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營改增即將全面推開 紅利能否順暢抵達納稅人?

  • 發佈時間:2016-04-25 07:56:0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李麗輝 吳秋余  責任編輯:王斌

  5月1日全面推開營改增近在眼前,相關準備工作做得怎麼樣了?改革能否如期推進、順利落地?4月20日,國家稅務總局兵分多路,奔赴基層稅務部門和辦稅大廳,對各地備戰營改增進行實地調研。

  疏通“堵點”

  二手房繳稅還在“老地方”,確保稅制平穩轉換

  “縣區稅務部門特別是辦稅服務廳直接面對納稅人,是落實營改增的‘最後一釐米’,必須要對接好,確保改革紅利順暢抵達納稅人。” 在河北省望都縣辦稅服務廳,國家稅務總局黨組書記、局長王軍叮囑基層稅務人員,一定要以“兩學一做”為引領凝聚戰鬥力,堅決打贏這場關乎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攻堅戰。

  二手房交易實行營改增後,普通個人首次成為增值稅納稅人。面向自然人徵收增值稅是個新課題,稅制轉換能否實現“無縫銜接”,備受社會關注。

  為方便個人二手房交易繳稅,稅務總局決定委託全國地稅部門代徵這部分增值稅。也就是説,個人買賣二手房繳稅還在“老地方”,原來在哪繳營業稅,5月1日起就在哪繳增值稅。雖然繳稅簡單了,但徵稅流程卻更為複雜:交易資訊先要進入地稅的價格評估系統,核實後再進入國稅的增值稅管理系統。系統轉換需要時間,開發票就會慢一些。“這個‘慢’要引起足夠重視。目前一些城市的房産交易很活躍,不能讓繳稅開票環節成為堵點,影響後面的辦理。” 王軍特別強調。

  受京津冀一體化影響,保定市房地産交易日漸升溫。保定市高開區地稅局徵收分局局長方斌介紹説,為了防止辦稅擁堵,地稅部門已做了充分準備,比如,抓緊熟悉增值稅發票業務,合理調配力量設置AB崗,提前審核交易人資料、有序分流交易業務等。競秀區國稅局辦稅服務廳主任李宏霞説,營改增期間,國稅也將抽調人員協助地稅辦理相關業務,讓開票繳稅更加順暢。

  目前,稅務總局正在加緊相關軟體測試,加強系統的融合對接,並對全國90個二手房交易熱點城市實行重點監控,確保稅制轉換平穩順利。

  來自稅務總局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21日,地稅部門向國稅部門移交納稅人徵管檔案資料的工作已全部完成;國稅部門確認納入營改增試點的納稅人近1000萬戶,已為約90%的納稅人辦理了稅務登記。徵管資訊系統12個軟體106個模組的修改和完善已基本完成,正在做最後的聯調測試。納稅人開具發票所需的專用設備,也已陸續發放安裝。5月上旬需要的4億份增值稅發票,已印製完畢並分送至各地稅務機關。

  分享紅利

  深入分析細緻梳理,確保行業稅負只減不增

  營改增全面推開,建築業、房地産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四大行業納入試點,涉及1000萬戶納稅人。對企業來説,最關心的還是營改增帶來的稅負變化,期待分享到改革紅利。

  “營改增的紅利,我們肯定能享受得到。”保定銀行副行長郭俊段介紹説,今年是保定銀行大投入的一年,僅銀行系統軟硬體升級改造,就需要投資8000多萬元。這些能夠作為進項抵扣,企業稅負呈現大幅下降趨勢。

  河南省蘭考縣三環房地産財務總監許二亮説,房地産行業成本主要有三大塊:建築成本、土地成本和融資成本。建築業和金融業與房地産業一併納入營改增試點,形成完整的抵扣鏈條,且土地成本也可以在銷售額中抵扣。這對降低企業稅負非常關鍵。

  相比之下,建築業由原來3%的營業稅率調整為11%的增值稅率,在四大行業中稅率“跳躍”幅度最大。建築業稅負只減不增,是此次改革的難點。一些企業反映,建築材料佔企業成本的兩到三成,但像沙石料等都是從小企業採購,由於拿不到發票,很難進行進項抵扣。他們擔心稅負會有所上升。

  對於建築業的實際情況,營改增在方案設計、稅率確定時給予了充分考慮。比如,採取過渡性措施,對老合同、老項目區別對待,對勞務用工方式的調整,甲方提供材料的處理等,政策上都給予照顧。這些細化的政策措施,有助於建築行業總體上實現稅負只減不增。

  “實現行業稅負只減不增的關鍵,就是完善抵扣鏈條,充分享受增值稅進項抵扣的制度紅利。”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院長胡怡建表示,發揮制度的最大效益,既要求企業管理的精細化,也要求社會稅收管理的完善。

  生活服務業中,小企業納稅人數量最多;作為小規模納稅人納入營改增試點,稅負普遍下降40%,減負效果最為明顯,行業整體稅負也會有所減輕。然而,近日上海、廣東的一些國際酒店集團卻頻頻傳出漲價消息,酒店在收取房費和15%服務費之外,又增加了一項“預估政府稅款和費用”,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這些五星級酒店在原有價格基礎上,有的加價6%,有的加價6.9%,是借營改增之名變相漲價。”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朱青表示,因為原來酒店的收費中是包含營業稅的,營改增後營業稅已取消,如果酒店在收費中加上增值稅費用,就應減掉原來的營業稅費用。這樣才公平合理。

  “行業稅負是能測算的,但具體到每一家企業,稅負是減是增與其採購週期有關,也跟企業的經營管理有關。這一點不是稅制改革能夠保障的。” 朱青表示,社會對營改增期待很高,但不能對政策效應産生“誤讀”,甚至把經營不善、效益不好的責任都推到營改增身上。

  完善政策

  對企業反映的情況及時跟進,問題早發現早解決

  “以前景區門票就是營業稅發票,現在還有不少沒用完。眼看‘五一’旅遊高峰就要到了,營改增後這些已印好的發票還能不能用?”江蘇無錫市蕩口古鎮旅遊公司犯了難……

  很快,這個問題就得到稅務總局的回應:對於試點納稅人已領取的地稅機關印製的發票及印有本單位名稱的發票,可繼續使用至6月30日。

  “我們是一家大型餐飲企業,很大一部分生鮮食材都是到田間地頭直接採購,可是農民開不出增值稅發票。這些進項怎麼抵扣?”面對調研小組,保定市秀蘭飯店財務總監王志勇説出擔心。

  “你們可以到稅務部門辦一個收購鮮活農産品的手續,這樣從田間地頭直接採購的生鮮食材,就可以按13%開增值稅發票進行抵扣。”稅務總局貨勞司副司長林楓解釋説,生活服務業增值稅稅率是6%,進項抵扣的稅率是13%。企業稅負應該是下降的。

  在國家稅務總局大樓二層報告廳,幾十台電腦整齊排列,工作人員正專注地盯著各地稅務部門報上來的營改增推進情況和相關數據。“進入4月份,這裡就改成了全國稅務系統營改增指揮中樞。基層反映的情況每天都會實時傳遞上來,分析匯總後馬上提交給相關司局研究解決。好多政策都是連夜出臺的。”稅務總局辦公廳副主任程俊峰介紹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