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拉手前進打造新增長極 投資大幕即將開啟
- 發佈時間:2015-05-02 07:19:04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張少雷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近日審議通過了《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會議明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個重大國家戰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專家指出,京津冀協同發展從此有了細化清單和明確路徑,這必將為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打造新的增長極。
1 協同發展有了細化清單
京津冀是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城市群。據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等發佈的2014年《京津冀藍皮書》指出,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以2.8%的國土面積集聚了18%的人口,創造了36%的國內生産總值,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和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的主要平臺。
“目前,人口、城市功能過度集聚、行政分割、公共資源分配不均等問題是影響和制約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原因。”藍皮書指出。
京津冀協同發展頂層設計始於去年2月,1年多後,3地戰略發展路線圖明確,區域內政策互動、資源共用、市場開放有了全新的規劃。對於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核心,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調整經濟結構和空間結構,走出一條內涵集約發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種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的模式,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形成新增長極。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陳秀山認為,規劃與以往不同的內容主要包括:一是突出強化北京的首都功能,疏散經濟中心功能,注重均衡發展;二是在交通、基礎設施方面,規劃涉及內容相當詳細,包含具體路徑和相關安排,並落實到相關部門;三是更加強調注重環境治理。
據悉,規劃包括總綱、實施細則和具體名錄,既有頂層設計綱要,也有實施方案細則和路線圖。細則包括交通一體化細則、環保一體化細則和産業一體化細則。規劃還確定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近期、中期、遠期目標。
2 投資大幕即將開啟
規劃出臺後,北京有些優質資源要到河北、天津去配置,3地在加減法中聯動加強。可以預見,在京津冀地區,很快將掀起一輪又一輪投資建設高潮。
交通是建設重點。據初步規劃,到2020年,將著力打造京津冀“一環六放射二航五港”的交通一體化體系。屆時,將形成京津冀9000公里的高速公路網和主要城市3小時公路交通圈、9500公里的鐵路網和主要城市1小時城際鐵路交通圈。
房地産業也將被帶動。銀河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孫建波表示,在北京相關産業的遷移過程中,由於周邊地區會承接一些新的商業功能,土地用途發生變化,地價隨之發生變化,土地會增值。
民生證券發佈報告稱,京津冀地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後,後續政策將迅速跟進,有4類機會值得關注:一是去産能帶來的部分産業局部供需逆轉産生的機會;二是機構轉移承接帶來的機會;三是環境污染治理帶來的機會;四是交通設施互聯互通帶來的機會。
據介紹,3地協同發展在未來幾年內,可能帶來鉅資投入。多家機構認為,這將給房地産、建材、環保等帶來確定性投資機會。
3 政策落地還需有力執行
如何落實執行好規劃?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堅持協同發展、重點突破、深化改革、有序推進;要嚴控增量、疏解存量、疏堵結合,調控北京市人口規模;要大力促進創新驅動發展,增強資源能源保障能力,統籌社會事業發展,擴大對內對外開放;要加快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推動要素市場一體化,構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體制機制,加快公共服務一體化改革;要抓緊開展試點示範,打造若干先行先試平臺。
“要在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産業升級轉移等重點領域率先取得突破。”會議強調。
專家認為,協同創新是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關鍵和引擎。首都經貿大學城市經濟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祝爾娟建議,交通領域協同創新,應當從“對接”入手,以建設快速、高效、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聯互通現代化、立體式、綜合交通體系為目標,按照統一規劃,對區域內現有交通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加密交通網路和實現多種交通方式無縫對接,實現“貨暢其流”和“客便其行”。
“制度創新的重點是財稅體制、政績考核、投融資體制、法律制度。”祝爾娟説,根據3地産業轉移承接和利益分享情況,可探討建立首都圈財政和地方稅收的橫向分享制度。
據報道,去年2月至今,3地在交通、教育、醫療等領域頻頻牽手,許多項目已開工建設,一體化工作在積極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