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市場化改革如箭在弦 機構搶食萬億年金市場
- 發佈時間:2015-05-25 11:10:15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養老金市場化改革如箭在弦 機構搶食萬億年金市場
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方案有望下半年出臺,養老金市場化改革如箭在弦。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的專家、機構人士稱,作為養老體系中的重要補充,未來我國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市場發展將迎來“最好的時光”,企業年金整體規模有望在2016年末突破萬億元,各類機構將積極搶食年金市場,並綢繆未來基礎養老保險金的市場化運營。
年金市場“兩條腿”邁步萬億規模
在職業年金進入實操之後,我國年金市場正式步入企業年金加職業年金兩條腿走路新時期,年金市場突破萬億規模指日可待。
人社部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企業年金積累基金達7688.95億元,較上年增加1654.24億元,增長27.4%。業內專家普遍預計,最遲2016年末,企業年金規模將突破1萬億元。
另外,職業年金未來發展也值得期待。2015年,《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先後發佈,意味著職業年金制度進入實操階段。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認為,保守估計職業年金制度建立完善後,每年繳費增量在700億-800億元左右。有券商分析人士樂觀預計,未來5年,職業年金市場每年將有平均1500億左右的新增繳費,五年後市場規模有望達到萬億。
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鞠維萍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企業年金規模的增長來源於兩方面:一方面是企業繳費的增長,另一方面是收益的增長。從前者來看,新建立企業年金計劃的企業逐漸減少,其帶來的新增繳費也在減少,但這兩年來仍有可觀的繳費規模,支撐了市場的快速增長。同時,企業每年繳費比例是固定的,隨著歷史積累的繳費規模越來越大,每年的繳費佔整體規模的比例自然將下降。另一方面,企業年金投資收益在快速提升,2013年平均收益率為3.67%,2014年達到9.3%,2015年第一季度全行業的收益率尚未統計披露,預計在4%左右,年化收益大幅度超過去年水準。投資收益的穩步提升也帶來企業年金基金規模的快速增長,預計最遲到2016年,企業年金整體規模將突破萬億。
鞠維萍進一步指出,“但也需要看到,每年職工工資也在增長,因此每年企業年金繳費的絕對規模在快速增長,過去兩年都應該達到了千億量級。所以説企業年金整體規模增長速度放緩,並不足以代表企業年金絕對規模快速增長的事實。”不可回避的是,新建立企業年金的客戶越來越少,但企業年金客戶覆蓋率還是偏低的,城鎮職工只有不到6%的人數參與了年金計劃。未來企業年金需要進一步擴面,這就需要在政策層面進一步放開,取消企業年金的自願原則,國家應該明確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建立年金計劃。另外,企業年金繳費比例也偏低,目前通行的繳費標準是企業5%、個人1.25%,很多企業員工繳費標準還達不到這個水準。相比之下,今年開始啟動的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單位繳費比例8%,個人繳費比例4%。企業年金繳費比例應該向職業年金標準看齊。
平安證券研究報告建議,應制定更有力的稅收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年金髮展。比如,在美國,個人繳費環節稅前可列支比例通常達到個人薪酬的25%,而我國僅為4%;企業繳費環節稅前可列支比例通常可達到職工工資總額的15%,而我國僅為5%。該報告建議,提高稅前列支比例,以減輕企業的稅負;甚至可以對建立企業年金的企業給予一定的獎勵,以進一步提高企業主動建立年金的積極性。
機構搶食資管盛宴
萬億級的年金市場,毫無疑問引發了金融機構的搶食。投資能力、綜合服務能力是機構間較量的重要因素。
泰康資産管理公司有關人士介紹,目前企業年金投管人兩極分化態勢也愈發明顯,管理規模最大的年金投管人運作的企業年金規模和規模最小的投管人運作的年金規模之間的差距已超過20倍。
這也引起了監管部門的注意。相關部門今年將研究修訂《企業年金基金管理機構資格認定暫行辦法》,進一步規範認定程式、完善考核評價指標、建立能進能出制度,引導管理機構珍惜資格,嚴格自律,規範運作,使管理資格這一稀缺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監管部門會嚴格分析各機構實際發揮作用情況,研究整合資格、減少工作環節、降低行銷成本的可能性,進一步完善年金治理結構。
