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9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國資委副主任談本輪混改難點:配套改革非常遲緩

  • 發佈時間:2014-10-28 15:53:28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作者:姚冬琴  責任編輯:姚慧婷

fm

【封面故事】“混改”新傳

  “混合所有制”作為一種股權安排,在中國並不是一個新概念;混合所有制的實踐探索,在國企包括央企中,也已經進行了20多年。

  但是,十八屆三中全會給混合所有制賦予了全新的內涵,把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三中全會明確把混合所有制確定為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強調,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是新形勢下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的一個有效途徑和必然選擇。

  中央的改革意圖引起全社會的熱烈響應。新一輪混改的大幕正式拉開。

  新一輪混改改什麼?

  國資委表示,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重頭戲”。先行實踐混改的企業家認為,混改能夠真正形成“國民共進”的融合體系,給企業帶來活力與競爭力。市場觀察人士稱,“混改”是從國家層面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

  “混改”的車輪隆隆向前。

  今年7月,國資委在中國建材集團、國藥集團兩家央企啟動了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試點。

  地方國企混改方案也開始密集出爐。十八屆三中全會後,截至今年8月,已有16省份公佈了國資改革方案,其中都重點提到了“混改”內容。

  當然,在如火如荼的新一輪混改實踐中,還有一些疑慮的聲音:“混改”會不會造成國有資産流失?民營企業的話語權如何保障?執行者會不會因為政策變動而被“秋後算賬”?

  這也提示我們,新一輪“混改”不僅要做好頂層設計,亦須在執行的各個方面完善、細化制度安排,在公開透明的環境中完成更深層次的改革目標,更好地通過混改完善中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為什麼要進行新一輪混改?

  過去的混改——官員:數量不少、品質不高;

  國企高管:只解決了“拿錢”的問題,是“半市場化”;

  專家:做得不太成功,甚至有很多失敗。

  混合所有制並不是個新概念,在央企和地方國企中早已有不少探索。但在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石軍看來,之前的混合所有制狀況可以用八個字來評價:“數量不少、品質不高”。

  今年兩會期間,石軍披露了一組數據:中國已經有90%的國有企業進行了公司股份制改造;中央企業70%的凈資産已經屬於上市公司;中央企業以及子公司引入非公資本的企業戶數已經佔到總戶數的52%以上;到2013年10月份,全國混合所有制上市公司已經佔全部境內上市公司的80%以上,資産達到90%以上。

  石軍説:“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混合所有制企業的數量已經很多了。但是這其中不少企業沒有形成規範的混合所有制,也沒有充分發揮混合所有制企業潛在的、應該發揮的那些優勢和作用。”

  混合所有制企業應有的優勢在於,在股權多元化的基礎上,真正實現利益的博弈和權力的制衡;吸納國有企業資金雄厚、技術先進,民營企業機制靈活、市場反應敏銳的優勢,從而獲得效率與效益的提升。

  “混合所有制已發展多年,為什麼現在又重新強調,是因為過去做得不太成功,甚至有很多失敗。”長期關注國有企業改革的北京師範大學公司治理與企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高明華,在接受《中國經濟週刊》專訪時表示,我們過去把混合所有制單純地理解成是股權結構的調整,而沒有和公司治理健全結合起來。公司治理結構真正完善,是此輪“混改”中比股權結構調整更為重要的目標。

  上市,是國企實現混合所有制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不少上市國企仍沒有真正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實現完善的公司治理。

  今年7月,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建材集團”)被國資委列入了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試點。

  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在接受《中國經濟週刊》專訪時表示,“國企上市,但是大部分是國有股一股獨大;搞薪酬制度改革,但是把國有企業的管理架構同市場化的方式糅合在一起,有些國企老總不在上市公司領薪酬,而是要通過上級單位的考核來確認薪酬;管理層由董事會任命,但要經過上級單位的考核,甚至由上級單位提名、董事會走程式……一半是行政化,一半是市場化。”過去一段時間的“混改”,國有企業進入市場搞股份制,搞上市公司,“只解決了‘拿錢’的問題,沒有把市場機制真正引入到企業裏來,只能認為是‘半市場化’”。宋志平説。

二十多年來混合所有制實踐的成果

p22

  宋志平坦言,國有企業傳統模式很舒服,而改革必然有陣痛。但是不改革,國企就會很艱難——這一輪“混改”有一個“不得不改”的原因。

  宋志平認為,過去10年央企發展令人滿意,主要得益於三個條件:一是中國經濟快速成長;二是中國概念,全球熱錢都買中國股票,這些錢支援了國企過去一輪改革和發展;三是過去十幾年裏,中國民企還沒有徹底成長起來,國企有一定的規模效益。

  “現在,這三個條件都變化了:經濟進入新常態,再走過去擴張型道路不行了;熱錢不再往中國涌,過去那種融資環境也沒有了;民營企業也不再是站在門口提著包的個體戶了,他們代表了市場的力量。”宋志平説,“如果國企不抓住這一輪改革的機會,後邊的日子就沒有過去十年那麼好過了。國有企業是我們黨執政的重要基礎,如果國企做得不好,失敗了,不但沒有成為執政基礎,還會給國家帶來了很大麻煩。這就是我們要改革的原因。”

  “分類實施”是混改的重要方向

  國資委官員:絕對不能搞“一刀切”,要實行“一企一策”;

  國企高管:應著力在競爭性領域推行;

