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上市險企靚麗成績單難掩尷尬 産壽險老大份額齊降

  • 發佈時間:2015-04-01 09:26:4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郭偉瑩

  隨著業務結構調整、投資環境改善,險企在2014年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目前,五大上市險企最新交出的成績單顯示,投資收益率創下新高,凈利入賬超千億元,佔比行業總利潤的五成有餘。儘管如此,靚麗的業績背後,也隱藏著保險巨頭的憂慮,多年位居産壽險老大的人保、國壽市場份額均下滑,與此同時,太保産險也驚現經營虧損。

  實現凈利千億

  行業佔比超五成

  截至目前,五大上市險企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中國人保和新華保險均發佈了2014年年報。年報顯示,五大險企去年實現盈利合計達到1076.65億元。其中,中國平安實現盈利392.79億元,銀行業務對其凈利增長功不可沒,貢獻利潤112.97億元。其次,國壽凈利為322.11億元,人保、太保和新華實現凈利分別為187.2億元、110.49億元、64.06億元。

  與此同時,今年初召開的全國保險監管工作會議披露,去年保險業實現預收利潤為2046.6億元。如此來看,五大上市險企凈利在整個行業佔比超過五成,達到52.6%。

  從凈利增幅來看,人保表現搶眼,增幅達55.2%,這是人保集團合併凈利連續六年創下的歷史新高,新華緊隨其後,達到44.9%,平安和國壽凈利增幅分別為39.5%和30.1%,太保儘管墊底,也實現了19.3%的增長。

  對於凈利的增長,一方面來自於險企加大內控,提升業務價值,另一方面則來源於投資收益屢創新高。

  不過,凈利的增長難以掩蓋各險企背後巨大的退保金流出。其中,新華保險的退保率最高,達到了9.2%,國壽退保率為5.46%,太保退保率則為5.4%,平安壽險退保率為1.3%。對於退保增長明顯,新華保險總裁萬鋒解釋,一方面由於受去年下半年股市回暖的影響,退保問題在四季度比較突出,四季度也是股市走強的時間;另一方面,受第三方理財産品的衝擊;此外,還受銷售産品特性的影響,如果把短期高現金價值産品因素去掉後,新華保險的退保率是7.4%,實際上只比上年增長1.2%。

  投資創新高

  加倉股市平安最猛

  去年,國內資本市場股債雙牛,債券收益率持續上行,藍籌股估值顯著提升。險企作為先知先覺的機構投資者,再一次踏準了入市的步點,投資收益贏得了滿堂彩。

  五大險企的年報顯示,投資資産均實現了大幅增長。從投資收益率來看,太保凈投資收益率為5.3%,總投資收益率為6.1%,同比提升1.1個百分點,為近五年來最高,領先於其他上市險企。平安的凈投資收益率為5.3%,較2013年提高0.2個百分點,總投資收益率為5.1%,與上年持平。而中國人壽凈投資收益率為4.71%,總投資收益率為5.36%;新華凈投資收益率為5.2%,總投資收益率為5.8%。具體來看,平安的總投資收益為637.29億元,同比增加21%。新華總投資收益323.23億元,同比增長30.7%。

  對此,上市險企的年報均顯示,進行積極調整資産配置,不約而同地減少了銀行存款和債券等固定收益類資産。例如,平安在年報中就表示,持續優化資産結構,權益類資産配置比例穩步提高,優質債權計劃投資力度加大,強化對風險的識別和評估。

  從投資結構來看,國壽債券配置比例由2013年底的47.25%降至44.77%,定期存款配置比例由2013年底的35.93%降至32.85%,權益類投資配置比例由2013年底的8.38%升至11.23%,債權投資計劃、信託計劃等金融資産配置比例由2013年底的3.14%升至4.32%。新華保險權益類投資由上一年的5.8%增至9.02%,太保權益類投資由6.9%增至8.2%,而平安在加倉方面則表現得最積極,包括基金和股票投資達到1816.8億元,在投資資産中的佔比達到12.4%,比上一年增長2.6個百分點。正因為加倉明顯,這些險企都在去年下半年的股市反彈中分得了一杯羹。

  對於今年的投資策略,各險企表現不一,如國壽表示,將加快推進投資管理機制創新,在國內外委託超過20家投資管理機構根據不同的風格進行運作,以降低投資風險。而新華將借助香港資産投資公司做媒介,穩步出海尋找投資機會。

