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45家企業棄發500億債券 違約加劇風險擔憂

  • 發佈時間:2015-11-25 07:14:48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楊佼  責任編輯:王斌

  [與今年股災期間企業主動取消發行計劃不同,此次已經取消發行的企業,幾乎都是因市場出現波動,而被迫取消發行計劃]

  接二連三的債券違約事件,給仍在牛途的債市敲響一記記警鐘。

  中國貨幣網顯示,自11月5日至11月23日,在不到20天的時間裏,有多達45家企業取消債券發行計劃,涉及金額高達500億元。相比之下,2014年4月至今年7月的一年多時間裏,取消發行的債券規模僅370億元左右。

  此次取消債券發行的45家企業,大多集中在鋼鐵、煤炭、水泥、建築、基礎設施、交通等行業。

  “取消發行的企業,大多屬於産能過剩的領域,有些企業本身資質也較差。”業內人士認為,隨著違約事件集中爆發,市場的風險擔憂在加劇,投資者要求更高的風險補償,進而對這些高風險行業的債券融資産生影響,預計未來信用利差將會分化,可能存在風險的企業發債成本將進一步上升。

  近期,違約事件的集中爆發或是導致債券大量棄發的因素之一。11月5日,山東山水公告稱,境內債務償付存在不確定性。其境記憶體續債券共6隻,累計餘額達71億元,其中20億超短融已確定違約,其他債務亦面臨違約風險。而更早些時候,中鋼、英利等企業債券,也出現了不等程度的違約。

  500億債券棄發

  11月23日,廈門建發集團發佈公告,由於近期市場波動,經與簿記管理人協商決定,該公司2015年度第三期中期票據將擇時重新發行,而原定發行計劃取消。公告顯示,廈門建發集團上述中期票據原擬於11月23日發行,發行規模共計30億元。

  實際上,廈門建發集團不過是最新的例子,此類情形並非個別現象。11月份以來,大量企業取消、延遲其發債計劃。中國貨幣網顯示,從11月5日至11月24日,共有45家企業取消或延遲了發債融資計劃,涉及債券數量共計達48隻,而涉及發行規模高達500億元。

  上述取消或延期發行的債券已覆蓋了中期票據、短融、超短融三大品種,而其中又以中票最多,數量共計19隻。短融、超短融兩類分別為14隻、15隻。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市場也曾出現過短期內大量企業取消發債融資的情形,但之前的規模則無法與此次相比。有統計顯示,上海超日太陽能于2014年3月債券違約後的一年半年時間裏,先後有近40家企業取消債券發行計劃。但需注意的是,上次類似情況主要是集中在今年6月,時值股災高峰,不少企業是主動取消發行計劃。

  而近20天來取消債券發行的規模,創下了近年來的新高。公開數據顯示,今年10月份,信用債發行量為3150億元,9月份則為3842億元。這意味著,500億元的取消發行規模,相當於上兩個月發行規模的16%、13%。而11月5日至20日的預計發行規模約為2500億元,取消發行的佔比已達20%左右。

  上述企業中有部分已經啟動發行,但卻因為申購不足,最終不得不取消發行。如江蘇愛康科技、金陵建工等,均因申購區間內有效申購不足,經與簿記管理人協商後決定取消發行。

  與今年股災期間企業主動取消發行計劃不同,此次已經取消發行的企業,幾乎都是因市場出現波動,而被迫取消發行計劃。

  “最近債券非常難賣,尤其是高風險的信用債,無論是機構還是個人投資者,風險偏好都出現了明顯變化。”某機構固收部門人士對稱,投資者近期對於債券投資總體趨向謹慎,而在一些評級較低,或資質較差的個券上面,這種情緒變化反映更為明顯。

  “債券投資方面的策略,我們最近明顯謹慎了一些,前幾個月還加杠桿,現在有些評級還算好的個券都不買了。”某商業銀行同業部門人士亦稱,據其所知,不少機構都對信用債投資策略進行了微調。作為債市資金主力之一,銀行投資策略的變化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市場。

  原因何在

  最近幾個月,債市已走出一波轟轟烈烈的牛市,打新資金、銀行理財資金涌入債市,為企業發債融資提供了便利。但為何短短一個多月後卻發生大量企業棄發的現象?

