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新政釋放空間 養老險公司謀轉型

  • 發佈時間:2015-06-01 13:32:36  來源:南寧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郭偉瑩

  在增量業務有限、存量過度競爭的大環境下,企業年金業務連年虧損亦是不爭的事實。這在一定程度上將倒逼養老保險公司謀劃轉型,即加速佈局資産管理業務,最終向養老資産管理公司轉型。最近,關乎養老保障體系的新政不斷釋放市場空間,養老險公司轉型恰逢其時。

  年金管理費僅萬分之八

  企業年金本是養老保險公司的核心業務,在我國三支柱的養老保障體系中屬於第二支柱(企業補充養老保險)的主要形式。然而,受一些主客觀因素的影響,近年來,企業年金市場新增容量著實有限。

  “除了效益好的央企、國企和少數大型民營企業外,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在基本保險的繳費負擔下,多數不願意、也沒有能力建立企業年金。”一家養老險公司內部人士私下向記者透露了一組數據:截至2014年底,企業年金計劃的企業參與率為0.4%,職工參與率僅為5.83%。

  新增容量有限,搶食者卻與日增多。近年來,企業年金業務的參與主體獲批提速,他們在存量年金業務上大舉“廝殺”,激烈的競爭致使企業年金管理費率低,直接導致養老險公司企業年金業務連年虧損。

  以受託管理費為例,業內人士透露説,《企業年金基金管理辦法》規定的收費上限是千分之二,行業自律公約規定的收費下限是千分之一。而據記者了解,在實際業務開展中,企業年金受託管理費的平均收費僅在萬分之八左右。

  當然,管理費率低只是導致企業年金業務虧損的其中一個原因,在制度設計、執行層面等方面也存在各種問題。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僅以單一的企業年金作為養老險公司的經營方向,顯然很難走下去。越來越多的養老險公司感受到了轉型的壓力與迫切性。

  向養老資産管理轉變

  從記者目前了解到的行業動向來看,養老險公司眼下轉型的步調基本一致:向以年金為主體的養老資産管理領域進軍,提升投資的規模效益;並由現有的企業為主的團體客戶經營,向企業和政府及其轄下的個人客戶全面經營轉變,即意味著由B2B轉向B2B2C模式。

  轉型的政策障礙已除。近兩年來,監管部門相繼給養老險公司下發了“養老資産管理”“受託管理保險資金資格”“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創設資格”等牌照,具備了向養老資産管理轉變的先決條件。

  記者留意到,在拿到牌照後,一些養老險公司開始悄然謀轉型。近段時間以來,市面上已經出現了一批由養老險公司發售的個人養老保障管理産品,起售門檻較低,預期年化收益率高於大部分投資型保險産品。針對個人的養老保障産品,儼然成為養老險公司競相挖掘的“藍海”。

  與此同時,關乎養老保障體系的新政也在不斷釋放著市場空間。作為養老保障體系二支柱中的新生事物,職業年金政策已于近期出臺,而作為第三支柱中的重頭項目,“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預計也將於今年下半年出臺,這將使得養老險公司的業務來源更趨多元化。

  一家養老險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説,將持續跟蹤職業年金基金管理制度進程,積極爭取參與職業年金基金的管理運作。“同時,我們也希望更多利好政策出臺,有助於商業養老保險公司開拓更廣闊的市場。如職業年金、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政策細節加快落地和完善,希望繼續得到監管部門的支援,深化養老資産管理牌照內容,繼續擴大業務範圍。”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業務領域的拓寬,另類投資等創新業務的展開,養老險公司也面臨人才不足的壓力。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養老險公司開始與信託、基金等公司競爭人才,並且從網際網路公司高薪挖角,尤其青睞客戶體驗、産品開發方面的人才,以增加C端的黏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