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信泰人壽“二次創業”縮減部門超過十個

  • 發佈時間:2015-10-15 06:10:30  來源:新華網  作者:冷翠華  責任編輯:郭偉瑩

  經歷了大股東和公司管理層奪權、償付能力亮紅燈、投資業務違規等“生死劫”之後,信泰人壽的二次創業啟動大會日前在杭州舉行。在這次大會上,新的領導班子正式亮相並提出了“二次創業”的戰略構想。新的領導班子推出大刀闊斧的改革措施能否使信泰人壽的發展重回正軌甚至實現發展提速?業內人士指出,機構改革能否順利推進,股東關係能否理順是關係著其業務能否儘快有所起色的關鍵。

  組織架構大幅調整

  成立於2007年的信泰人壽已經走過了7年的發展之路,而自2013年暴露出償付能力不足的問題開始,信泰人壽遭遇了一系列的厄運,業務基本陷入停滯狀態。近日,該公司新的領導班子開始履職,擬通過大刀闊斧的改革來推動信泰人壽實現更快的發展。

  “‘二次創業’是新一屆領導班子提出的戰略構想。希望通過二次創業,助力公司發展再次提速。”信泰人壽回復《證券日報》記者稱。

  在日前的二次創業大會上,信泰人壽宣佈了組織構架調整方案。據了解,這一調整方案是根據專業管理諮詢公司的建議而推進,將原有的31個部門調整為22個。由此看來,縮減或調整的原有部門超過了10個。

  一位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組織構架關係著公司運營的效能,是企業運營的關鍵因素。從信泰人壽的組織構架調整看,其把産品創新、險資運用和客戶服務等工作都提到了重要位置,但大規模的改革必然觸及原來的利益結構,能否進行徹底改革還需要觀察。

  兼顧業務發展速度與資本金要求,避免再次出現償付能力充足率不達標的問題,同時,儘快扭轉目前的虧損局面,爭取早日盈利,這些都是擺在信泰人壽新的領導班子面前的重要且緊急的任務。

  信泰人壽年報顯示,2013年其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83%,2014年年底增資28.8億元後,其償付能力充足率提高至157%;2015年8月,隨著再次增資,信泰人壽的註冊資本變更為29.29億元。

  根據公開資訊披露,經過多家原股東的股權轉讓,浙江永利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才成為第一大股東。

  目前信泰人壽的前五大股東分別為浙江永利實業集團(持股比例36.38%)、北京九盛資産管理公司(持股比例18.74%)、巨化控股(持股比例12.60%)、連雲港同華文化發展公司(持股比例6.25%),以及浙江華升物流公司(持股比例5.18%)。

  股權轉讓前,信泰人壽持股比例超過5%的股東包括:巨化控股(19.38%)、浙江永利(19.38%)、連雲港同華文化發展有限公司(12.27%)、北京九盛資産管理有限責任公司(10.01%)、連雲港市賓逸建設工程有限公司(8.32%)、三井住友海上火災保險株式會社(7%)、浙江建藝裝飾有限公司(6.71%)。

  浙江工商局資料顯示,浙江永利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2億元,成立於1993年,股東包括21個自然人股東和紹興縣楊汛橋鎮集體資産經營管理公司一個法人股東。

  同樣,在歷經董事長、總經理等人事大變革之後,信泰人壽新的領導班子日前在二次創業大會上亮相。董事長馮新生曾多年在郵政系統擔任重要領導職務,曾任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董事、中郵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張勇曾任中國兵器集團內蒙古北方重型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兼董事會秘書,中國兵器集團西安光電集團總會計師,中宏商業保理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等職務。

  業務增長尚有較大壓力

  因償付能力亮紅燈,信泰人壽曾被保監會採取暫停開展新業務的監管措施,直到今年3月3日方才恢復新業務。不過,從前幾個月的統計數據來看,恢復新業務之後信泰人壽的發展步伐似乎並不輕快。

  從今年前8個月的保費整體情況來看,1-8月,信泰人壽原保險保費總收入約為9.2億元,同比下降了32.6%,保費收入在74家人身險公司中排名第49位;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約33.85億元,同比增長了21.8%,保費收入排名第22位。

  具體來看,今年3月份到8月份信泰人壽的原保險保費收入分別約為1.4億元、0.92億元、0.83億元、1.2億元、0.96億元,以及0.96億元。從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來看,今年2月份和3月份,受網銷萬能險暫停的影響,其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分別均為500多萬元,4月份到8月份的新增交費分別約為1.65億元、1.3億元、2.13億元、16.66億元,以及11.98億元。

  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在恢復新業務之後,信泰人壽在接下來的4月份和5月份兩個月原保險保費環比不升反降,直到6月份以後才基本穩定;以萬能險為主的保護投資款新增交費在網銷業務恢復之後,7月份和8月份的業務增速較快。但令人扼腕的是,網銷萬能險在2014年經歷一次全面暫停之後,今年9月份又再次暫停,大部分網銷萬能險遭遇下架,這無疑又將對信泰人壽的萬能險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經歷了諸多波折,信泰人壽的發展要重新駛入快車道需要假以時日。”一位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既需要資金支援,也需要明確發展方向,以及品牌的重樹等多方面工作的配合。他認為,這也是信泰人壽提出“二次創業”的原因,希望通過全面的改革給企業帶來新生機。不過,他認為,信泰人壽要實現業務良好持續發展可能還需要更多的資金支援,現有股東能否持續增資或者找到合適的融資途徑,將是一大考驗;另外,如何協調好業務發展規模與償付能力的關係也是一大考驗,也正因如此,信泰人壽此次組織構架調整方案也提出了要設立獨立的風險管理部門。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