  “並不是所有企業都遇到了這種情況,取消發行的企業大多屬於産能過剩的領域,有些企業本身資質也較差,屬於市場波動過程中的正常現象。”招商銀行同業金融總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對分析,由於市場波動,投資者的風險偏好發生變化,加劇了市場對産能過剩行業風險的擔憂。

  中國貨幣網顯示,上述取消發行的45家企業中,絕大多數屬於傳統行業,主要集中于鋼鐵、煤炭、水泥等相關行業,另有一部分是與水泥、鋼鐵密切相關的建築、基礎設施、交通行業,而這些行業中多數屬於産能嚴重過剩行業。其中不乏沙鋼集團、大連萬達、陽煤集團等大型企業。

  民生證券研究院固收負責人李奇霖認為,從行業分佈上來看,上述取消發行的企業,基本上都屬於傳統行業,在經濟下行壓力之下,機構近期對信用風險的擔憂上升,必然會對經營不景氣的傳統行業、企業發債産生不利影響。

  與此同時,近期發生的多起債券違約事件,也加劇了市場對信用債風險的擔憂。2015年以來,先後有*ST雲網*ST中富、天威、英利、中鋼、山東山水等多家企業債券違約事件。

  從2014年以來,企業取消債券融資計劃的發生,幾乎都與違約事件爆發同步。2014年3月,超日太陽能違約後,隨即有大量企業取消發債計劃。而這次45家企業退出債券融資,也是在山水水泥違約之後,時間集中在11月5日以後。山東山水發佈違約預警後,同屬水泥行業的冀東發展,隨即取消30億元債券發行計劃。

  投資者風險擔憂上升,推動了發債成本的上升,這也成為企業放棄發行的一大因素。多家企業均在公告中表示,取消發行是因為市場波動,為了有效降低融資成本。

  “今年違約事件較多,信用債風險上升,大家的注意力都注意到山東山水違約上去了,投資者希望獲得更高的風險補償,這也是雙方博弈的過程。”劉東亮認為,此前發債成本很低,因此導致利率稍有提升,企業就不願意發債。

  從10月份開始,信用債利率已出現上升勢頭。山東山水違約後,信用債利率繼續上升。其中,10月份公司債的平均票面利率上升至6.87%,較上月上漲了15%。而國金證券數據顯示,山東山水違約後,中低等級信用債被拋售,信用債整體估值水準上升了20個基點。

  定價或將分化

  “在違約事件多發的情況下,利率債可能是更好的選擇,儘管缺乏資産,但對信用債還是提高警惕。”上述商業銀行人士表示,受資金使用效率影響,即便可以加杠桿,信用債的收益仍然不高。在此情況下,信用債有可能出現去杠桿的情況。

  據廣發證券此前測算,以3年AAA企業債為標的,即使實現2倍杠桿,組合收益率也只有5%左右。即便投資者能夠融得資金,合意資産亦將表現出更強的稀缺性,進一步壓低杠桿策略預期收益率。

  “在宏觀經濟下行的情況下,國內市場的信用利差還在收窄,這是不符合市場規律的。”劉東亮認為,在市場不穩的情況下,未來可能會出現明顯的信用利差分化,一般企業發行的債券和無風險收益債券的利差,將會進一步拉寬。對於資信較低的債券,投資人會要求較高的風險補償。

  劉東亮還認為,信用利差並不會全部拉寬,評級較高或企業經營較好的債券,未來信用利差還可能進一步收窄,而利差可能拉寬的,將主要集中在鋼鐵、水泥、煤炭等行業內。“但也不能一概而論,具體還是要看個券的評級、風險狀況等因素。”

  李奇霖也認為,未來信用債定價可能會出現較大分化,傳統強週期的行業,信用利差可能會趨於上升。在此情況下,安全類資産利率債可能會有相對超額的收益,收益率還存在下行空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