在目前人社部批准的26個年金管理機構資格中,銀行佔了12個。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之間的“廝殺”不可謂不激烈。談及專業養老保險機構如何保持競爭優勢,鞠維萍表示,首先,專業養老保險機構與銀行主要是合作關係,前者的優勢在於受託和投資,後者的優勢在於賬戶管理和託管。其次,無論是養老險公司還是商業銀行,未來都要走專業化經營路線,才可能打造核心競爭力,獲取長期優勢。“目前銀行的年金管理更多是整合在某個職能部門中,在銀行眾多業務中,年金業務線還處於規模小、盈利水準偏低的尷尬地位。而專業養老保險公司,包括平安養老險在內,都在走專業化路線。”
而基金公司方面,多家基金公司設立了專門的年金投資部門,加強年金業務人員配備。一家基金公司年金業務負責人稱,專門對年金業務設立了激勵制度。當組合業務超過業績標準,按照公司收取的業績報酬的一定比例對年金投資經理進行獎勵,直接量化到投資經理個人。同時,為了防止投資經理盲目追求短期業績,在具體分配細則上設置合同期業績、當年業績、組合排名、組合波動情況等多種指標,鼓勵投資經理穩健運作,嚴控風險。
在職業年金方面,儘管職業年金的具體投資管理辦法尚未出臺,但其大概率將參照當前企業年金的信託管理辦法,委託具有資格的專業投資運營機構進行市場化投資管理。一些機構也在開始佈局。比如,平安養老已著手進行政策研究和運營準備,並積極發揮保險公司的精算優勢,為各地社保部門提供職業年金精算服務。
鄭秉文建議,儘快建立養老基金管理公司,推進年金髮展。這是機關事業單位建立職業年金的一個必要條件,也是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改革的一個充分條件;還是強力推進多層次社保體系的一個重要引擎。但要注意機構性質和法律定位、業務經營範圍、職能和功能、註冊門檻和發起股東等多方面的問題。
投資管理將進一步市場化
機構普遍預計,養老金投資運營的市場化改革漸行漸近,應繼續加大對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的支援力度,拓寬其投資範圍。
在我國“政府基本養老+企業補充養老+個人養老儲蓄”的三支柱養老保險體系中,政府主導的基本養老保險是主體,其投資運營尚處分地區分散管理,僅投資銀行存款和國債的初級階段,保值增值能力較差;第三支柱的個人養老保險發展落後,規模較小。
第二支柱的企業年金採取信託管理模式,目前限于境內投資,投資範圍包括銀行存款、國債、中央銀行票據、債券回購、萬能保險産品、投資違結保險産品、證券投資基金、股票,以及信用等級在投資級以上的金融債、企業(公司)債、可轉換債、短期融資券和中期票據等金融産品,投資以固定收益類資産配置為主,佔比約85%,受資本市場波動相對明顯。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基金監督司司長陳良表示,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符合企業年金基金長期投資並獲得穩定收益的新産品、新渠道不斷出現,需要進一步研究完善企業年金基金投資政策,鼓勵和引導管理機構探索企業年金基金進入長期投資領域,實現穩定收益,轉變只在二級市場博取收益,收益率波動較大的現狀,實現多元化配置年金資産,適當分散風險,提高企業年金市場化管理水準和投資收益。
2014年10月,人社部下發了《關於企業年金基金股權和優先股投資試點的通知》,並相繼批復了企業年金參與中石化股權投資、鐵路發展基金、中國銀行、農業銀行、浦發銀行等企業優先股投資和優質上市企業的定向增發申請。
陳良表示,2015年將提高企業、職業年金産品化投資比例,大力減少投資組合數量,節約管理成本。同時,總結企業年金股權和優先股投資試點經驗,完善相關政策,適當時候全面推開,為提高投資收益提供政策支援。
一些專家和機構人士建議,未來企業年金能否投向另類資産、商品期貨等值得期待。”
不過,由於事關老百姓的“養老錢”,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的投資管理的核心都是在資金安全的前提下,取得較高的投資收益,保證基金的長期支付能力。多家年金投資管理機構負責人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年金的投資目標是追求絕對收益,年金基金資産具有長期性、安全性、收益性等多重要求。
一家企業年金投資管理人的基金公司的相關人士表示,“我們對投資經理的要求是堅持以資産配置為主的投資操作模式。”這家基金公司的年金投資組合穩定類資産比例一般保持在40%左右。在沒有明確交易機會時,不冒險進行短期套利。如果出現確定的趨勢性機會,才及時調整資産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