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7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浙保險業因壟斷被罰1.1億 發改委回應三大質疑

  • 發佈時間:2014-09-03 15:36:06  來源:金陵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曹慧敏

  中國國家發改委2日披露了對浙江保險行業1.1億元的反壟斷“罰單”。

  根據群眾舉報,國家發改委對浙江省保險行業涉嫌達成、實施價格壟斷協議的問題進行了調查。查明浙江省保險行業協會組織23家省級財産保險公司多次開會協商,約定新車折扣系數,並根據市場份額商定統一的商業車險代理手續費。

  浙江省保險行業協會是本案價格壟斷行為的主要策劃者、組織者,財産保險公司違法責任較輕。因此,國家發改委依法對負主要責任的浙江省保險行業協會處以50萬元的最高額罰款,對負次要責任的涉案財産保險公司處以上一年度商業車險銷售額1%的罰款,共計11019.88萬元。

  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副局長李青指出,發改委此番反壟斷執法主要針對車險中的新車保險。之所以先查浙江保險行業,是源於媒體的報道和一些舉報。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發改委對上述案件的處罰決定書早在2013年底就已經送達涉案企業,官方此番披露完整案情,有著其獨特的考量。

  首先是回應選擇性執法質疑。近來,隨著高通、微軟、奧迪、賓士等多家國際知名企業連續遭到反壟斷調查。一些外媒發出了中國反壟斷執法機構扶持本國企業、針對外國企業展開選擇性反壟斷的質疑聲。

  對此,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專家、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時建中表示,只要簡要回顧《反壟斷法》實施六年來的情況,就可以發現,遭到反壟斷調查的企業既有本國企業也有外國企業。

  發改委反壟斷局此番披露的案件也印證了時建中的説法。

  “上述處罰決定發生在近來和外企相關的一系列反壟斷調查之前”,李青指出,這足以説明競爭中立是中國執法機構一直以來都遵循的原則,而不是聽到質疑聲後才展開的面子工程。

  官方此番披露“新罰單”的另一個看點是首次全文公佈了行政處罰責任書,此舉直指外界對中國反壟斷執法透明度的質疑。

  “以前沒有全文披露行政處罰責任書,不是我們不想,而是企業有顧慮”,李青告訴記者,由於擔心商業秘密洩露和聲譽受到損害,收到反壟斷“罰單”的企業普遍希望官方不要過多披露資訊,“對我們來説,依法辦案就沒有什麼不能公佈的”。

  她強調,這次公佈相關處罰決定書全文,是公開執法資訊、接受社會監督的一次嘗試,“今後我們會進一步加大公開力度,接受社會監督”。

  除了回應選擇性執法和透明度不高的指責,發改委反壟斷局披露的這一案件的另一個重要信號就是行業協會的壟斷問題。

  相比于被按照“1%”的下限來“量刑”的保險企業,浙江省保險行業協會則被處以50萬元的最高額罰款。

  李青透露,在本案中,浙江省保險行業協會不僅組織企業開會固定價格,還會專門批評不執行價格的企業,因此被認定為“性質特別嚴重”。她強調,目前一些行業協會還是按照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方式來工作,這容易使其成為價格壟斷的組織者和策劃者。新浪、證券時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