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新聞 > 地方經濟 > 正文

字號:  

山西呂梁GDP增速負增長 資源型城市需加快轉型升級

  • 發佈時間:2015-02-09 08:55: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據經濟之聲報道,“一煤獨大”的山西省呂梁市,在2014年遭遇了經濟的過山車式“反轉”,GDP從接近兩位數的增速到負增長,從省內正數第一到倒數第一,呂梁受困于煤炭價格下跌和需求疲軟,不能自拔。

  2014年煤炭企業哀鴻遍野,呂梁不是個案,資源型城市都在加速産業“變局”。同樣睡在“煤”身上的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通過轉型升級,驅散了煤炭行業不景氣的部分“陰霾”,去年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為9.2%。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資源型城市如何擺脫“資源陷阱”?從“坐著來錢”到艱難轉型,如何破題?

  煤價下跌 呂梁GDP負增長

  呂梁是個煤城,全市有一半面積都含煤,加上煤炭品質好,挖一鏟子就是錢。坐擁豐富的資源讓呂梁快速摘掉貧困的帽子,GDP增速和財政收入在山西名列前茅。當地很多人因煤發家,昔日的“七千萬嫁女”就發生在呂梁。

  但去年煤炭價格大幅下滑,煤炭也成了神話破滅的罪魁禍首。在今年2月山西省人代會期間,有媒體報道,呂梁市長董岩坦言:“煤炭市場進入深冬,2014年呂梁GDP增速下滑到了-2%,財政赤字20.3億元。

  記者昨天打通了呂梁市政府的值班電話,除了“影響很大”,值班人員不願多説。

  記者:現在(煤炭)價格下跌對我們的影響大嗎?

  值班人員:應該是很大!哎。

  從2012年開始,煤炭市場寒意漸濃。到去年,全國煤炭産量同比下降2.5%,是14年來首次減産。

  從“七千萬嫁女”到手頭拮據

  在山西做了多年煤炭經銷商的李先生,今年早早就回東北老家過年了,他苦笑著告訴記者,沒生意做,煤老闆也差錢。

  張先生:過去煤能賣到一千、八百,現在也就300、400一噸。用量特少,煤賣不動,煤礦現在減産,賣價幾乎就是生産成本,不掙錢,甚至要賠錢,山西除了大煤礦,一般小煤礦都停了,停了大概50%吧。

  在呂梁,85%的工業和煤炭相關,工業比重在呂梁總産值中又佔70%,完全是“一煤獨大”的資源型經濟。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周大地認為,以資源作為支柱産業是極不穩定的,如此斷崖式的下跌就是教訓。

  周大地:過去它的投資大量都是和煤炭,以及煤炭下游這些消費行業掛鉤,所以依靠煤炭擴張型的這种經濟,在這個量價雙減的條件下,肯定經濟增長就會受到直接影響。

  不同的“煤城” 相同的遭遇

  在市場需求不旺、産能建設超前、進口規模較大等多重因素影響下,煤炭市場供大於求矛盾突出,資源型城市紛紛意識到“一煤獨大”難以持久。只是,轉型升級一直在提,具體該怎麼落實?

  山西原來有一個口號“以煤為機,多元發展”,但經濟發展對煤炭資源過於依賴,産業結構一旦形成,轉型顯得困難重重。以呂梁來説,2014年投資增速在山西墊底,足以説明,除了資源,呂梁沒有比較好的投資項目。

  呂梁向西北不到400公里,來到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這裡因煤而興也因煤而困。産煤大省內蒙古同樣面臨山西的困難,自治區政協副主席、發改委主任梁鐵城説,資源型城市轉型沒必要和資源劃清界限。

  梁鐵城:能源是我們整個産業的頂梁柱,好的時候皆大輝煌、一旦遇到困難,全局受制。我們就是通過調整,來實現它結構的合理。核心要義就是轉變它的發展方式。

   把脈資源城市 還要“老本兒新吃”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王君説:轉變發展方式第一個要解決的,就是如何提升以煤炭為主的資源利用水準。

  王君:不能挖煤賣煤,不能挖土賣土,把煤和稀土的産業鏈進一步做長,比如我們現在煤可以發電、可以制天然氣、煤還可以做甲醇、烯烴等等。

  內蒙古匯能煤化工有限公司2010年破土動工建設,是轉型發展新項目之一,去年正式投産,預計年産4億立方米的煤液化天然氣。總經理劉鍵強美滋滋的算了一筆帳。

  劉鍵強:我這個原料煤加燃料煤3噸煤是600塊錢,但是現在生産一千方氣後的銷售價格折合氣的話將近3塊錢,這樣的話,一千方氣的産值就達到3000塊錢。由600塊錢的原煤通過深加工後變成液化天然氣産值達到3000快,增值了4到5倍。

  2014年內蒙古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為9.2%,從行業看,傳統産業的相對比重在下降,而高新技術業增加值增長迅速。傳統煤炭工業生産粗放、高污染等頑疾正在逐漸消除。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