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網際網路時代製造業應秉持工匠精神

  • 發佈時間:2016-01-13 22:31:12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成京文  責任編輯:王斌

  2015年華為“和這個時代談談”的系列宣傳,成為年度最有范兒的形象宣傳。歲末,華為再次傳出手機銷售過1億的喜訊,讓其更有與時代談話的資本。值得探究的是,這樣一家炙手可熱的公司,其老總任正非卻在公司內部郵件中號召公司上下“學習日本工匠精神”。

  無獨有偶,作為日本工匠精神的秉持者和傳承者,有著97年曆史的日本林內在2015年歲末再次發起對“工匠精神”的宣貫。一個是網際網路公司,一個是傳統製造企業,都不約而同地選擇“工匠精神”作為企業精神,這背後的原動力是什麼,這樣的選擇又意味著什麼?

  華為在跟這個時代談什麼

  堅持,是這個時代的奢侈品,還是必需品?淺思考的時代,是製造熱點重要,還是堅持事實重要?全民都在奔跑的時代,我們何處安放心靈?用28年來造好國貨,還是去海外掃貨?這是華為想要跟這個時代談的主要內容,從中我們不難總結出這樣一些關鍵理念:堅持、尊重內心、造好産品。這些理念,恰恰與工匠精神不謀而合。

  任正非在給公司全體員工的郵件中指出:全球壽命超過200年的企業,日本有3146家,為全球最多;德國有837家;荷蘭有222家;法國有196家。為什麼長壽企業扎堆在日本,是一種偶然嗎?它們長壽的秘訣是什麼呢?答案就是:它們都在傳承著一種精神——工匠精神。很多人認為工匠是一種機械重復的工作者,但其實,“工匠”意味深遠,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氣質,與堅定、踏實、精益求精相連。

  由此,華為想要跟這個浮躁的時代坐下來好好聊一聊的,正是中國企業所一直缺乏的工匠精神。那麼,為何日本企業能把這樣的精神體現得淋漓盡致?

  林內如何用工匠精神與時代對話

  所謂工匠精神,第一是熱愛你所做的事勝過愛這些事給你帶來的利益;第二就是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精益管理就是“精”“益”兩個字。在日本人的概念裏,你把它從60%提高到99%,和從99%提高到99.99%是一個概念。他們不跟別人較勁,只跟自己較勁。

  談及日本企業的“工匠精神”,在燃氣具領域林內無疑是無法逾越的里程碑式的企業。成立於1920年、有著97年曆史的專注燃氣具的日本企業,“工匠精神”是滲透在企業骨子裏的東西。進入中國以來,其“苛求品質”的企業靈魂也從未改變。在林內的企業理念中,也明確指出,産品品質就是企業的生命。

  在這裡我們不妨看看林內怎樣用工匠精神與時代對話。自品牌創立伊始,林內一直堅持電子基板、燃燒器、熱交換器、感測器等關鍵電子部件內制的原則,通過高內制率來確保産品的品質。據林內開發工程師介紹,林內在選材方面非常講究,絕不因成本高而犧牲部件的材質。正是由於在産品設計、部件選材和生産工藝等細節方面精益求精,林內産品才能始終保持卓越的品質。林內人視産品品質如生命,林內産品的高品質與低故障率皆因執行嚴苛的技術標準。林內每研發一款新品,都須送到日本總部的技術中心進行長時間的耐久性試驗,其中包括抗風、抗水、抗鹽霧、抗電磁衝擊等多項測試,因此開發週期較大多數同類品牌長2~3倍的時間。在林內技術中心,有亞洲先進的噴淋環境條件模擬實驗室,有全球燃氣行業領先的風速達到25米/秒的風洞實驗室,有能夠模擬多種惡劣環境的耐久性實驗室等一流實驗室。

  這樣的例證還可舉出很多。正是秉持這樣的工匠精神,林內2015年在市場上也交出令人羨慕的答卷:在燃氣熱水器方面,至2015年11月,林內一級市場年度累計零售份額達18.56%,線上同比增長162.6%,位居合資品牌第一。在燃氣灶方面,林內2015年主推的超能火系列燃氣灶榮獲了輕工業設計大獎。在燃氣採暖爐方面,林內連續兩屆被評為中國燃氣壁挂爐十大品牌之一。K88系列冷凝式採暖爐剛一上市,在市場上就有不俗的表現,一舉榮獲了中國家電研究院頒發的年度最佳産品獎及中國家電網頒發的紅頂獎等在業內有分量的獎項。

  華為與林內緣何殊途同歸

  總結華為和林內的工匠精神,我們不難發現,華為和林內,都是懷揣一顆匠心,恪守核心主業,在企業經營中化繁就簡,把産品做到極致。從專注核心主業,做工匠型企業到堅持變革創新,這些品質是網際網路時代很多製造企業所普遍缺乏的。

  網際網路時代,我們更需要真正的“工匠精神”,它拒絕理想主義色彩的渲染,撕掉自我標榜的標簽,撇去粉絲經濟的泡沫,用細節的品質經受住歲月的考驗。對於那些希望能夠基業長青的企業和企業家,能夠回歸本心,倡導和弘揚工匠精神無疑是智慧的抉擇。華為也好,林內也罷,那些堅持“工匠精神”的企業,依靠信念、信仰,促使産品不斷改進、不斷完善,最終經過高標準要求歷練,都能成為一個時代的驕傲。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