佔比減少,直接融資佔比上升。2015年,債券和股票等直接融資佔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的比重為24%,較上年提高6個百分點。

  此外,在新産業新業態以及小微、農業等“短板”領域,融資增長較快。截至2015年末,農戶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4.8%。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