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信泰回歸二次創業 短期內或不再擴張分支

  • 發佈時間:2015-11-10 09:09:06  來源:東方網  作者:劉偉  責任編輯:郭偉瑩

  身處杭州的信泰人壽,近兩年“戲碼”不斷:新業務被保監會叫停、兩大股東法院鬥法、原總裁被捕、員工向保監會舉報增資存在操縱問題等,引發市場關注。

  終於,10月22日,因註冊資本增加,保監會解除其開設分支機構的禁令。10月29日,信泰人壽獲保監會批准信泰人壽總部正式入駐浙江杭州錢江新城,而信泰人壽宣稱近期已開啟二次創業。

  但種種僵局是否能就此打破?二次創業是否意味著此前矛盾已經理順?

  對時代週報記者的提問,信泰人壽辦公室負責人未予正面回應,而是稱,信泰保險二屆董事會履職以來,完善了法人治理結構,二次創業就是心態歸零重新出發。

  覆蓋經濟發達地區

  短期內或不再擴張分支

  10月22日,截至今年6月底,信泰人壽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07.94%,屬於償付能力充足率Ⅱ類,按照相關規定,允許增設分支機構。

  此次解禁,距離信泰人壽2013年11月因償付能力不足被禁止開設分支機構已過去兩年。

  信泰人壽2007年成立以來,已先後開設浙江、江蘇、北京、河北、福建、河南、山東、黑龍江、遼寧、上海、湖北、江西、寧波、廣東、廈門、青島、深圳、大連18家分公司。

  解禁是否意味著其業務領域將進一步擴張?

  “公司經營區域目前基本覆蓋了國內經濟發展最為活躍的中東部重點區域。”信泰人壽辦公室回應時代週報記者,在東部省市基本覆蓋的基礎上,將通過優先拓展中部區域市場,適當拓展西部重點區域市場的策略,將信泰機構拓展至全國經濟發達的主要地區,初步形成全國性的銷售網路體系。

  從回答中不難看出,信泰人壽短期內擴增分支機構的可能性不大。

  一家中型壽險公司戰略發展部負責人告訴時代週報記者,之前很多保險公司傾向於選擇先鋪設分支機構做大保費規模的策略,伴隨著保險償二代監管規則的實施,也讓各家保險公司的擴張更謹慎。

  他補充談道,儘管擴張是每家保險公司所希望的,但隨著保險業競爭的加劇,擴張后帶來的收入增長是爆髮式的很難預估,快速擴張並不見得能夠提升業績。如今與大型保險公司相比,在傳統渠道上,中小險企更傾向於從網際網路渠道突破。

  時代週報記者也注意到,信泰人壽目前官網披露的網銷産品包括萬能險、分紅險以及交通意外險等20餘款。信泰人壽今年上半年還曾推出“懶人理財寶2號”,實則萬能險,其門檻為1元,號稱歷史年化收益率6.9%。

  新業務暫停錯過開門紅

  盈利週期或被拉後三年

  信泰人壽助理總裁尹登成曾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新股東和新高層進入公司,融入需要一個過程。在新業務暫停期間,業務人員也存在一定的流失,很多員工也在觀望,今年3月在對18家分公司進行摸底,考量如何能夠穩定局面。更重要的是,未來公司産品結構會出臺哪些新戰略,産品的維護和開發都得進一步商榷。

  時隔半年,信泰人壽的業務逐漸回歸正軌,據了解,信泰人壽近期推出富貴滿堂年金保險等年金類新産品。信泰人壽新的組織架構已經形成,由原有31個部門縮至22個,並單獨設置産品創新部、投資業務部與創新研究部。

  “今後還將加大開發養老健康産品力度,制定健康産業發展戰略,形成差異化經營模式。”據信泰人壽方面介紹,而在銷售渠道上,今後仍堅持以銀保、仲介業務為核心,同時大力發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力求傳統渠道與新興渠道協同發展。

  “此前信泰人壽就倚重於銀保渠道。”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銀保、網際網路渠道對於保險公司而言,短時間內容易形成規模效應,而信泰人壽之前的銀保産品陸續到期,勢必需要現金流進行給付。

  保監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信泰人壽今年前三季度,其原保費規模為10.4億元,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為41.1億元;其中原保費規模同比降近三成,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同比提升48%,這與其去年3月以來新業務暫停導致保費規模縮水不無關係。再看2013年其業務正常經營時數據發現,2013年前三季度原保費收入達20.9億元,保戶投資款新增繳費76.5億元,今年目前業績仍與之相距甚遠。

  據信泰人壽內部人員介紹,由於此前新業務被叫停,新業務重啟又在3月,無奈錯過了開門紅時期。信泰人壽原本計劃在2014年實現盈利,股東之間矛盾的激化使公司增資遲遲不能到位,最終新業務被叫停,且叫停時恰逢一季度,使得信泰人壽與銀行的合作未能及時續約,出現斷檔,其盈利週期也被拉長。