  專家:反對在稀缺資源類國企推動“混改”。

  對於“混改”這樣一個宏大的命題,“分類實施”成為推動實質性操作的一個重要方向。

  去年底,國資委提出,推進國企股權多元化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主要採取四種形式:其一,涉及國家安全的少數國有企業和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可以採用國有獨資形式;其二,涉及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的國有企業,可保持國有絕對控股;其三,涉及支柱産業和高新技術産業等行業的重要國有企業,可保持國有相對控股;其四,國有資本不需要控制並可以由社會資本控股的國有企業,可採取國有參股形式或者全部退出。

  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在接受《中國經濟週刊》採訪時曾表示,在“混改”具體實踐中,要分類進行研究,分類提出改革措施,絕對不能搞“一刀切”,要實行“一企一策”。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了國有企業三大分類:公益性、自然壟斷性和競爭性。在“混改”具體操作中,是否需要進一步細分,以及具體公司劃入哪個領域,目前尚無定論。有消息稱,國資委正在制定《深化國企改革指導意見》、《國有經濟佈局結構調整方案》兩份重要文件,具體分類有望在文件公佈後確定。

  目前,各界人士對於國有企業分類有諸多研究和建議。綠地集團董事長張玉良在接受《中國經濟週刊》專訪時提出,在國有資産各領域全面推行混合所有制,既無必要,也不可行。當前,應該在對國企進行合理分類的基礎上,著力在競爭性領域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應該充分發揮産權交易平臺的作用,使競爭性領域的國有資産真正做到“進退有序,合理流動”。一方面,使競爭性領域的國企逐步形成國有資本、集體資本和非公有資本多元混合、交叉持股的格局;另一方面,也使國有資産本身的佈局和結構更加優化。

  作為長期研究國企分類改革的學者,高明華認為,當前尤其需要反對的是在稀缺資源類國企推動“混改”,“過度開發、生態破壞的情況現在已經很嚴重了,如果説再搞混合所有制,以盈利為目標,毫無疑問就是鼓勵過度開發、盲目開發,這對稀缺資源會造成致命的損害。”

  容易改的先改

  “不能讓姚明和小孩打籃球”,

  大型國企通過子公司和民企合作才是“門當戶對”。

  作為國資委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試點單位,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該集團的“混改”試點主要是在二級公司展開,不是母公司。

  事實上,國企母公司直接與民資合作,推進混合所有制,這樣的案例仍屬鳳毛麟角,更多的是在“子公司”、“孫公司”層面的合作。在國資委監管的113家中央企業中,母公司層面的混合所有制更是仍未破題。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中國民(私)營經濟研究會會長莊聰生在一次公開講話中談到,我國中小型國有企業早在上世紀末、本世紀初均已基本完成改制,需要推動“混改”的主要集中在大企業,但現實情況是,國有企業特別是央企母公司多數規模龐大,讓他們與民營混合好比“讓姚明和一個十多歲的小孩打籃球”。因此他建議,大型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要通過拆分業務,分層次、類型,通過子公司或者是分公司與民營企業合作,才能門當戶對,實現真正的融合 。

  針對央企母公司“混改”進展緩慢,經濟學家厲以寧今年3月在接受《中國經濟週刊》採訪時表示,“混改”是一個經驗摸索的過程,可以考慮先易後難,可以從兩個試點區推進,一個是新興産業部門,另一個是産能過剩行業。

  黃淑和也表示,對於“混改”,國資委“總的原則就是,有一些明確要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先往前推。容易幹的先幹。”

  “先易後難”是推進“混改”一個現實的考慮。事實上,無論是在子公司、分公司推進“混改”,還是拆分出某項業務來“混改”,都已在央企中有良好的實踐案例。今年備受關注的中石化“混改”就屬於前者。

  今年2月19日,中石化(600028.SH)發佈公告,披露全資子公司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下稱“中石化銷售公司”)增資引進社會及民營資本的具體方案。最終,中石化銷售公司以29.99%的股權引入了1070.94億元投資。

  國資委企業改革局原副局長賈小梁在對《中國經濟週刊》談及此事時説:“傅成玉在中海油的改革採取了分拆上市的方式,最終實現了整體上市。到了中石化以後,他發現中石化有很多資産可以相對獨立,有的還可以拿到市場上參與競爭,走專業化的道路。我們很多大企業這些年由於走市場的道路,下面很多板塊在行業當中都屬於一流,拿出來‘混改’,可以説是市場非常認同。同時,從專業化,從效率的角度,都能釋放更多新的利潤增長點。”

  除了中石化,今年以來這樣的案例還有不少。例如,6月6日,中糧集團旗下中糧肉食投資有限公司與KKR、霸菱亞洲、厚樸基金和博裕資本聯合組成的財團宣佈結成戰略合作夥伴。

  6月9日,中國電信旗下炫彩互動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引入順網科技和中國文化産業投資基金作為戰略投資者。中國電信董事長王曉初透露,在採用混合所有制的公司中,將不會根據股權來分配經營權,而是將經營權交給更具專業能力和業務運營能力的合作方。

  與中石化不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下稱“中石油集團”)“混改”的首次亮相,採取的則是拿出單個項目的形式。

  2012年5月30日,中石油集團與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城市基礎設施産業投資基金和寶鋼集團有限公司等簽署西氣東輸三線工程項目投資人合作框架協議,開創了全民資本投資于大型央企國家重點項目的新模式。根據協議,在新公司註冊資本金625億元中,中石油投入325億元,佔比52%;其他3家分別投入100億元,各佔比16%。其中,城市基礎設施投資産業基金作為民營資本的代表參與其中。

  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黃孟復當時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説, 通過基金來聚集分散的民間資本,通過團隊專業管理去實現穩健收益,這將是民間投資未來的一個重要方向。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