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3日 星期三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養老險統計口徑謀變 擬增健康委託業務新增交費

  • 發佈時間:2015-10-12 09:03:09  來源:中國台灣網  作者:陳植  責任編輯:郭偉瑩

  由於年金業務市場競爭激烈,多數養老險公司對受託管理單一企業年金管理計劃僅收取約千分之四的綜合費用,這個水準難以幫助養老險公司實現盈利。若養老險公司能在受託管理單一企業年金管理計劃同時引入投資管理功能,相應的收費標準就能提高至千分之八。

  隨著養老險公司積極拓展養老資産全面管理業務,其實際業務管理規模與官方口徑的差距日益擴大。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獲悉,近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向各家會員保險機構下發《養老保險業務數據統計口徑標準(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並要求各會員公司在9月28日前反饋意見。

  “目前,大多數保險機構對調整養老保險業務數據統計口徑標準沒有異議。”一位了解相關政策的知情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

  按照《徵求意見稿》要求,監管部門擬對傳統人身險公司統計口徑公佈的養老險公司保險業務數據,及養老險公司企業年金管理情況與繳費規模做出較大調整。

  具體而言,歸屬人身險公司業務數據統計口徑的《人身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情況表》在“原保費保費收入”、“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投連險獨立賬戶新增交費”基礎上,擬增加一項“健康委託業務新增交費”;統計養老保險公司各項業務數據的《養老保險公司企業年金業務情況表》則被修改為《養老保險公司年金及其他委託管理業務情況表》,相關業務統計指標相應地變更為“年金受託管理繳費”、“年金投資管理繳費”、“其他委託管理繳費”、“年金受託管理資産”、“年金投資管理資産”、“其他委託管理資産”等六項。

  “此舉主要是為全面反映養老險公司當前的經營範圍與實際資産管理規模。”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受制于企業年金稅收優惠政策調整,及年金業務管理費頻現價格戰等市場因素衝擊,當前養老保險公司年金業務普遍處於虧損邊緣,倒逼部分公司涉足養老保障管理業務、保險資金委託管理,養老金産品、第三方資産委託管理等業務,以期儘早邁入盈利軌道。

  “在養老險公司內部,它們都被稱為資管創新業務。”一位養老險公司高管稱。

  但按照現有的養老險公司業務數據統計口徑,這些資管創新業務一直未能納入統計口徑,一方面造成養老險公司業務數據“失真”,導致監管部門難以根據這些業務發展狀況及時做出有效監管,另一方面也制約部分養老險公司仍延續以規模為導向的業務模式,專注發展單一年金管理業務,不大願嘗試業務創新。

  “事實上,監管部門也希望通過調整養老險公司業務數據統計口徑,激發養老險公司業務創新能力,形成養老資産全面管理與民生醫保服務的雙核發展模式。”上述養老險公司高管指出。

  不過,養老保險業務數據統計口徑標準調整要真正“落地”,尚需時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多方了解到,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在完成《徵求意見稿》意見反饋後,會與保監會統信部進行溝通,確定最終的養老保險業務數據統計口徑標準,不排除《徵求意見稿》相關內容還會修改。

  人身險行業格局或“連鎖反應”

  在多位養老險公司人士看來,目前的《人身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情況表》、《養老保險公司企業年金業務情況表》已經難以全面反映養老保險公司當前的業務發展狀況,比如前者的統計口徑未能包括養老險公司正在積極佈局的健康委託繳費業務數據,但它是健康險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後者則未能包括企業年金繳費數據、及其他資産管理繳費和累計資産。

  “這些被現有統計口徑忽略的業務,恰恰是多數養老險公司近年積極拓展的資管創新業務。”一位養老險公司高管透露,比如其他資産管理業務包涵養老保障管理業務、保險資金委託管理、養老金産品、債權計劃、第三方資金委託管理、另類直投、投顧業務、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全國社保基金等其他資産管理業務。

  目前,這些業務不但幫助養老險公司做大資産管理規模同時獲得不菲的業務收入,還幫助其實現業務轉型——由單一的年金管理拓展到養老資産全面管理,由單一的傳統保險深入到政府醫保服務領域全面發展,由團體法人客戶經營進軍團體和個人客戶全面經營,最終將業務模式從“規模導向”逐步轉為“價值導向”。

  為此,有養老險公司向相關部門反映,應儘早將這些資管創新業務列入統計口徑,展現養老險公司服務國計民生的狀況,提升自身行業地位的同時,爭取更多的政策扶持。

  “儘管《徵求意見稿》增加了新統計口徑指標,操作卻不複雜。”前述高管稱,養老保險保障、第三方資金委託管理、保險資金委託管理等新型業務具備的保值增值屬性與投連險的投資部分非常類似,只是在産品法律屬性方面有契約型與信託型之分,且養老險公司其他養老資産管理業務所産生的繳費,也與投連險獨立賬戶新增交費性質類似,可以作為衡量一家養老保險公司業務增長規模的重要指標。

  但個別壽險公司對於養老險公司業務數據統計口徑調整有自己的顧慮,他們擔心養老險公司若因統計口徑調整大幅調高業務規模,將直接影響到自身在人身險公司的行業排名,給業績考核造成不小的壓力。

  記者獲得數據顯示,2014年平安養老險公司僅在其他委託管理繳費一項就達到264.02億元銷售規模,今年上半年這項業務更是創造約185億元銷售業務,若將這部分業務收入納入養老險公司業務數據統計口徑,平安養老險將可能躋身國內前十的人身險公司。

  “其實,包括太平養老等已經涉足養老資金全面管理業務的養老險公司,都能出現行業排名大幅上升的狀況。”他表示,尤其是《徵求意見稿》將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全國社保基金等其他資産管理業務納入養老險公司其他資産管理業務範疇,勢必令養老險公司業務規模進一步膨脹,行業排名水漲船高。

  養老險公司的資管新時代

  在前述知情人士看來,相關部門之所以力推養老保險業務數據統計口徑標準調整,還有一個更深層的目的,推動養老險公司的業務創新,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記者了解到,按照養老險公司業務數據統計口徑,部分養老險公司仍然延續規模導向的業務模式,專注拓展單一的年金管理業務。究其原因,這項業務在現有統計口徑裏最能體現養老險公司的業務規模與行業地位。

  “它是保險公司對養老險業務的最重要業績考核指標之一。”一家養老險公司年金業務部門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為此,他不得不忍受某些創新業務的“流失”。比如他所在公司有意參與競標地方政府大病醫保服務,但最終公司高管寧可讓集團內的壽險分公司出面競標。原因正是這些業務尚未納入監管對養老險公司業務規模的統計範疇,不如給壽險公司“做大”客戶數量規模。

  在他看來,養老保險業務數據統計口徑標準調整同樣是雙刃劍,它在激發養老險公司積極拓展其他委託資管管理業務同時,也對養老險公司資産投資管理能力提出新的挑戰。

  由於年金業務市場競爭激烈,多數養老險公司對受託管理單一企業年金管理計劃僅收取約千分之四的綜合費用,但這個收費水準難以幫助養老險公司實現盈利。若養老險公司能在受託管理單一企業年金管理計劃同時引入投資管理功能,相應的收費標準就能提高至千分之八。

  在上述養老險公司年金業務負責人看來,年金業務之所以虧損,不僅僅是收費標準偏低,年金計劃的普遍特點就是賬戶多,但平均金額不高,導致保險公司經營成本偏高;要解決這种經營困境,養老險公司業務模式需要從規模導向向價值導向轉變,通過加大養老資管業務産品創新力度、形成多産品經營與交叉行銷模式,進一步攤薄企業內部經營成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