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09日 星期四

財經 > 醫藥 > 醫藥要聞 > 正文

字號:  

醫療人才短缺 “家庭醫生式服務”逾期3年卡殼

  • 發佈時間:2015-12-03 07:31:50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李亞紅  責任編輯:吳起龍

  北京市2010年推出“家庭醫生式服務”,計劃2012年普及這一服務。但迄今為止,這項“家庭醫生式服務”計劃卻陷入“雷聲大雨點小”的尷尬。作為居民健康第一守護人,家庭醫生距離進家門還有多遠?卡在了哪?

  記者不久前來到石景山區廣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下屬的麻峪社區衛生服務站,跟隨金國清醫師和李娜護師到劉荃(化名)家中出診。李娜為劉荃更換尿管,插管過程中動作輕柔,並反覆向患者家屬叮囑尿管及引流袋的注意事項。

  嚴格來説,金國清他們並不是家庭醫生,而是提供“家庭醫生式服務”。2010年,北京推行這一服務。北京市居民只要願意,可自願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簽約,擁有自己的“家庭醫生式”服務團隊,並免費享受慢病管理等服務。

  該項服務計劃2012年在北京市普及。然而,直到今天,這一目標依然遙遠。今年6月29日北京市衛生計生委發佈,截至2014年底,北京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家庭醫生式服務累計簽約戶數428.5萬戶,累計簽約人數924.5萬人。

  然而有人質疑,北京的“家庭醫生式服務”服務不實,即使簽約,家庭也很少能享受到相關服務,被稱為在玩“數字遊戲”。

  西城區一位居民表示:“已經簽約,但幾年下來,沒有感受到實際內容,只是看到樓道裏貼過兩次身體篩查的通知。”

  醫療人才短缺,是“家庭醫生”模式面臨的一大困境。豐台區方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吳浩説,社區衛生服務待遇低、社會地位低,對優秀人才缺乏吸引力,而且人才流失嚴重。

  北京市衛生計生委統計顯示,北京市現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在崗人員32036人,按2012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2069.3萬)及編制標準測算,北京市共需社區衛生人員約5.1萬人,缺口為1.9萬人。

  另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行收支兩條線,“大鍋飯”導致醫務人員積極性難被調動,有時候和家庭簽約是為了完成指標。

  因此推進家庭醫生式服務,讓常見病患者留在基層,首先需要把醫生留在社區。然而,目前北京三級醫院醫生平均年工資為14萬元左右,社區醫生卻只有7萬元。

  “大醫院的壓力主要來自於臨床,而我們的壓力,一方面是臨床基本醫療,還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公共衛生的工作。社區大夫的待遇有待提高。”西城區德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生高鳳娟説。

  北京市衛生計生委主任方來英曾表示,讓醫生留在基層,並不只是漲工資那麼簡單。社區醫生的專業技術發展空間、社會地位等都要提高。

  此外,“家庭醫生”在居民家中發生的診療行為是否規範,出了醫療事故責任如何界定,是否涉嫌違法從醫等,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按照當前執業醫師法規定,醫生擔心到府診治病人帶來醫療糾紛。記者曾跟隨西城區德勝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式服務”團隊,到簽約家庭診治病人時,醫生表示,擔心出現醫療事故後,被患者家屬説是非法行醫。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