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專家:預計1月份CPI上漲1.0% 今年通縮不容小視

  • 發佈時間:2015-02-07 09:02:20  來源:新華網  作者:左永剛  責任編輯:馬藝文

  專家稱,目前我國宏觀經濟的顯著特徵是總需求疲弱,受此影響,物價總水準的上漲也將被抑制

  下週二,國家統計局將公佈2015年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月度報告和工業生産者價格指數(PPI)月度報告。

  對於今年1月份的CPI指數情況,業內專家預測,受春節錯位原因、有效需求不振等因素的影響,1月份CPI漲幅或將為1.0%、而PPI漲幅將繼續為負,或將為-3.6%至-4%。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諮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目前我國的經濟發展看,總需求依然處於疲弱的態勢,而此前PMI指數的進一步回落也充分體現出了這點,預計1月份CPI漲幅將會進一步拉低,或將為1.0%左右,而PPI或將落入-3.6%至-3.8%的區間之內。“今年通縮風險不容小視。”王軍強調。

  “預計1月份CPI漲幅或將為1.0%,而PPI將會為-3.6%。”中國建設銀行高級經濟師羅惠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預測認為,從1月份的總體情況看,構成物價同比增長率的新增長因素及翹尾因素均相對較低,再考慮到季節因素影響,物價水準將保持顯著回落的弱態。

  第一創業證券則預測認為,1月CPI同比上漲1.0%。其中,食品價格同比上漲2.0個百分點,對CPI貢獻0.6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同比上漲0.6個百分點,對CPI貢獻0.4個百分點。從月環比看,1月CPI環比為0.5%。另外,2015年1月份PPI指數或將為-3.8%。

  中金公司則預測認為,2015年1月份CPI漲幅將降至0.7%。中金公司表示,這主要是春節錯位原因造成的,其次是總需求弱的因素所影響的。與此同時,中金公司還預計,1月份PPI或將降至-4%。從1月份PMI購進價格和出廠價格繼續大幅下滑看,油品、黑色、有色、橡膠等工業品價格環比持續走低,預計1月PPI環比跌幅擴大,同比顯著降至-4%。

  多家機構預測

  1月新增信貸規模超1.3萬億元

  中國人民銀行近期或公佈1月份金融數據,交銀中心、中金公司等預測1月新增信貸規模值較高,達到1.5萬億元,最低值為上海證券預測值為1.08萬億元,綜合機構預測平均值為1.3萬億元左右。

  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堯秋根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1月份信貸數據可能在1.3萬億元左右。多家機構的預測值偏高是年初一般規律,加上去年信貸指標沒有用完,實體經濟年初資金需求過大,監管的放鬆都是導致數據偏高的原因。

  國金證券某分析師表示,前期項目融資需求逐步釋放、住房信貸需求回暖,新增貸款可能達1.5萬億元,同比多增約1800億元,餘額同比增速約13.6%,與2014年年末持平。

  交銀中心高級金融分析師鄂永健表示,由於規模擴張壓力、息差壓力、降息預期以及2月份春節假期因素,商業銀行傾向於在1月份配置較多信貸資源。短期流動性支援和定向資金支援也有利於商業銀行增加信貸投放。

  數據顯示,2014年1月份銀行新增貸款規模為1.32萬億元,國泰君安最新研報指出,1月份信貸較去年同期有望提升,主要考慮銀行放貸節奏、季節影響以及貸存比放寬等利好因素推動。

  堯秋根表示,1月份信貸數據的增長在合理的範圍內。同時,央行努力引導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增加對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信貸支援,央行降息也將導致信貸規模擴大。

  南京證券某分析師告訴記者,年初是傳統信貸投放旺季,貨幣政策暫無進行刺激的必要。 (見習記者 蘇詩鈺)

  打造縱橫交錯經緯交織的“金融監管網”

  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

  打造縱橫交錯經緯交織的“金融監管網”

  “在實體經濟和金融業務多元化背景下,以及金融創新的驅動下,金融綜合經營探索不斷擴大,銀行、證券、保險機構之間的橫向業務合作、股權交叉投資和業務交叉經營越來越多,金融機構的業務範圍和風險暴露已經跨越了原有的傳統範圍和領域。”近日,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在《中國金融》 2015年第三期發表的署名文章指出。

  王兆星認為,未來的監管體制改革與建設至少應考慮六個方面因素:一是要按照機構監管與功能監管並重的原則,打造縱橫交錯、經緯交織的“金融監管網”;二是在“緯度”建設上,要堅持重點防範監管真空與監管套利,探索加強功能監管的有效途徑;三是在“經度”建設上,要按照審慎監管的理念,進一步完善機構監管體系;四是在“經緯結合”上,要按照法制化、機制化、常態化的原則,加強機構監管與功能監管的協調與資訊共用;五是要儘早明確金融綜合經營的隔火墻機制和相關的結構性改革思路,明晰“金融監管網”的制度基礎;六是在全面分析各種監管模式利弊的基礎上,從中國國情出發,審慎確定與我國綜合經營特點相適應的“金融監管網”的組織架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