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6日 星期四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了解7常識 買保險不再“霧裏看花”

  • 發佈時間:2015-03-17 14:53:48  來源:南寧晚報  作者:朱華  責任編輯:郭偉瑩

  時下,保險對老百姓來説並不陌生,但由於對保險存在一些誤區,許多人還是糊糊塗涂地買了保險。現實中,保險銷售的哪些説法不可信呢?本期,廣西保監局的工作人員將為你解答,讓你識別説法真偽,買保險不再“霧裏看花”。

  説法1

  給您的愛車上的是“全險”?

  車輛“全險”説法,在投保時經常聽到,但事實上“全險”並不存在,“全賠”是誤導。

  購買機動車輛保險,如果銷售人員向你推薦“全險”,並告訴你“全險”可以“全賠”,那可千萬別信。廣西保監局一名工作人員解釋稱,現有的保險産品無法涵蓋所有風險,任何一款保險産品都會有“責任免除”條款,凡屬“責任免除”所列情形,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

  對部分責任免除的,該工作人員建議稱,市民可通過購買相應的附加險種,如車輛被盜被搶、倒車鏡及車燈單獨損壞、車身油漆單獨劃傷、車輛自行燃燒、發動機進水後導致發動機損壞、玻璃單獨破碎等來獲得更為全面的保障。

  説法2

  産品如存款可“隨時支取”?

  理財産品跟存款一樣,可以隨時支取?其實,那只是一種銷售誤導。

  時下,一些保險公司的理財産品會通過銀行代為銷售,當你聽到“這款産品跟存款一樣”時要留意了。保險不是儲蓄,保單不是存單。

  保險理財産品真正的“賣家”是保險公司,如提前退保所退回的錢(保險單上稱為現金價值)有可能“少於”已交的保費。投保前,你應詳細了解退保損失,要求銷售人員詳細説明。銷售人員把保險産品當作存款向你推薦時,可撥打12378向保險監管部門舉報。

  説法3

  這款産品預期收益比存款高?

  無論是哪款保險理財産品,其收益一定很高嗎?那可不一定。

  據了解,保險主要功能是提供保險保障,雖然部分人身保險産品兼顧了理財功能,但都不適宜與存款片面比較。人身保險新型産品收益分為確定收益和不確定收益兩部分,不確定收益是根據保險公司投資收益分配;銷售人員使用演示收益率只是“假設”,不是“保證”。

  如果你購買的是分紅保險,可每年查看《分紅通知書》來核實具體收益;如購買的是萬能險,您可每月登錄保險公司網站查閱結算利率計算具體收益;如購買的是投資連結保險,可每天查看賬戶凈值。

  説法4

  健康告知書全勾“否”就行?

  如銷售人員誘導你不如實告知“健康”情況,那麼可能會遭遇拒賠問題。

  《保險法》規定投保人有“如實告知義務”,如你投保時不如實填寫“健康告知書”,或提交虛假的體檢報告,都可能會被當作隱瞞病情、病史,在出險時可能會被保險公司拒賠,甚至還可能拿不回保費。

  説法5

  先簽字條款回去再慢慢看?

  保險條款是保險合同重要組成部分,不事先了解清楚,可能會吃虧。

  購買保險時,你不要光聽行銷人員怎麼説,主要還看合同怎麼寫,否則理賠時就有可能出現一些你認為應當賠,但保險公司不一定賠的情形。儘管有的保險條款有七八頁,但如果是首次投保,建議你還是花點時間認真閱讀條款之後再簽名。

  尤其是其中的免責條款,更要逐字逐句閱讀清楚。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務必要求保險銷售人員解釋清楚。

  説法6

  只用簽個人名字其他不用管?

  怕麻煩,填個人保單資訊時只簽名就行了。如果這樣,那你後續的問題就來了。

  無論是財産保險投保單還是人身保險投保單,都需要填寫投保人或被保險人的聯繫電話及聯繫地址,這是保險公司為你提供後續服務的基礎,如電話回訪、發送防災防損短信、寄送紅利通知書等。

  有少數銷售人員出於個人目的,故意填寫錯誤的客戶聯繫方式,或填寫自己的聯繫方式,這樣將會給你的權益保護增加不必要的麻煩。

  説法7

  保險電話回訪不用認真接聽?

  投保後一般都會接到保險公司的電話回訪,如不認真聽,那你就錯過最佳維權時機了。

  投保時,有的保險銷售人員會告知你接電話回訪時,不用管那麼多,全部回答“是”或“清楚了”就可以了。但這話你可不能信。

  保險公司電話回訪是為了維護你的權益,了解投保過程是否存在銷售人員誤導、欺騙等違法行為,調查你對銷售過程或行銷員是否滿意的重要方式。不認真回答,可能會對你的權利産生重要影響。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