  市場份額分化

  産壽險“老大”齊降

  儘管去年各上市險企經營都取得了不俗的業績,但是從市場份額來看卻出現了分化,其中作為産壽險老大——人保旗下人保財險和國壽的市場份額都出現了下降的勢頭。

  年報數據顯示,人保財險去年的市場份額為33.4%,與同期相比下降了1個百分點,而國壽的市場份額下降更為明顯,由32.4%下降為26%。無獨有偶,太保産險、太保壽險和新華的市場份額也不同程度出現了下滑,市場份額依次為12.3%、7.8%和8.66%,分別下降了0.3個百分點、1.1個百分點和1個百分點。

  不過,與上述四家相比,平安旗下産壽險業務發展卻表現強勁,雙雙實現份額增長,如平安産險去年實現保費收入1428.7億元,市場份額達到18.9%,同比提升1.1個百分點;平安壽險去年實現保費收入1739.9億元,市場份額達到13.7%,同比略提升0.1個百分點。

  北京商報記者查閱年報發現,市場份額縮水者解釋,目前市場主體越來越多,競爭異常激烈,而公司又在調整業務結構,捨棄部分市場份額的同時,則是為了提升業務的內含價值。

  對於平安旗下産壽險市場雙雙提升,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其集團內部的交叉行銷。平安年報顯示,客戶遷徙效果顯著,交叉銷售水準不斷提升。在核心金融業務方面,2014年平安累計遷徙客戶約702萬人次,集團內各子公司合計新增客戶量中26%來自客戶遷徙。從網際網路金融遷徙到核心金融業務的新客戶超過120萬。2014年個人壽險業務代理人渠道通過交叉銷售實現新增保費240.27億元,新增金融資産1597.71億元;車險保費收入的54.4%來自交叉銷售、電話及網路銷售渠道等。由此不難看出,平安産壽險業績成功聯動,成為行業的典範。

  國壽、太保和人保、新華也都紛紛表示,挖掘網際網路渠道,以求網際網路與傳統渠道實現有效互動。事實上,人保就指出,推進集團一體化建設,交叉銷售所産生的規模保費由2013年的197.69億元增長16.4%至2014年的230.04億元。

  綜合成本升降不一

  太保産險驚現賠錢

  在産險市場,衡量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就在於其綜合成本率,包括賠付率和費用率兩項。隨著險企強化內控、加強核保、提高理賠時效,多數險企的綜合成本都在下降,導致盈利增加。

  産險老大人保財險數據顯示,去年人保財險實現凈利151.15億元,同比增長43.2%,其中承保利潤就達到72.91億元,同比增長22.3%,綜合成本率為96.5%,同比下降0.2個百分點,持續優於行業平均水準。 也就是説,人保財險近五成的盈利來源於承保。

  對此,人保財險解釋,公司持續優化資源配置,強化車險續保和新保業務過程管控,提升優質業務獲取能力。去年,人保財險持續加強風險管控,提高定價能力,努力提升業務品質,完善理賠垂直管理模式,進一步加強理賠成本管控,賠付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整體賠付率為64.4%,同比下降1.8個百分點。

  産險市場排行“老二”的平安産險在成本控制方面表現得更具優勢,綜合成本率為95.3%,較2013年下降2個百分點,其中賠付率較2013年下降2.7個百分點至57.7%。對於平安産險的成本控制,與其車險電話直銷有較大的關係。平安産險在超過1400億元的保費收入中,車險業務就超千億。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太保産險的業務則驚現虧損,出現了六年來首次賠錢的尷尬局面。年報數據顯示,去年太保産險保費收入931.13億元,同比增長13.8%,而綜合成本率上升4.3個百分點,達到了103.8%,其中車險業務實現收入731.75億元,同比增長14.6%,綜合成本率102%,同比上升2.2個百分點;非車險業務收入198.51億元,同比增長10.9%,綜合成本率112.6%,同比上升14.2個百分點。也就是説,太保産險的車險和非車險業務經營成本都出現了大幅增加,經營虧損35.38億元。而公司經營的前五大險種均未實現承保盈利,市場佔有率也下降了0.3個百分點至12.3%。

  對此,太保董事長高國富感到遺憾和抱歉,認為這反映了産險在發展策略、風險選擇、理賠管控等經營管理方面存在諸多問題。高國富指出,下一步要直面嚴峻挑戰,採取有力措施,多管齊下加大綜合成本率管控力度。例如,要加強理賠管控,提升精細化管理水準,持續完善車險、非車險和農險三大業務板塊的閉環管理體系,加強垂直化、集約化和專業化經營。今年2月,太保産險原董事長吳宗敏已辭職,由集團常務副總裁顧越接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