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存貸款利差收窄 商業銀行如何突圍

  • 發佈時間:2015-11-09 00:31:59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

  2015年10月23日,央行在降息降準的同時宣佈放開存款利率浮動上限,這標誌著我國近20年的利率市場化進程已走完最後一步。隨著存款利率管制的放開,商業銀行的存貸款利率走勢將會出現新的變化,從而對商業銀行的業務經營産生重要影響。有鋻於此,本文將對利率市場化後我國存貸款利率的走勢進行研判,分析利率市場化對我國商業銀行的衝擊,並在此基礎上提出商業銀行的對策建議。

  一、利率市場化後存貸款利率走勢展望

  (一)放開管制後存款利率將出現上升

  從理論上説,利率市場化改革完成之前,存款利率大多處於管制狀態,低於市場均衡水準。一旦管制取消,銀行擁有了自主定價權,往往會向客戶提供更具競爭性的存款利率以吸存攬儲,從而推升銀行業的資金成本。美國、南韓在利率市場化之後,存款利率均出現了連續兩到三年的上升。從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隨著管制放開,存款利率也應聲而漲。

  1、存款利率上浮呈現“三個區間”

  央行對存款利率上限採取了逐步放開的措施,由1.1倍、1.2倍、1.3倍、1.5倍,最後再按照一年以上期和一年及以下期分兩步最終放開。此次央行放開的是一年以下期的存款利率上限,在擁有了自主定價權之後,部分銀行迅速調整存款利率水準,浮動區間出現明顯分化。

  在降息的次日,多數銀行將各檔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調整之後,各家行的存款利率浮動狀況出現了明顯分化。以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為例,國有五大行及招行的利率為1.75%,比基準利率上浮了約20%;多數股份制銀行存款利率為2%,上浮約33%;哈爾濱銀行、重慶農商行等農商行和城商行的利率上浮幅度更大,最高甚至超過80%。一年以下期的定期存款同樣呈現出三種不同的上浮區間。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銀行活期存款的利率在管制放開之後並沒有出現明顯上浮,五大行以及多數股份制銀行甚至將活期存款的利率下浮至0.3%,低於基準利率的0.35%,其餘絕大多數銀行均與基準利率持平,只有極少數農商行和城商行逆勢而上,借機上浮活期存款利率。而此前已經完全放開的一年以上期定期存款利率,此次上浮幅度並沒有明顯擴大。

  2、推動存款利率上浮的兩大原因

  此次一年及以下期定期存款利率之所以上浮明顯,主要基於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利率管制下存款利率低於均衡水準。目前貨幣市場利率已經實現市場化,相同期限的同業拆借利率Shibor大致可視為均衡水準。近幾年來,我國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水準要低於同一年期Shibor大約200個基點。因此,一旦放開管制,利率必然開始上升,向市場均衡水準靠攏。

  另一方面,存款增速的趨勢性放緩加劇了市場競爭格局。以2009年年中為界,我國存款餘額增速開始趨勢性下降,2014年底已經降至9.1%這一改革開放以來最低水準。存款增速下滑,主要受人口結構老齡化帶來的儲蓄率下降,以及理財産品和網際網路金融的分流影響。存款增速的下降,必然導致資金供給的減少,各家行尤其是一些中小銀行必然會加大吸存攬儲的力度,推動存款利率明顯上浮。

  3、存款利率走勢展望

  可以看到,在利率管制解除之後,存款利率已經出現了幅度不一的上升,但總體來看,上升空間相對有限。首先,我國存款利率的放開是在降息降準週期中進行的,此時市場流動性較為寬裕,存款定價不易因取消管制而出現顯著上升;其次,央行依然會向市場公佈基準利率,並通過各種手段調節利率(如對五大國有行的窗口指導),引導商業銀行理性定價;最後,在取消存貸比等的指標監管之後,商業銀行吸收存款的緊迫性也出現了相應的下降。

  綜合上述三點,大致估算存款利率放開後,存款利率可能有50-100個基點的上浮空間。其中,國有銀行上浮比例最低,股份制銀行居中,城商行和農商行最高。隨著存款利率管制的徹底放開,市場力量會逐漸推動利率將均衡水準靠攏,同時,各行會加速調整業務結構,加大對中間業務收入的拓展力度,降低對於凈利息收入的依賴。中期來看,存款利率將逐漸趨於穩定。

  (二)貸款利率以下行為主

  理論上,利率市場化初期由於放貸競爭加劇,在銀行無法迅速調整貸款結構將貸款投向更具議價能力的領域之前,貸款利率會趨於下行。但這個階段通常很短,因為隨著存款成本的上升,銀行會在經營壓力的推動下抬高貸款利率水準。從我國的情況來看,貸款利率確實出現了下降,但下降幅度較為有限。