  “公司力爭在未來三年內盈利,新單保費規模進入中型公司行列。”信泰人壽內部最新制定的發展規劃顯示。

  包頭企業暗仲介入

  股權仍在轉讓中

  據了解,信泰人壽此前內部股東矛盾由來已久,形成以巨化集團、浙江永利為代表的大股東,與連雲港同華文化、連雲港賓逸兩派勢力。矛盾直接公開化發生在2013年初,直接的導火索來自信泰人壽董事會換屆選舉,股東內部展開各種暗戰。

  雙方對於公司增資有著不同的方案,而且互不相讓,在去年經歷兩輪增資方案被否後,最終在年底通過由股東浙江永利實業有限公司(下稱“浙江永利”)增資17.5億元、北京九盛資産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北京九盛”)增資8.8億元、浙江華升物流有限公司(下稱“華升物流”)增資2.5億元。

  增資完成後,信泰人壽各股東持股比例發生相應變化,浙江永利的持股比例由19.38%升至37.29%,仍保持第一大股東地位;北京九盛由10.01%升至19.26%;原並列第一大股東的巨化控股持股則降至10.93%;原第三大股東連雲港同華持股比例降至6.92%。

  隨著增資完成,信泰人壽的高層也進行一輪大換血。原中郵人壽董事長馮新生出任董事長,曾擔任過中國兵器集團內蒙古北方重型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兼董事會秘書、中宏商業保理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的張勇擔任總裁一職,此外,還包括一位副總裁、四位助理總裁以及一位總精算、一位審計責任人。

  值得關注的是,保監會8月又批復了信泰人壽新一輪增資,批准其註冊資本由26.4億元增加至29.3億元。

  “此次增資仍是老股東,並未引入新股東。”信泰人壽負責人如是告訴記者,但對於出資方並未透露。

  不過,從信泰人壽官網披露的持股5%以上的五大股東情況來看,浙江永利、九盛資産、連雲港同華持股比例均較年初有所下降,其中巨化控股、華生物流的持股比例分別提升至12.60%、5.18%,由此不難判斷,其中巨化控股、華生物流在此次增資之列。

  隨著巨化控股持股比例的上升,其背後實際控制人也發生變更。原為信泰人壽並列第一大股東的巨化控股並未參與2014年底的增資方案,而且隨後於浙江産權交易掛牌轉讓其股權和債權,這其中包括信泰人壽股權,掛牌價格9.23億元。

  今年4月16日,巨化控股的企業法人和投資人都已變成銀信潤泰資産管理有限公司(銀信潤泰),銀信潤泰業務主要包括投資管理、資産管理。值得關注的是,由於巨化控股未按要求公佈年報,今年7月已被列為經營異常企業。

  經時代週報記者近一步查詢工商企業註冊資訊發現,銀信潤泰成立日期為2014年8月4日,法人代表為白曉飛,註冊資本為5000萬元,出資人為深圳市瀛海匯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在今年7月之前其出資人為包頭嘉康環瀛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康環瀛” )。而查詢嘉康環瀛資訊顯示,該公司成立於2014年3月13日,註冊資本15億元。雖然巨化控股出資公司變更,但其法人代表仍為白曉飛。

  值得關注的是,浙江華生物流的法人代表、董事長今年6月由尹登成變更為王霞,而嘉康環瀛的監事也叫王霞。

  記者上周多次撥打尹登成杭州的電話,但顯示為空號,據公司內部人員核實,尹登成已不在杭州辦公。

  同樣需要關注的是,信泰人壽今年7月9日召開的2014年度股東年會,審議通過關於“杭州上城區投資轉讓信泰人壽4700萬股股份的議案”、“杭州商宇房地産司轉讓信泰人壽7100萬股股份的議案”、“浙江建藝裝飾轉讓信泰人壽2000萬股股份的議案”、“湖州萬國汽車維修轉讓信泰人壽股份的議案”、“杭州供銷五交化轉讓信泰人壽670萬股股份的議案”。

  這意味著此前信泰人壽的小股東,在業務回歸後,欲集團轉讓,對於當下資金紛紛涌入保險業,這也形成了較大的反差。針對其股權變動,時代週報記者仍將持續關注。誰將是接下來的接盤方?信泰人壽是否再度引發股東之間的較量?

  信泰人壽方面回復稱,股權交易情況屬於公司股東方面的安排,作為經營層面的職能部門不清楚相關情況。

  一位不願具名的內部人士則表示,之前股東之間的矛盾激化也讓部分股東萌生退意,由於上述股東持股比例較小,原有股東接手的可能性會比較大,不會對公司大格局産生影響。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