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計委:實行家庭醫生簽約利於逐步實現分級診療目標
- 發佈時間:2016-04-28 13:00:53 來源:中國網財經 責任編輯:吳起龍
國務院醫改辦專職副主任、國家衛計委體改司司長梁萬年答記者問
中國網財經4月28日訊 今日,國家衛計委就2015年深化醫改工作進展和2016年深化醫改重點工作任務舉行醫改專題新聞發佈會。國務院醫改辦專職副主任、國家衛計委體改司司長梁萬年表示,基層首診,就是要把健康責任實行連續性的、責任式的管理,實行家庭醫生簽約,進而鼓勵團隊簽約,分級診療會逐步實現它預定的目標。
梁萬年指出,構建分級診療新的就醫秩序,或者説分級診療作為一個制度,是改革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今年衛計委會把推進分級診療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因為這項工作在今年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明確提出要求,要在70%左右的城市開展分級診療試點工作。搞醫改的有一個話説,分級診療真正構建成功之時,就是醫改成功之日。現在一系列的弊端,根源之一是就醫格局不合理。當然導致就醫格局不合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體制問題、機制問題、資源配置結構和佈局的問題,也有供方的問題、需方的理念問題。所以真正構建分級診療制度,它是“牛鼻子”牽一髮而動全身。
其表示,真正構建分級診療,要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真正做到基層首診,核心的是老百姓願意不願意去,基層能不能接得住。雙向轉診,現在從下對上轉方便,關鍵是從上怎麼轉下來,大醫院願意不願意放?放下去對我有什麼好處?要真正做到急慢分治,該住院的住院,不該住院的門診處理,這牽涉到一些制度變化,包括醫保、價格、老百姓就醫理念,並不是所有病一定要住院。上下聯動這裡還有一個機制問題,上面有沒有動力和下面聯。把分級診療作為一個“牛鼻子”來拉動,構建這個目標。今年提出70%左右的市開展分級診療試點,最少今年擴展到200個試點城市,所有的試點省都要開展這項工作,現在所有試點省的所有的市都是我們的試點城市,必須探索這項工作。
梁萬年分析以為,做這項工作有兩點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今年著力的兩個方面。一是醫聯體的建設,把基層強起來,讓老百姓放心去,把大醫院的優質資源真正下沉到基層。大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形成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所以鼓勵各試點城市做這方面的探索,現在全國有很多的探索,衛計委發佈的資料有這方面的經驗介紹。今年會出臺一個規範性文件,關於醫聯體建設,鼓勵各地真正把醫聯體做實,做成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發展共同體,大醫院和基層醫院的關係不是鬆散的、搶佔地盤的。
二是實行家庭醫生簽約。基層首診,就是要把健康責任實行連續性的、責任式的管理。這種服務模式必須建立。現在基層醫療服務也好,大醫院也好,醫患關係是短暫的關係,是以疾病為中心的關係,它是不連續的,不責任制的關係。實際上,真正整合型的醫療衛生體系的國際改革趨勢,就是要變短暫關係為連續性的、責任制的關係,就是簽約。國際上的通行做法是全科醫生簽約,經過規範化培訓的、合格的全科醫生作為醫保的守門人,作為基層老百姓的首診者,和你簽訂約定合同,所有健康問題由你管理,所以要推這套制度。但是,中國的情況是沒有那麼多的全科醫生,我國全科醫生制度概念從90年代初引進,真正建立這個制度是新醫改以來,現在還不夠完善,全科醫生數量很少,真正的“5+3”的合格全科醫生數量是不夠的。這次衛計委會同有關部門專門制定了文件,文件已經經過深化醫改領導小組審議,也經過中央深化領導小組審議通過。《關於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指導意見》,這個文件上就提出家庭醫生簽約,這是改革的創造。只要這個醫生是合格醫生,它包括了幾種類型,一是全科醫生,按照現在的培養,拿到了全科醫生執業證書,必須註冊了,就是全科醫生,可以簽約,同時大醫院的其他專科醫生,願意走訪基層和老百姓建立一種契約關係,也可以叫家庭醫生,尤其是大醫院的內科醫生、兒科醫生、婦科醫生、中醫科醫生,這些醫生下去簽約老百姓還是歡迎的,包括鄉鎮衛生院的其他專科醫生,甚至包括村衛生室的鄉村醫生都可以叫家庭醫生。所以,家庭醫生簽約,現階段包括了各種類別的,老百姓願意和他發生簽約的醫生。但是,衛計委的方向很明確,最終要明確的是以真正的合格的家庭醫生為主的簽約,這是方向。
其認為,簽約以後,單獨一個醫生也不可能把基本公共衛生、基本醫療全部做好,所以現在特別鼓勵團隊簽約。家庭醫生作為團隊長,要整合護士、整合預防保健人員。家庭醫生、護士、預防保健人員,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有精神科醫生、康復醫師,甚至還有營養師、健康管理師等等都加入這個團隊,給老百姓提供連續性的服務。關鍵問題,簽約以後如何使這個簽約具有生命力,老百姓願意簽。所以,簽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前提下,這個是必須要做的,基本醫療要提供保障。另外,可以採取多種措施,還可以滿足老百姓約定的健康服務。一些特殊的服務,通過簽約也可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這塊是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務經費,就是今年的每人平均45塊錢,基本醫療這一塊的簽約,基本醫療保險在支付上應該把它覆蓋掉,按照比例、按照政策要求。在約定的公共衛生服務這一塊,現在全國有很多做法,有的是老百姓自願我跟你簽約,比如説你給我建一個家庭病床,你給我老年人做一個家庭護理,這個不屬於基本的範疇,但是我有這個需要,那我給你提供,可以約定一個相應的簽約服務費,由個人來支付。有些地方,比如杭州就是政府給補助,各種方式使這個簽約具有真正的籌資和激勵機制。
上海現在採取的,把大醫院的一些專家號、床位號,由簽約的家庭醫生掌握,一開始10%,現在50%,由他掌握,他要看專家,簽約的家庭醫生給你轉診,就可以直接到大醫院看到專家,甚至是住院,所以讓他擁有這個資源,老百姓就深刻的感受到,我到你這兒來簽約,你真正是我健康的守門人,你可以協調其他專科醫生的服務,你可以通過你的協調來滿足不同層次的我的需求,所以他很願意參加簽約。這種團隊簽約的基礎上,在機制上、政策上,真正讓全科醫生有這個能力,有這個動力,並且也有這個權力,真正對老百姓的健康實行責任制管理,這是我們今年要全力推進的。這裡很多政策需要進一步完善和改革創新。這個目標如果實現,我們的分級診療,基層首診就能達到。在大醫院改革這一塊,如何使不同級別的醫院通過區域衛生規劃,這種剛性約束進一步加強,明晰不同類別、不同層級醫療機構的確切功能定位,尤其是對公立醫院,是必須強化的,不能什麼都做。
梁萬年表示,按照這個功能定位,對它進行資源配置、進行考核評價、實行嚴格監管,包括激勵。使它在功能定位的基礎上發揮更大效益。這樣大醫院、小醫院、綜合醫院、專科醫院、公立醫院和社會力量辦醫形成有效的互補、有序的競爭,要改變現在互補性不強、競爭混亂的狀況,這也是我們要著力改革的一點。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分級診療會儘快逐步實現它的預定的目標。當時國辦發的70號文《分級診療指導意見》,到2017年的時候,政策制度設計的框架要基本形成,到2020年基本構建出分級診療的格局,這個目標還是很艱巨的,但是一定要按照這個目標堅定不移的往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