  1、兩大因素推動貸款利率下降

  2015年二季度商業銀行人民幣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6.04%,比一季度下降了52個基點,是2009年以來下降幅度最大的一次。推動貸款利率下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中央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的導向。近幾年來,決策層一直致力於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2013年以來,央行已經先後6次下調基準利率,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由6%降至4.35%。商業銀行的貸款基礎利率(LPR)與基準利率的走勢基本一致,總體呈現下降趨勢。雖然貸款利率已經率先實現市場化,但在降息週期和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的政策導向下,商業銀行只能順勢下調貸款利率;二是客戶的議價能力仍然較強。自2014年4月起,我國金融機構基準利率下浮10%以內的貸款佔比以上升為主,特別是在2015年6月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躍升,比5月上升了近5個百分點,這反映出客戶相對於商業銀行的議價能力仍然較強。商業銀行優惠貸款比例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整體貸款利率的下行。

  2、貸款利率下降幅度有限

  雖然目前我國商業銀行貸款利率呈現下降趨勢,但是,受以下兩個因素影響,其下降空間同樣相對有限。

  一是實體經濟的貸款需求仍然比較旺盛。自2013年初開始,人民幣貸款在社會融資規模中的比重出現反彈,已經從2013年1月的42.1%上升至2015年9月的75.56%。其中固然有對影子銀行監管收緊導致融資從表外轉向表內的因素,但同時也反映出目前直接融資尚難以擔當大任,銀行貸款仍然是實體經濟獲得資金的主要方式。這也賦予了商業銀行在談判中的相對主動地位。

  二是存款成本上升的壓力。近年來,以餘額寶和T+0貨幣市場基金為代表的新型網際網路金融快速興起,將銀行低成本的活期存款轉化成高成本的同業存款,導致金融機構資金成本結構性上升。而在存款利率上限放開後,商業銀行的負債成本將會系統性上升,從而會對商業銀行的利差形成擠壓。銀行作為商業運營機構,必然會通過提高新增貸款利率予以轉嫁。

  3、貸款利率走勢展望

  從短期看,由於目前仍處於降息通道,預計銀行貸款利率會繼續小幅下降。當然,不同類型的銀行面臨的情況也不盡相同。大型銀行擁有的優質客戶相對較多,這些客戶的談判能力更強,會參考直接融資成本同銀行進行議價,因而會使其面臨更大的貸款利率下行壓力;而中小銀行的客戶以中小企業或個人居多,銀行在定價談判中處於優勢地位,預計貸款利率水準可能保持相對穩定。

  從中期看,有兩個方面的因素主導貸款利率走勢:一方面,在我國貨幣政策逐漸走出降息週期後,貸款利率的下降趨勢可能出現扭轉;另一方面,存款利率上升帶來負債成本的提高,會繼續對貸款利率産生向上壓力。只有存款利率接近均衡水準之後,貸款利率才會相對企穩,此後經濟週期波動將會成為影響存貸款利率水準的主要因素。

  (三)存貸利差約收窄50-100個基點

  綜合考慮存貸款利率變化趨勢,預計在存款管制徹底放開之後,受存款利率邊際上升和貸款利率邊際下降的影響,銀行存貸利差將會出現收窄。不過,鋻於佔總存款比重約1/4的活期存款以下浮為主,一年及以下定期存款多數銀行的上升幅度並未高於50%,因此粗略估計凈利差約有50-100個基點左右的下降空間,部分城商行和農商行可能會出現更為明顯的收窄。今年三季度,16家上市銀行的平均凈利差為2.76%,比上一季度擴大了42個基點,但北京銀行南京銀行則分別收窄了9個基點和4個基點,已經初步感受到了利率市場化的壓力。

  中期來看,隨著存貸款利率的逐步企穩,存貸利差也將逐漸趨於穩定,此後將主要隨經濟週期變化、宏觀政策調整、金融市場情況而波動。分類型來看,大型銀行貸款利率下行壓力大但存款利率上行壓力小,部分零售貸款佔比高的中小銀行存款利率上行壓力大但貸款利率下行壓力小。相比之下,那些零售貸款佔比不高的中小銀行面臨的利差收窄壓力會相對更大。

  二、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的衝擊

  利率市場化後,商業銀行所面臨的生存環境將會發生顯著變化:一方面,利率市場化初期,存貸款利差會出現收窄,利率波動的頻率和幅度較以往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金融脫媒”現象將會更加明顯,商業銀行的市場空間會被極大壓縮。這一系列變化將對會商業銀行産生重要影響。

  (一)盈利能力面臨嚴峻考驗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仍以存貸業務為主,中間業務佔比僅為24%左右,而國際先進銀行中間業務佔比則達到了50%。從營業收入來看,存款利率的放開將導致存款增速(尤其是活期存款)下降,甚至出現負增長。在存貸利差收窄和存款增長乏力的雙重壓力下,商業銀行的凈利息收入開始下降;從經營成本來看,利率市場化後,存款利率會在高位運作,疊加存款同業化、理財化以及網際網路金融帶來的“儲蓄搬家”效應,會使得商業銀行的獲客和留客成本進一步上升,從而推高銀行的負債成本。因此,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將面臨嚴峻考驗。銀監會的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我國商業銀行的凈利潤同比增速已降至1.54%的極低水準。

  (二)利率風險成為重要的風險源

  利率市場化後,商業銀行面臨的風險將更加複雜,利率風險將成為重要的風險源。利率風險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重新定價風險。由於商業銀行的資産(如定息資産、浮息資産)、負債和表外業務存在期限錯配,利率的頻繁波動會使得利率敏感性資産和負債在定價上出不匹配問題(如利用短期浮息存款作為長期定息貸款的融資來源),從而引起商業銀行收益率的波動;二是收益率曲線風險。利率波動頻率和幅度的提高將使得利率期限結構更加複雜,可能會影響商業銀行的整體收益和經濟價值;三是期權性風險。該風險主要表現為利率的波動使得商業銀行交易對手頻繁調整持有的資産和負債(如提前還款、擠兌),從而對銀行産生不利影響。

  (三)定價能力難以適應市場需求

  在利率管制下,我國商業銀行存貸款利率的定價主要是按照中國人民銀行發佈的基準利率執行,這種定價機制存在許多缺陷:一是利率定價的被動性較強,缺乏量化定價模型和相應系統的支援;二是利率定價沒有綜合考慮風險與收益的平衡;三是利率定價方式具有“一刀切”的特點,商業銀行不注重對市場和客戶的細分。利率市場化後,市場競爭的加劇和定價自主權的提升將直接考驗商業銀行的利率定價能力,能否制定科學合理的利率水準,是商業銀行贏得市場的關鍵因素之一,而定價機制落後的商業銀行將在利率市場化環境中處於被動地位,甚至被淘汰出局。

  三、商業銀行如何實現突圍

  (一)找準市場定位,實施差異化經營

  一直以來,我國商業銀行呈現出高度同質化的特徵,各家銀行主要依靠價格戰、規模戰等“常規武器”來“貼身肉搏”。隨著利率市場化的完成和金融脫媒的加劇,商業銀行必然面臨發展分化。因此,找準市場定位,實施差異化的經營策略,打破同質化局面,是我國商業銀行未來的戰略導向。具體而言,大中型銀行具有規模大、網點多、人才強的特點,應走一條“大而優”的發展路徑,向集團化、國際化和專業化方向靠攏。而小型銀行具有機制靈活,地緣和區域優勢明顯的特點,應向“小而美”發展,在微金融領域著力打造特色化、精細化和品牌化的銀行。

  (二)發展中間業務,減少利差依賴

  從業務總量上看,我國商業銀行的非利息收入佔營業收入的比重與國際先進銀行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從業務品質上看,中間業務收入的提高更多依賴於業務品種的增加和規模的擴張。因此,在利率市場化背景下,我國商業銀行一方面要加大對中間業務的培育和拓展,緩解利差縮小對銀行盈利能力造成的衝擊;另一方面,應深化金融産品創新,推進中間業務由低層次(如支付結算類、代理類和銀行卡類)向高附加值業務(如擔保、承諾類和交易類等)發展。

  (三)增強可持續負債,降低資金成本

  利率市場化首先會造成商業銀行的存款增速放緩,負債成本上升,進而影響商業銀行的經營績效。商業銀行應當增強可持續負債能力,降低資金成本。具體而言:一是負債管理模式應由此前的負債決定資産,轉為資産決定負債,確保資産收益能夠有效覆蓋負債成本;二是負債管理理念應從産品導向向客戶導向發展,商業銀行應在市場細分的基礎上,推出更多體現客戶個性的負債産品;三是探尋低成本負債路徑,大力發展交易銀行,通過賬戶收付、流動性現金管理等方式實現資金沉澱和運營成本的降低;四是加大負債産品創新力度,將特定的附加服務內置到産品中(如結構性存款),實現負債産品由低端到高端轉化。

  (四)加強利率風控,提升定價能力

  利率市場化後,利率的波動頻率和幅度較以往大幅提高,這對商業銀行的利率風險管理和定價能力帶來了巨大衝擊,商業銀行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加以應對。

  一是提高利率風險管理水準。調整風險管理戰略,將利率風險管理提升到與流動性風險管理和信用風險管理同等地位上來;設立利率風險管理機構,將金融産品定價和利率風險管理的職能集中在同一部門,並加強相關職能部門的配合;加強對利率走勢的預測和分析,採用先進的計量方法動態衡量利率風險;提高利率敏感性資産和負債規模的匹配程度,減小利率敏感性缺口。

  二是提升利率定價能力。一方面,商業銀行應該提升精細化定價能力,在確定存貸款利率時,應區分不同行業、不同地區、不同企業的風險狀況,綜合考慮風險補償、費用分攤、客戶讓利幅度、綜合收益以及因提前還款、違約和展期而導致價格調整等因素;另一方面,應加強對宏觀經濟的研判,摸清影響利率走勢的相關因素,提高市場敏感度,建立利率預測模型,確保當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時能及時調整利率水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